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詩文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瑰寶,是嵌入中華兒女血脈的基因。初中語文教學如何把經典詩文傳承下去呢?“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闭Z文課標明確指出,語文通過中國優(yōu)秀文化即經典詩文的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特別是隨著語文教育改革進入“核心素養(yǎng)”的新時期,美育再度成為教育改革的熱門話題之一。那么,在核心素養(yǎng)的新背景下,初中語文經典詩文閱讀如何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呢?
筆者參與到“美育視野下初中審美閱讀教學實踐研究”的課題研究中,積極在經典詩文教學實踐中探索:通過初中語文經典詩文閱讀,提升學生審美情趣的途徑與策略,并且極力搭建一座經典詩文與審美情趣之間互通的橋梁,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在語文學習中發(fā)現(xiàn)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對于經典詩文,誦讀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最主要的途徑之一?!霸鯓咏毯霉旁娢牡恼n,最好的辦法就是反復誦讀,讀得爛熟于心,不用過多的闡釋,也不要太多活動,寧可多讀幾遍、多讀幾篇?!?/p>
1.誦讀中涵泳審美情趣
“在詩文誦讀中讓學童得到人文熏陶,還有語言能力和審美品味的提升?!背首x,自然成誦。有了誦讀的基礎,學生浸潤于經典詩文之中,不知不覺被熏陶、感染,培養(yǎng)了審美情趣。
以“朗讀者”模式,培養(yǎng)審美情趣。央視《朗讀者》這一檔文化類節(jié)目曾經“霸屏”,路邊的一個個朗讀亭見證了《朗讀者》的奇跡?!独首x者》用現(xiàn)代人來還經典的魂,讓很多觀眾及參與者得到了審美的體驗,獲得美的享受。筆者嘗試借用《朗讀者》這種模式,引入到初中語文經典詩文教學之中,學生以“朗讀者”身份,誦讀經典詩文,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模式具體流程如下:講故事——誦讀經典詩文——談感受。所講的故事與要誦讀的經典詩文必須有聯(lián)系,故事是自己的親生經歷。如學生讀冰心的《荷葉母親》時,先要求學生講述與母親相關的一件事,再讀《荷葉母親》,最后談談自己讀的感受。“朗讀者”模式讓學生與詩文之間有了一條通道,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獲得了美的感受,培養(yǎng)了審美情趣。
以傳統(tǒng)涵泳法,培養(yǎng)審美情趣。涵泳是一種中華傳統(tǒng)詩文的教學方法,沉潛經典詩文中,反復玩味和推敲,以獲得其中之味。這個“味”就是審美情趣。如筆者在學生誦讀中引導涵泳《木蘭詩》。筆者設計以下涵泳問題:木蘭征戰(zhàn)為什么略寫?木蘭有阿姊和小弟,他們?yōu)槭裁礇]有代父從軍?如果你是木蘭會怎么做呢?有人說本文極力表現(xiàn)出木蘭的愛國精神?你對這種觀點有什么看法?請從文中找到依據(jù)。文中運用大量的鋪排,試品味和推敲這些句子。設計這些問題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進入文本之中,在情境之中涵泳文本,并在涵泳中獲得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
2.探索閩南語誦讀,培養(yǎng)審美情趣
筆者嘗試通過探索閩南語誦讀經典詩文這一途徑,讓學生感受閩南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作為“活化石”的閩南語最具“漢唐古韻”,用閩南語誦讀經典更具有美感。
作為本地方言的閩南語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特別是“00后”“10后”這些年輕一代有大部分人不能流利地用閩南語交流。閩南語進入語文課堂,以誦讀或吟誦經典詩文的方式呈現(xiàn),讓學生傳承閩南精神、閩南文化,更是培養(yǎng)學生對閩南文化、經典詩文的審美情趣。
首先,筆者讓學生先用普通話誦讀經典詩文。接著組織學生觀看閩南語誦讀或吟誦經典詩文的視頻,如觀看學者蔡金安充滿激情的《將進酒》《春曉》《菅芒花》《虞美人》等閩南語誦讀視頻。蔡金安閩南語誦讀或慢聲長吟,或低回詠唱,抑揚頓挫、韻味悠長,這本身就是一種美。而且這種美是獨一無二的。學生既獲得這種美的享受,又培養(yǎng)了審美情趣。
最后學生用閩南語誦讀《賣炭翁》,剛開始時學生很不習慣,甚至不斷發(fā)出笑聲。但隨著學生閩南語誦讀的深入,反而覺得這樣誦讀更有韻味,更具有古代的音韻美、和諧美。這樣,這種創(chuàng)新的誦讀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遍喿x經典詩文,提升審美情趣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學生充分的活動?;顒硬秽笥诒荣悺⒀葜v,畢竟這類競賽性質的活動學生參與面并不廣。
1.開展“經典詩文大會”活動
“經典詩文大會”借用“中華詩詞大會”的賽制,由兩個班級學生一同參加。活動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具體流程如下。
準備階段。首先班級文學小組與班委共同制定活動規(guī)則,活動以“中華詩詞大會”的基礎進行修改,以四人小組的形式開展。其次是建立經典詩文題庫,題庫50%來自“中華詩詞大會”,另外為50%課標61篇古詩文。
實施階段。班級小組參加九宮格題、填空題、選擇題、十二宮格題、看圖識詩文題等,以小組得分最多勝出。這一過程要求每個小組成員至少要答題一次以上,確?;顒拥膮⑴c面。接著兩個班級勝出的小組進行總決賽大PK。PK分為搶答題、必答題、詩詞飛花令等環(huán)節(jié)。
學生在活動中,要對經典詩文進行主動學習。學生在閱讀經典詩文過程中就受到熏陶感染,享受審美樂趣,提升審美情趣。
2.開展“唱出經典詩文”活動
筆者上學期以“經典詩文大會”形式開展活動,下學期開展“唱出經典詩文”活動?!俺鼋浀湓娢摹被顒?,借助央視“經典詠流傳”的節(jié)目形式開展。經典詩文以唱或吟誦的形式開展,要求小組先確立所要唱或吟的詩文。再經過小組排練,然后在學校大會堂上開展活動。評委會對所有小組進行評分,并由家長委員會對各小組進行獎勵。
閱讀經典詩文,要合理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這兩個“武器”,以讓審美情趣得到升華。
如《天上的街市》這一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呢?那就要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這雙翅膀。教學時引導學生聯(lián)想:遠遠的街燈—明星—天上的街市,讓學生找到他們之間的聯(lián)想點。再引導學生想象:街市—物品—牛郎織女—閑游,想象及再造想象牛郎織女在街市上自由、美好的生活。筆者在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領略《天上的街市》畫面美,再引導其領略音樂美,最后探究其情感美。這些審美情趣的形成,都要依靠聯(lián)想和想象。
審美情趣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重要組成部分,是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制高點。語文課程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要通過閱讀經典詩文,讓學生獲得美的享受,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終身發(fā)展所必備的審美素養(yǎng)。
本文系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第二批)課題“美育視野下初中審美閱讀教學實踐研究”,立項編號為QG1352-21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