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教師是一份神圣的職業(yè),成為一名深受學生愛戴的老師是廣大高校教師的努力目標。在全國高校教育大改革的時代背景下,作為一名高校的專業(yè)課教師,如何將奮斗目標,將傳授專業(yè)理論課知識,和“育人”有機結合起來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本文結合筆者的自身經歷,闡述了成為愛學生愛戴的專業(yè)課老師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學生愛戴 高校教師 專業(yè)課教師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1-0025-01
1 引言
近期學習了不少關于教育改革方面的文章,習主席針對教育發(fā)表的重要講話,各級機關、學校開始全部行動起來,全國的大學教育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大變革時期。作為一名從地方企業(yè)來到學校任教的高校教師,現結合自己的經歷、 工作實際談幾點的感想。
2 當一名什么樣的大學老師
我從地方企業(yè)來到大學,偶爾同事會問,大學老師的收入比企業(yè)的收入要低不少啊,你為什么要當一名大學老師?到大學教書,是我的一個人生階段,通常我會這樣回答。更準確地講,當大學老師是我人生的一個夢想。
要當一名什么樣的老師,或者說我想成為什么樣的老師?一次學院組織的座談會上,我說,我希望成為一名學生畢業(yè)十幾年,或幾十年后,還能回想起有個教過他們專業(yè)課的老師,還能想起我給他們講過一些看似枯燥,實在有趣的知識,還能想起我在某堂課上看似不經意講出的,實在是我花費很多心思準備過的,說過的一些做事的方法或生活的道理。
要實現這個目標,實際上是很困難的?;叵肫鸬亩嗄昵暗拇髮W時光,教過我的老師很多,但能夠在腦子里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師,尤其是專業(yè)課老師實則僅有幾位。比如,國防科大教我們《數字信號處理》的黃甫堪教授,每次上課時只帶幾支粉筆,上課時邊講邊寫,看似復雜的公式,在他筆下緩緩流出,即使不能完全聽懂,但整個教學的過程仍然十分舒暢,幾塊黑板寫完,粉筆頭用盡,下課鈴響。正所謂,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希望能夠達到這樣的教學狀態(tài),實現十幾年后有我教過的學生能夠回憶起我上課的情景。要實現這個目標,對于一個剛走上大學講臺的老師來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 先做一名認真教書的老師
經常聽到這們的議論,或類似的報道:大學生不愛讀書,學生對到大學里讀書的概念變得越來越模糊。同學之間,或者一些老師對大學生的指導,多見類似的言論: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你們畢業(yè)以后就要進入大社會,你在大學里要多參加各種社團活動,要更多地學會與人交往,要參加社會實踐,這樣你們畢業(yè)后才能更快地適應這個社會?;蛘卟簧倮蠋煂W生的抱怨,學生都不愿意認真讀書,我們如何能教好呢?另一方面,也常見學生對一些大學老師的抱怨:上課只知道照本宣科,知識沒有新意,甚至自己講的知識都沒有搞懂就來教我們,老師的主要心思都用在做科研、評職稱、做兼職提高收入去了,上課根本學不到東西。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就是我們做事的目的,就是我們做事的原因和出發(fā)點。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互動的,是互相影響的。老師的每堂課講得如何,備課是否充分,課堂上講的知識是否讓學生能夠有所收獲,學生是一定能夠體會得到。所謂有付出,才有收獲。老師認真教書,細心育人,學生一定能夠感覺得到。作為一名大學老師,首先做一名認真教書的老師,是最起碼的要求。老師與學生交流最多的場合,是在課堂上,課上得好不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老師的印象,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
在近半個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主講一門專業(yè)理論課。我愿意花費極大的精力去備課,以實現講課不用講稿,全程不看書本和教案,流暢地講完每一個知識點,實現將工程應用中的實際情況,巧妙地與書本上毫無生機的理論結合起來。我能夠感覺到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在逐漸增加,能夠感覺到一些本不抱希望能夠學好這門課的學生,開始主動于課后與我交流一些學習的疑惑,能夠感覺到他們把理論知識,用實驗驗證,反過來真正理解這些理論知識后,恍然大悟時的自我肯定和找回來的信心。因此,我愈加堅信,只要真地去教書,他們就會有積極的反饋,就能夠有令人欣慰的進步。
4 專業(yè)教師要“教書”也要“育人”
在走上講臺之前,我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背景,寫過專業(yè)書籍,從事過產品研發(fā)。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系統(tǒng)地在講臺上面對面的對學生傳授,本身就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在自身教學反思過程中,我發(fā)現在常規(guī)的講課過程之外,需要更多地注重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即“育人”。
作為一名老師,站在講臺上,一言一行,都會不自覺地對學生產生影響。如何將有價值的對事物的看法融入到教學中,如何將讀過的好書在不經意間向學生推薦,如何如春風化雨般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對學習充滿熱情,這些都是作為一名專業(yè)課教師也需要考慮的問題。
要引導學生多讀專業(yè)書,首先講課的過程中就要展現出豐富的知識儲備,能夠將略顯枯燥的理論知識與現實工程應用結合起來。要引導學生們讀一些有益的書籍,我們首先要有大量的閱讀儲備,要有自己獨立的見解,要有令人信服的思想,這樣才可以在講課中將一些理論知識現實化,才可以將一些文化書籍的場景和理論知識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在隨意之間架起理論與生活之間的橋梁,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豐富的精神世界。
5 結語
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yè),講臺是個可以充分發(fā)揮個人聰明才智的舞臺,能從事這個職業(yè),能站在這個講臺上,我感到莫大的榮幸,聽到同學們異口同聲的“老師好”,我感覺莫大的幸福,希望通過我的努力,真正實現讓我所教的學生們,在他們畢業(yè)幾年,十幾年,甚或幾十年后,還能記得有個杜老師上過他們的專業(yè)課,學過的知識能夠能他們有所幫助,推薦過的書讓他們有所觸動。
參考文獻:
[1] 張會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8(11):98-99,102.
[2] 孫遠.論高校師者的基本素養(yǎng)[J].科教文匯,2018(10):
27-28.
作者簡介:杜勇,男,高級工程師,四川廣安人。1999年于湖南大學獲電子工程專業(yè)學士學位;2005年于國防科技大學獲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yè)碩士學位。主要從事FPGA應用、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研究。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出版《數字濾波器的MATLAB與FPGA實現》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