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冰,高晨慧
九江學院附屬醫(yī)院 (江西九江 332000)
造口術是臨床常用的治療術式,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但對人體結構完整性造成一定破壞,且術后因形象受損、社交功能障礙等諸多因素影響,易導致患者術后診療期間出現(xiàn)心理、生理應激反應,對其預后效果產生影響[1-2]。標準化護理是指以標準化程序將護理內容固定,護理人員在操作過程中需嚴格遵守流程,不得隨意更改或遺留任何步驟,從而得到一種穩(wěn)定的護理效果,旨在提升護理質量及治療滿意度[3-4]。本研究探討標準化護理在門診造口患者管理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門診接收的110例造口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5例。對照組男29例,女26例;年齡34~77歲,平均(54.96±4.21)歲。觀察組男30例,女25例;年齡33~77歲,平均(54.84±4.2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患者知情研究內容,簽署知情同意書;無嚴重免疫系統(tǒng)、精神系統(tǒng)疾病。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腎臟功能、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對研究參與積極性不高的患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疾病的患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1)按三級甲等醫(yī)院標準對造口進行管理,由綜合科護士長管理診室并定期檢查。(2)將住院造口標準化護理五步流程改為六步應用于門診造口護理,即脫:協(xié)助患者呈仰臥位,將使用過的造口底盤從上向下撕開,并對底盤內容物、性質及造口周圍皮膚情況進行觀察;洗:造口及周圍皮膚使用無乙醇濕巾或溫水清洗,對造口情況進行觀察,并評估問題皮膚;干:待清潔干燥后,測量造口形狀、大小,修剪底盤,將護膚粉涂撒在造口周圍皮膚上,并清除多余護膚粉,涂抹防漏膏和皮膚保護膜;穿:將粘貼面的紙撕去后,將造口底盤從下向上貼在造口處,然后將造口袋扣上,夾好便袋夾。壓:叮囑患者以空心握拳狀按壓底盤,維持10 min左右;定:指導患者使用特制腰帶對底盤進行固定。(3)治療期間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健康宣教,并針對性給予患者心理疏導,緩解其不良負性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標準化護理。(1)首先成立門診標準化造口護理管理小組,包括1名國際傷口師擔任組長,1名造口治療師擔任副組長,7名傷口造口??谱o士,5名主管護師,1名秘書負責記錄會議內容、協(xié)調組織成員。每月定期召開1次會議,組員積極參與現(xiàn)存問題,并對其進行分析,總結修改措施。(2)在查閱大量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造口袋質量及更換操作流程標準、更換造口袋流程圖、疑難造口會診制度等,并將評估、溝通、處置、記錄等作為慢性造口處理流程,從而對患者進行整體評估,并根據(jù)造口護理、換藥等標準進行處理。(3)制定更換造口袋視頻及健康宣教手冊,針對性為患者制定健康宣教方式,更換造口袋時評估患者及其家屬對造口袋護理技巧的掌握程度;并引導其如何正確更換造口袋,直至其熟練掌握。
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質量標準評估表對兩組門診護理質量進行評估,量表克倫巴赫系數(shù)為0.721,分半信度為0.719,主要從院感管理、護理管理、環(huán)境管理項目進行評估,每項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護理質量越好。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對兩組護理質量進行評估,量表克倫巴赫系數(shù)為0.730,分半信度為0.722,總分為100分,滿意為80~100分,比較滿意為60~79分,不滿意為0~59分。滿意度=(滿意例數(shù)+比較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觀察組院感管理、護理管理、環(huán)境管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分,±s)
表1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分,±s)
組別 例數(shù) 院感管理 護理管理 環(huán)境管理對照組 55 89.21±3.51 87.95±3.41 88.06±3.24觀察組 55 93.26±3.22 92.86±3.45 93.01±3.19 t 6.306 7.507 8.074 P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造口門診主要由來自不同科室的傷造口護理人員共同組成,每個護理人員有各自工作的方式,在完成當日工作后便返回各自科室,不太關心門診的管理質量[5]。既往臨床多采用常規(guī)護理標準,雖具有一定的應用效果,但臨床應用發(fā)現(xiàn)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突出表現(xiàn)在護理保障制度、安全隱患等方面[6-7]。因此,尋求一種安全、高效的護理管理模式對改善患者預后情況具有重要意義。
標準化護理通過有組織、有計劃、有措施的質量控制,使護理過程更加系統(tǒng)性及計劃性,利于規(guī)范門診坐診護理人員工作態(tài)度,進一步提升造口門診的護理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院感管理、護理管理、環(huán)境管理評分均較對照組高,提示標準化護理可提升門診造口患者的護理質量。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提示標準化護理可提升門診造口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析原因在于標準化護理是一種實施規(guī)范化、工作系統(tǒng)化、管理制度化的護理模式,通過規(guī)范、約束每一個護理人員的工作態(tài)度,使其按照標準化流程完成每項工作內容,進而提升護理工作質量,可最大限度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8]。且護理過程中通過定期開會總結現(xiàn)存的問題,并通過集體討論得出最終解決方案,進而有效維護安全、避免風險,提高護理管理水平,且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通過向患者講解造口專業(yè)的護理知識,向其演示如何正確護理造口,并向其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進而提升其自身護理技能;同時針對性給予患者心理疏導,使其感受到安慰及社會支持,進而緩解不良負性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利于患者更好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改善其生命質量。
綜上所述,標準化護理可提高門診造口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升門診護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