余秀敏 朱慶田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明確提出,“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教育部2012)。然而,在當前的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問題,這阻礙了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形成及思維品質的提升。一方面,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普遍比較單一,內(nèi)容相對枯燥,更新速度較慢,這使中學英語閱讀教材不能很好地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影響了學生全面而個性化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時習慣局限于對詞匯、語言點的表層理解,很少針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情感的體悟,往往只是處在淺層閱讀層面,很難從根本上提高閱讀能力、發(fā)展思維。另外,教師的閱讀教學目標重知識講解輕文本理解,教學形式簡單化、程式化,教學內(nèi)容形式化、淺層化,基于考試得高分的功利性思想較重。因此,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作為閱讀主體的地位和感受;其次,要依據(jù)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要,優(yōu)化教學方式,并提出基于思維品質提升的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朱永新認為,“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長史”。中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與發(fā)展的黃金期,而思維品質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素之一,本身也是精神層面的一種有效體現(xiàn)形式。思維品質是思維發(fā)生、發(fā)展所表現(xiàn)出的個性差異,換言之,思維品質體現(xiàn)的是個體思維的水平和能力的差異(林崇德 2009),它主要包括思維的廣闊性、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獨創(chuàng)性。所以,思維品質提升與否直接影響中學生精神發(fā)展質量的高低。同時,筆者通過研究近幾年的中、高考英語閱讀試題發(fā)現(xiàn),閱讀題大多傾向對學生推理、判斷、總結、概括等思維能力的考查。如果中學生沒有在平時的英語閱讀中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未得到思維品質的提升,就很難在閱讀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長此以往,將增加其焦慮情感,并降低其英語學習興趣,更別說形成終身閱讀的習慣為其后續(xù)發(fā)展蓄力了。這于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大憾事。所以,要想讓閱讀真正“發(fā)生”并有利于學生身心成長,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就顯得尤為重要。
學習一門語言,接觸什么樣的語言材料,選用什么樣的材料作為教材,直接關乎學生思維品質的發(fā)展。所以,要想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fā)展,既要選好教材,又要選好時機。筆者認為,為了系統(tǒng)而全面地通過英語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應結合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在選材時重點參考三個要素,即“有趣、有料、有用”?!坝腥ぁ蹦芗ぐl(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活躍學生的閱讀思維;“有料”能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敏捷性及靈活性;“有用”能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反哺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其閱讀能力,為其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奠定基礎。
鑒于此,筆者所在的學校根據(jù)實際情況,針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選用了以下四種教材:《人教版(Go for it!)》《21 世紀學生英文報:Teens》《劍橋英語青少年版》《典范英語》;針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選材則更為廣泛,具體選材依據(jù)各部門學生實際發(fā)展需求而定。例如,國際部基本采用國外原版教材,以達到與國外大學課程無縫銜接,讓學生學習地道英語表達,了解和領略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為他們出國學習作準備。普高部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和選修為基礎,并輔以《21世紀學生英文報:Teens》《中國日報》和以學生興趣及發(fā)展為出發(fā)點,以藍思閱讀難度系數(shù)為閱讀等級劃分標準的英文原著。這些都是經(jīng)過實踐檢驗留下的經(jīng)典,并有強大的英語語言專家團隊為其質量保駕護航,所以符合“有趣,有料,有用”標準。而且,它們各有千秋,從不同層面服務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例如,《人教版(Go for it!)》和《劍橋英語青少年版》以小篇章為主,板塊清晰,有利于教師搭建閱讀“腳手架”。這樣,學生只要遇到同類型的閱讀題材,其思維就會更敏捷、靈活,判斷也會更精準。而《21 世紀學生英文報:Teens》《典范英語》和其他英文原著的語言地道、生動,題材廣泛,能夠很好地開拓學生的視野,幫助他們陶冶情操,開發(fā)智力,啟迪思維。
有了好的閱讀材料就能保證學生的思維品質得以提升嗎?不完全是,還要看如何用好這些閱讀材料。
首先,要改變錯誤的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英語教育尤其是中小學英語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人的精神的教育,而非僅僅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所以,教師是學生精神世界的塑造者和思想智慧的啟迪者,而不是單詞的“解剖員”、語言知識的“講解員”或是語言技能的“訓練師”(典范英語專家委員會2013)。好的文字后面有情感、有思想、有內(nèi)涵、有意義,這都是教師在利用素材時應充分關注的點。
