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都有詩,如六朝詩、宋詩、元詩、明詩、清詩等,也不乏名家和佳作。但今天社會上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名篇名句,十之八九都來自唐詩。也就是說,在中國古代所有的朝代中,唯有唐代的詩歌流傳數(shù)量最多、影響最為廣泛。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專家認為,其原因是唐詩的口語化、格律化、短小化。在唐之前,中國也有許多著名詩人,如屈原、曹植、阮籍、陸機、陶潛、謝靈運、鮑照等,《離騷》等優(yōu)秀詩作也堪稱經(jīng)典。但能讓人記住、廣為流傳的名句名篇卻不多,能被完整記住的極少。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一個重要原因,不能不歸結(jié)于詩的語言過于文人化,口語化程度不高。發(fā)展到唐代,卻發(fā)生了一個重大轉(zhuǎn)折,詩歌語言出現(xiàn)了一個巨大變化,這就是詩歌的口語化和平民化程度大大提高?!按睬懊髟鹿狻薄凹t豆生南國”“春眠不覺曉”……因為寫得朗朗上口,易記易背,也就容易口口相傳,流傳開來。這是唐詩流傳既多且廣、至今不衰的第一個重要原因。唐詩流傳甚廣,還因為詩歌的格律化。雖然在唐之前,沈約就提出過“四聲八病”之說,但并不成熟。只有到了唐代,詩歌才進入了格律化,出現(xiàn)了七言律詩、五言律詩、七言絕句、五言絕句等大量格律詩。格律化和平仄的運用有個好處,就是大大增加了詩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性,便于記誦和流傳,有時還可根據(jù)平仄規(guī)律,輕松迅速地憶起上句或下句。唐詩廣為流傳的第三個重要原因,便是短小化,也就是短小精悍、篇幅不長的詩居多。在唐以前,無論是《詩經(jīng)》《楚辭》,還是魏晉南北朝的詩,大多都有一定篇幅。像曹植較為短小的《七步詩》等反在少數(shù)。而到了唐代,五絕、七絕、五律、七律大量涌現(xiàn),十分流行。這些詩短則20字,長則56字,相當容易背誦,許多都讓人過目不忘,一聽一誦便能記住。當然,不可否認,唐代也有不少長篇大詩,但據(jù)統(tǒng)計,《全唐詩》載詩近5萬首,其中絕句萬首、七律近萬首、五律超萬首,它們已占去大半比例,再加上這些詩口語化、格律化,自然不脛而走,以至膾炙人口,代代相傳。
在日常言談中,人們經(jīng)常用吃了“定心丸”來比喻思想、情緒得到了安定。殊不知“定心丸”的確是一種藥,而且是古代軍中的必備之藥。在明代的軍隊中,為了使士兵的心神安定,去面對殘酷的戰(zhàn)爭,我國的國粹―中醫(yī)在此就發(fā)揮了威力,一種叫作“定心丸”的藥品在軍隊中開始配備。定心丸是由硼砂、甘草、沉香、雄黃、辰砂、木香等中藥構(gòu)成,這些中藥都有安神和解毒的效果,因此確實有很好的穩(wěn)定心神的效果。后來這種藥品逐漸消失,而“定心丸”的比喻卻逐漸流傳了下來。
“靠山”這個詞出自唐朝,靠山的“山”指的安祿山。據(jù)說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寵信安祿山,要升他為宰相,楊國忠知道后,進諫皇上不要重用野心勃勃的安祿山。唐玄宗于是就不讓張洎擬定提升安祿山的詔書了。張洎是安祿山的好朋友,很快把這件事告訴了安祿山。一次,張洎與在京任職的大詩人李白談起了同安祿山交往的事。李白直言不諱地說:“我看胡兒有謀反之心,他的野心很大,到時會連累你的。你萬萬不可靠山(指安祿山)!還是靠近皇上吧!”張洎點頭稱是。不久,安祿山果然起兵反唐,張洎卻仍受到唐玄宗的重用。張洎深有感觸地說:“幸虧我沒有靠山??!”“靠山”一詞就這樣流傳下來。
近日,法國媒體指出,30萬歐元(約合235萬元人民幣)在各國能買到的房產(chǎn)面積差距不小。國際房產(chǎn)中介機構(gòu)根據(jù)對全世界各大城市的調(diào)查,列出35個主要城市的房價排行榜。其中房價最貴的是英國倫敦,30萬歐元僅能買18平方米的住宅;緊隨其后的是美國紐約和舊金山;法國巴黎排名第4,30萬歐元可在市中心買到31平方米的住宅,房屋均價1萬歐元/平方米;在南非開普敦則能買到600平方米的住宅。報道還分析了世界房地產(chǎn)變化的一些趨勢和特點。比如,中東歐國家的房產(chǎn)價格增幅明顯,30萬歐元在布拉格只能買到80平方米的房產(chǎn),面積比西歐的布魯塞爾和北美的蒙特利爾都小。
舉世聞名的意大利比薩斜塔正面臨著“身份危機”。因為它正逐漸變得“不那么斜了”。意大利比薩斜塔的監(jiān)測小組專家近日證實,在過去20年間,比薩斜塔“糾正”了4厘米的傾斜。已經(jīng)存世800余年的比薩斜塔也傾斜了800余年,為何突然“變直”?有網(wǎng)友稱,“很顯然,是所有游客把它給推回去的”。比薩斜塔修建于1173年,其設(shè)計原本是垂直豎立的,后由于地基不均勻和土層松軟,5年后該塔便開始傾斜。該塔的修建耗時200余年,其間建造方一直試圖糾正傾斜,但未能成功。但是,正是“傾斜”造就了這座塔的名聲。1990年,由于擔心比薩斜塔處于倒塌邊緣,比薩斜塔首次對公眾關(guān)閉。此后,從1993年至2001年,一個國際委員會開始對比薩斜塔進行固化修復(fù),耗資2億英鎊,終于將比薩斜塔的傾斜度糾正了45厘米。監(jiān)測專家稱,比薩斜塔目前處于“健康狀態(tài)”。雖然比薩斜塔在不斷“變直”,但這并不意味著它能完全變直。一位專家稱:“以目前的速度,塔變直將需要大概4000年的時間?!彪m然比薩斜塔“不那么斜了”意味著塔的狀況更加穩(wěn)定,倒塌的風險也降低,但以“傾斜”聞名的塔可能不再“傾斜”,也許不完全是好事?!都~約時報》稱,雖然比薩斜塔依然是世界上最傾斜的塔,但瑞士和德國正在爭奪這個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