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冰 畢思若
我覺得最美的風(fēng)景不是旅游景點的,而是沒有被太多人群擁擠的那靜謐之地,就如同曾經(jīng)乘坐火車路過秦嶺時,那崇山峻嶺之間的蒼松翠柏絕對堪稱美景。
很多的地方,在人們的想象中往往美輪美奐,如同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薄紗美人,眼波橫流,便心弦輕撥,讓人心曠神怡。然而,這種憧憬往往敵不過現(xiàn)實的殘酷,悠悠千年的舊城古鎮(zhèn)已然燈紅酒綠,碧海藍(lán)天的海濱勝地游人如織,就連大山深處的苗家小寨也被蜂擁而至的人潮占據(jù)。
破滅的幻想,從天堂到地獄的巨大落差,讓人懼怕旅行,卻又在夢幻之地的召喚下,奔赴異地他鄉(xiāng),隨即幻想再度破滅,卻依舊樂此不疲,希冀能夠遇到夢中的“天堂”。
我并未去過很多地方,卻也對此深有體會。平遙古城的夜色依舊韻味悠揚(yáng),曲阜的孔夫子卻早已滿是銅臭,威海的海風(fēng)伴著溫煦陽光讓人享受難得的安謐,青島的漲潮卻帶來源源不斷的白色垃圾,北戴河的溫柔海浪輕撫著小腿,煙臺的空氣里彌漫著淡淡的煙霧。
在我腳步丈量過的地方,北戴河是最與想象最為契合的風(fēng)光,讓我沉醉此間,不知世事蒼黃翻覆。
這里的魅力與歷史典故無關(guān),秦皇入海不過是繁花上的點綴,這里的光彩與人文無關(guān),這里一切的魅力都源于自然,碧海、沙灘、海風(fēng)、藍(lán)天、白云、綠蔭,讓人沉浸不已。
人們前赴后繼去繁華都市努力生存,卻選擇在貼近自然的地方放空心靈,人類創(chuàng)造出那么多所謂的建筑奇跡,最愛的卻依然是世界最原始的模樣。
很多人來到這里,并不是為了看海,而是參照著旅游攻略,滑沙、山海關(guān)或是登山,行程總是排得很滿。偏偏山海關(guān)離民俗地很遠(yuǎn),南戴河也并不算很近,兩天的旅程,三分之一在出租車上,若是旅游旺季,那就耗費大半時間在交通要道享受帝都級堵車的待遇。
這種心態(tài)很好理解,既然千里迢迢來到北戴河,那么不去天下第一關(guān),不去角山長城,不去金沙灘,我怎么向別人介紹我的行程,我怎么對得起我的假日。只是,如果旅行的目的不在于放空自己,而是摻雜著功利與虛榮,身在路上,心依舊勞累。
人們?nèi)绻麖囊粋€人工建造的城市逃離到另一個人工塑造的城市,又何必選擇旅游?我以為,自然才是最無與倫比的享受。
這恰恰與中國的道不謀而合,自然是唯一的道,中華文化的最高追求就是最純粹的自然與最簡單的人生,也正是這種追求,讓中華文化的傳承過程中少了那么多窮奢極欲,那么多肆無忌憚的擴(kuò)張,最終成為四大文明古國唯一的幸存者。
人類也正是到了城市化急劇擴(kuò)張的時候,才開始渴望自然,逃離都市,哪怕是偷得浮生半日閑。
自然的風(fēng)景比繁華都市更接近粗獷,這里的粗獷并不等同于粗糙,而是未經(jīng)人工雕琢或是工業(yè)污染的純樸與原始。人們歷經(jīng)太多雕塑的風(fēng)景,唯有未經(jīng)污染的碧海與藍(lán)天是無與倫比的所在,二者都在北戴河。
碧螺塔的篝火在內(nèi)蒙古草原隨處可見,而夜晚的海浪拍岸伴著漁船上的點點燈光卻是直入人心的觸動,黃金海岸的滑沙怎么抵得過茫茫沙漠的壯觀,但是細(xì)膩的沙灘卻有著難以形容的溫柔,山海關(guān)的長城遜色于八達(dá)嶺的蜿蜒而下,可又有何處的萬里可以感受腳踏萬里,眺望海天的夢幻之感。
我鐘愛這里的藍(lán)天,我迷戀這里的沙灘,我看不膩這里棉花糖般的白云,我享受著這里永遠(yuǎn)清澈的海浪,一言以蔽之,我,沉醉此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