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雪峰,皮穎
高安市中醫(yī)院 (江西高安 330800)
牙周炎為口腔科多發(fā)疾病類型,已成為導致老年群體牙齒缺失的重要因素,患者牙周袋壁感染總面積相加可達72 cm2,且其位置較隱匿,故若患者未及時得到有效干預,則會導致機體持續(xù)存在免疫與炎癥反應[1-2]。同時,牙周炎又是糖尿病糖脂代謝紊亂的重要原因,兩者宿主炎癥背景相同,其中牙周炎可通過細菌與其產(chǎn)物引發(fā)牙周組織局部與全身免疫炎癥反應,加劇糖脂代謝紊亂;糖尿病代謝異常又可增加宿主對牙周炎的易感性,加速牙周炎進展[3-4]。因此,明確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癥程度與糖脂代謝水平的相關性極為重要。本研究選取我院11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探討其牙周炎癥程度與糖脂代謝生化指標的相關性,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18例,男82例,女36例;年齡60~81歲,平均(70.28±5.19)歲;病程1.2~11.4年,平均(6.12±2.41)年。依據(jù)患者牙周炎癥程度分為中重度組(67例)和輕度組(51例),其中中重度組為探診深度(probing depth,PD)≥5 mm或全口存在兩顆以上牙齒附著喪失(attachment loss,AL)≥4 mm。
納入標準:(1)經(jīng)臨床確診為糖尿病,空腹血糖(FBG)≥7.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G)≥11.1 mmol/L,且存在牙周炎;(2)知曉本研究內(nèi)容,簽署知情同意書;(3)年齡≥60歲。排除標準:(1)合并糖尿病并發(fā)癥患者;(2)合并心、肝、腎功能重度障礙患者;(3)患有全身性重度感染性疾病患者;(4)存在血液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及自身免疫系統(tǒng)重度病變患者;(5)納入本研究前1年內(nèi)采取牙周潔治及系統(tǒng)性牙周治療患者;(6)全口牙不足10顆患者。
(1)牙周檢查:挑選臨床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師檢查患者牙齒頰側(cè)近中與舌腭側(cè)遠中2個位點PD及牙齒AL。(2)糖脂代謝生化指標檢測:入院后第2天晨起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置于非抗凝試管中,靜置60~120 min,離心(3 000 r/min,10 min)處理,經(jīng)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糖脂代謝生化指標,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及FBG。
比較兩組糖脂代謝生化指標,并分析患者牙周炎癥程度與糖脂代謝生化指標的相關性。
輕度組LDL-C、TG、HbA1c、FB G均低于中重度組,HDL-C高于中重度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T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Pearson相關分析得出,牙周炎癥程度與L D L-C、TG、HbA1c、FBG正相關(P<0.05),牙周炎癥程度與與HDL-C負相關(P<0.05),牙周炎癥程度與TC無相關性(P>0.05)。見表2。
表1 兩組糖脂代謝生化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糖脂代謝生化指標比較(±s)
FBG(mmol/L)輕度組 51 2.61±0.51 1.33±0.26 5.08±0.72 1.28±0.53 6.31±0.54 6.40±0.62中重度組 67 2.92±0.60 1.19±0.32 5.11±0.69 2.16±0.60 7.12±0.58 7.92±1.01 t 2.963 2.548 0.230 8.295 7.741 9.470 P 0.004 0.012 0.819 0.000 0.000 0.000組別 例數(shù)LDL-C(mmol/L)HDL-C(mmol/L)TC(mmol/L)TG(mmol/L)HbA1c(%)
表2 牙周炎癥程度與糖脂代謝生化指標的相關性(n=118)
牙周炎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發(fā)病率較高,近些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糖尿病患者不斷增多,合并牙周炎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及身心健康狀態(tài)明顯降低[5]。因此,明確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癥程度與糖脂代謝生化指標間的相關性具有重要意義。
持續(xù)高血糖狀態(tài)可為齦下致病性厭氧菌的生長提供良好條件,牙周袋中存在的有害細菌及其產(chǎn)物,可突破牙周支持組織向全身擴散,利用細菌毒素趨化炎癥介質(zhì)激活膠原酶及破骨細胞,促進牙槽骨吸收,并加劇患者牙周炎病情。臨床多項研究證實,糖尿病不僅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糖代謝紊亂,而是糖脂代謝異常,牙周炎可對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謝異常產(chǎn)生重要促進作用,且可增加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6-7]。近些年,臨床對牙周炎和糖脂代謝間相關性的研究不斷增多,邱麟等[8]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糖尿病合并中重度牙周炎患者TG水平較糖尿病合并輕度牙周炎患者高約2.829倍,且其余糖脂代謝生化指標也與輕度牙周炎患者存在顯著差異。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輕度組LDL-C、TG、HbA1c、FBG及HDL-C與中重度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上述指標與患者牙周炎癥程度顯著相關,提示牙周炎為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異常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且牙周炎癥程度和糖脂代謝異常程度正相關。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牙周炎患者牙周局部生成的炎癥介質(zhì)通過牙周循環(huán)到達全身各個部位,誘發(fā)免疫炎癥反應,促進脂肪組織分解及肝臟脂肪合成,增高LDL-C及TG表達水平,并抑制肝臟糖代謝,以此造成胰島素抵抗。同時,牙周致病菌內(nèi)毒素可降低血清磷脂轉(zhuǎn)運蛋白活化程度,增加肝臟脂蛋白合成量、減少其清除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高LDL-C及TG等表達水平,加劇糖脂代謝紊亂程度。因此,可通過測定上述生化指標評估患者病情程度,并據(jù)此制定、調(diào)整治療方案,對改善疾病整體療效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癥程度與糖脂代謝生化指標呈顯著相關性,可通過測定糖脂代謝生化指標指標評估牙周炎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