其次,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教師應教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幫助他們正確理解閱讀內(nèi)容,為學生的課外自主閱讀搭建“腳手架”。學生學習到的閱讀技巧,只有通過閱讀更多的英語課外讀物進行體會運用,才能更好地掌握。課內(nèi)閱讀是學習英語知識及閱讀技能的基礎,其主要目標是教會學生“l(fā)earn to read”;而課外閱讀是英語知識和技能的拓展和延伸,其主要目標是讓學生“read to learn”(周麗萍2017)。例如,以《典范英語7》為例,第15—18本都屬于人物傳記系列。筆者在閱讀課上帶領學生精讀第15 本《球王貝利的故事》,引導他們在讀前預測,讀中推理、討論,讀后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概括、總結。對于第16—18 本,則讓學生在寒假讀完,并分別做第16 本的Summary、第17 本的思維導圖和第18 本的問題討論,回校后進行驗收和評展。通過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的方式,既很好地以校內(nèi)課堂為營地給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nèi)搭建好閱讀“腳手架”,又在課外更廣闊的時間內(nèi)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充分、自主閱讀,體驗、思考、表達,提升了其閱讀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獨創(chuàng)性。
學生的思維活動是他們的智力和能力的體現(xiàn)。因此要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需要重點培養(yǎng)其思維品質,同時需要教授正確分析、類比、綜合等思維方法,幫助他們使用正確的思維方法來理解并運用相應材料。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造合適的情境,幫助學生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并激活其閱讀思維(張如星2016)。
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最重要的是提出合適的問題,因為具體的問題能夠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教師在教學時要合理設計問題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的時機及問題解決后對學生的評價。通過設計適合學情的課堂問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訓練其思維。另外,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考慮學生的好奇心,因為合理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解決問題和探索問題的欲望(魯子問2016)。
以筆者教授的一堂《典范英語7》BOOK 1 Walrus Join In 的閱讀課為例,第一個章節(jié)結束后書中描述的情形如下:北極即將舉行一場盛大的派對,各有所長的動物躍躍欲試,然而身無長物的Walrus 躲在一邊暗自傷神。于是,筆者拋出問題:“In your opinion,will Walrus join in the show?Why or why not?”引導學生積極分析、思考。學生快速融入課堂,并期待往下讀以揭曉答案。在接下來的章節(jié)中,學生看到Walrus 不僅參加了表演,而且“成功”地搞砸了其他動物的表演。其他動物大怒,并對Walrus 怨聲載道,稱其為clown。接著提出問題:“What may happen next?”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并推理,預測下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當學生進一步閱讀,得知故事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觀眾甚是喜愛clown Walrus 的表演,甚至其他小伙伴也隨之改變對他的態(tài)度,乃至接受他成為隊員,而受寵若驚的Walrus 更是勤奮訓練并將小丑的角色演得很棒,最后其他動物都情不自禁地加入他的表演時,筆者又提出了以下三個問題:(1)Do you think Walrus really ruined the show?(2)Is Walrus a real clown?(3)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is story? 學生在各自的“閱讀小組”內(nèi)展開討論,集思廣益,各司其責,最后每組推選組內(nèi)一名代表匯報本組觀點。這一系列問題的設置由淺入深,先基于文本,再走出文本。要回答好這三個問題,學生就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正確的分析、類比,再綜合提煉,最后展示時還需要良好的小組合作意識。這樣就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升了他們的獨創(chuàng)性和批判性思維,且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隊意識。
閱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思維品質的提升也要從長計議。雖然已經(jīng)有好的閱讀材料作基礎,適當?shù)姆椒ㄖ嵘?,但還需要有效的評價機制為后續(xù)閱讀蓄力。教師的及時肯定和表揚,對青春期的學生有很重要的意義——讓他們變得對閱讀更感興趣,更積極地思考研究;提升英語閱讀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讀更多更好的作品。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和習慣的養(yǎng)成,其英語學習會變得輕松、愉快,亦會自然習得英語。
鑒于此,筆者對在閱讀學習中取得進步的學生,常用各種方式展示其成果。例如,針對學生每周讀過的英語文本開展“課前五分鐘閱讀分享”,并于每月底評出演講之星,將其照片貼于班級“榮譽墻”;將學生的優(yōu)秀思維導圖張貼于板報展示;學期末結合學生一學期的閱讀數(shù)量及質量考核表進行班級表彰并給予獎勵。另外,學期末學校還會對閱讀考核合格的學生進行閱讀晉級,考核優(yōu)秀的學生不僅可以晉級,而且可以優(yōu)先獲得學部獎學金。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庇纱丝梢姡谒季S品質提升的英語閱讀教學要常思、常用,常用、常新。教師要將“閱讀什么,怎么閱讀”作為不斷思考的問題,并以實踐檢驗其有效性,進而真正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