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正浩 夏 云
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擴大,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文化間的交流增多意味著兩種語言之間轉換的增多,因此翻譯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翻譯過程中的銜接問題逐漸受到翻譯界的重視。近年來,英漢互譯中語篇銜接理論和連貫理論趨向成熟,中外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翻譯中的銜接問題。
照應銜接對于文章的連貫性起著重要作用。由于英語和漢語的語篇結構存在差異性,因此二者在互譯的過程中,需要譯者運用銜接手段使語篇連貫。語篇銜接是一種動態(tài)化的、比較具體的含義,研究時應該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分析。照應銜接運用代詞可以形成指稱鏈接,這種鏈接可以使語篇前后連貫,成為一個銜接的整體。本文主要是從照應的基本概念、照應的分類及英漢照應的差異三個方面論述。
照應銜接是指運用一系列的語法手段表現(xiàn)出某種語義關系,是語篇中某一語言與另一種語言在指稱意義上互相解釋的過程,是指一些具有信號性說明的詞匯,其本身沒有任何語義解釋,必須從其所指的對象中確認其表達的信息。雖然語篇中的照應關系是通過語言手段表達出來的,但是其指代與所指的對象是通過語義聯(lián)系構成照應關系的(王淑華、于秀華2003)。照應可以讓作者或語言表述者簡潔地表達想法,表達出上下文中已有的信息。這樣的方法不但可以使語篇簡潔而緊湊,還可以使文章更具有銜接性和連貫性。
照應性是語言交際中的一種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它可以使語言的表述者指代語篇中的相關信息。在理解語篇的過程中,有的所指是在語篇內,而有的需要從語篇外找到表述者的所指對象。在語篇內存在的是內照應,其指代的成分是在語篇內部可以找到的,內照應還可以分為回指和下指。回指是照應前文中出現(xiàn)過的內容或成分,下指是照應后文中出現(xiàn)的內容或成分。哈利迪和哈森(Halliday &Hasan)在1976 年指出了外照應的含義。外照應本身不能形成上下文中的銜接關系,只有當語言表達與它們指代的內容在語篇中的信息產生聯(lián)系時,才具有銜接的作用。本文中討論的照應都是指內照應(Halliday&Hasan 2001)。
銜接是指語篇中的某種意義關系,在銜接中有語法銜接和詞匯銜接兩種銜接方式(介積霞2009)。在銜接方式中,照應屬于其中一種形式,翻譯過程中,漢語和英語使用照應是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而確定的,不可一概而論,需要考慮語境、文體等(賈紅霞2005)。哈利迪和哈森的銜接理論認為,照應關系可以分為人稱照應、指示照應及比較照應三種類型。下面,筆者從人稱照應關系、指示照應關系、比較照應關系、零式照應四個方面探究英語語篇中的照應銜接。
1.人稱照應關系
人稱照應是指運用人稱代詞、名詞所有格形式及限定詞等表示出照應關系的一種形式,如him,her 或者theirs。
例1:Lily got married last month and her husband is a teacher.
例1 中的her 和Lily 是一種照應關系,后文中的her 指代了前文中的Lily’,這樣的表述使得句子更具有銜接性和連貫性,使語句更加簡潔。
2.指示照應關系
指示詞是語用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指示詞的分類有幾種不同的方法,目前被普遍認可的是分為五類:第一類是人稱指示詞:me,you 等;第二類是空間、地點指示詞:here,there 等;第三類是時間指示詞:now,then 等;第四類是語篇指示詞:this,that等;第五類是社交指示詞:sir,madam 等(劉宏川2012)。指示照應可以通過指示代詞、定冠詞及表示時間、地點的指示詞來完成。其中,指示代詞有her,his 等,定冠詞有the,地點和時間指示詞有there,before 等。語篇中不同的指示詞可以表述代指主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性。
例2:Look at the girl in red over here.
例3:I want to bring this one.
例2、例3 中的here 和this 表明了兩個句子中發(fā)生的事情與表述者的遠近關系。
3.比較照應關系
語篇中有的成分間具有比較關系,因此在語言意義上會形成比較照應的關系。一些具有比較關系的詞可以用作語篇的相互照應,如same,equal 及similar。
例4:By happy coincidence,Robert met Richard and Julia and discovered they were experiencing similar problems.
例4 中,讀者需要找到similar 所指代的內容才能理解整句話的含義。
4.零式照應
零式照應是指語篇中本來存在的應該有的照應詞被省略的情況,相對英語來說,這種情況在漢語中更常見。
例5:一個朋友告訴我一個海外游子的故事,他是個音樂家,多年前由于不得已的原因,去了新加坡,(0)后來擔任了一個樂隊的第一提琴手,并把(0)家屬接了去。
例5 中省略了“他”和“他的”,這種情況需要讀者根據(jù)自己的知識積累及語境判斷文章中省略的照應詞。另外,還應該注意,在漢譯英的過程中,如果需要翻譯出省略的內容,則要翻譯出來。
由于英漢語篇中的指代關系乃至在全文中的意義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把握語篇的照應銜接結構是翻譯過程中的要點(楊林2008)。
1.人稱照應的差異
朱永生認為英語和漢語的人稱照應的差異性主要是英語中的人稱代詞使用頻率遠遠高于漢語中的人稱代詞使用頻率(王銳2010)。
例6:He was a free will agent and he chose to do careful work and if he failed,he took the responsibility without subterfuge.
譯文:他是個自有主意的人,(0)干活就要認真干好,(0)沒干好,他就承擔責任,絕不借故推諉。
例6 中,原文的兩處代詞在譯文中都沒有被翻譯出來,用零式指稱表示了。漢語和英語中的人稱對照的另外一個差異是英語中有關系代詞,但是漢語中沒有關系代詞。
例7:Jane was talking to a middle-aged man who was her violin teacher.
譯文:簡在和一個中年男人說話,他是簡的小提琴老師。
例7 中,英語中的關系代詞只能用漢語中的人稱代詞表示。
2.指示照應的差異
相比較漢語而言,英語中的指示代詞的使用頻率較高,英語中的定冠詞the 也是漢語中沒有的。
例8:A beautiful girl with big eyes is sitting under the tree.The girl wears a white skirt.
例8 中的the girl 指代前文中提到的a beautiful girl with big eyes。這里的the 在句子中可以起到指示照應的作用,連接兩個句子。
3.比較照應的差異
英漢中比較照應的差異較小,英語中的部分形容詞和副詞具有照應的功能,而漢語中的照應功能也可以通過字詞來實現(xiàn)。
語篇構成的嚴密性指的是語法符合規(guī)范,語義層次清楚且連貫,語句之間銜接得當。語篇構成是照應銜接英漢互譯過程中應用的一個重要方面,而照應銜接作為語篇構成的手段之一,是英漢對比翻譯研究內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照應銜接是圍繞英漢兩種語言互譯的語篇嚴密性而出現(xiàn)的。照應銜接在英漢互譯過程中的一系列研究應用,使得語篇的嚴密性更加規(guī)范。因此,照應銜接是保障語篇構成嚴密性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語境銜接和語篇內銜接是語篇構成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代表含義包括語篇銜接與連貫等一系列可見或可以直接表明的句式。語境銜接和語篇內銜接包括語法規(guī)范、語義層次、語句銜接等有關語句結構優(yōu)化與邏輯銜接。因此,語境銜接和語篇內銜接作為語篇構成嚴密性的具體表現(xiàn),某種程度上可以直接認為銜接在語篇中的運用代表該語境下作者對于語言結構運用能力強弱的體現(xiàn)。兩種銜接主要突出語篇結構與語境含義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以一種直接、顯著的方式優(yōu)化語篇的嚴密性。
照應銜接在英漢對比翻譯中十分常見,但在使用方法和內容上,東西方對于句子結構的完整性存在很大的差異。兩種照應方式是保障重合性語言完整性與嚴密性的一種運用手段。同時,在代詞詞組的高頻率下重合性語言具有以下特征:高頻率使用定冠詞the 和語義指向性。而在漢語中,主語倒裝與省略并不會影響漢語語義的理解,即在句子完整性不夠時不會使?jié)h語語義產生歧義。
由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方式與內容常常以“簡”為主,因此漢語句子結構松散,語法規(guī)則也不像英語那么嚴密,且各類代詞的使用頻率遠遠低于英語。在英漢對比翻譯中,尤其是在各種代詞的翻譯過程中東西方存在著極大的差異,這就需要譯者特別注意兩種語言的不同特征。否則,在漢譯英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句子結構的不完整,而在英譯漢過程中則會出現(xiàn)語義不通,從而導致互譯過程與表達形式十分別扭。照應銜接在英漢互譯過程中的應用除了能保障語篇構成的嚴密性外,還可以保障句子結構的完整性。這里所說將東西方各種代詞進行互譯時,就是把原文中照應銜接的代詞還原為它所指代的名詞,從而完成整個重復互譯的過程。
本文通過對英漢對比翻譯過程中的照應銜接分類和差異的分析,明確英漢對比翻譯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及翻譯方法,希望照應銜接在翻譯過程中能被廣泛且熟練地運用,這樣語篇翻譯將會顯得連貫通順、有邏輯性、可讀性強等,希望廣大譯者可以吸取各類翻譯版本中的照應銜接方式,翻譯出更出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