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蕾蕾,劉成友,鄒奕軒,蔣紅兵,2*
(1.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yī)院,南京市第一醫(yī)院醫(yī)療設備處,南京 210006;2.南京市衛(wèi)生信息中心,南京 210003)
近年來,隨著影像設備和影像醫(yī)學的迅速發(fā)展,大型X線機、數字胃腸機、CT、MRI等影像設備成為醫(yī)院或影像中心必不可少的輔助診斷設備,在疾病的診斷、預后評價等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此外,現代醫(yī)院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與放射科信息系統(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的構建和應用,使得影像數據的存儲和患者信息的管理更加規(guī)范[1]。放射檢查的工作流程也得到了很好的優(yōu)化,由人工進行信息登記和統計的工作模式已經成為過去時,患者對煩瑣的就診流程產生的不滿情緒也得到了減緩[2]。醫(yī)生可直接在PACS中查看患者的影像圖片,在RIS中編輯診斷報告,促進了無膠片和無紙化診斷以及醫(yī)院信息化發(fā)展的進程[3]。
實現無膠片化的影像診斷模式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但是傳統膠片還不能徹底取消,仍然有它不容取代的優(yōu)勢,例如,作為院外會診、解決醫(yī)療糾紛的重要憑證等。目前很多三甲醫(yī)院已經引進了自助式報告膠片打印一體機,改善了影像科室人工裝片、發(fā)片、核對信息的工作模式,從而簡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發(fā)報告的效率[4-5]。現有的自助式報告膠片打印一體機為門診報告的發(fā)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對于住院患者報告的發(fā)放仍然存在不足:住院患者更希望得到報告配送到床邊的一站式服務,而影像科室的工作人員仍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來整理分選住院患者的報告。本文研制的膠片報告打印、封裝和分選一體機,彌補了現有自助式膠片打印一體機存在的不足,可對住院患者的報告進行集中打印、自動包裝和分選,實現任務分流,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現報道如下。
傳統的影像報告發(fā)放流程:患者檢查結束后,由技師通過影像設備工作站進行圖像的排版并將膠片打印任務發(fā)送到激光打印機或熱敏打印機。醫(yī)生在PACS中查看原始圖像,在RIS中書寫診斷報告。然后交由專職人員打印,并核對膠片和報告中的患者信息是否匹配,以完成裝片工作,最后統一送至取片窗口進行發(fā)放。取片窗口的工作人員會根據門診患者和住院患者進行手動分選,對于住院患者的報告又會進一步根據所在病區(qū)進行細分,并配送到相應的病區(qū)。
大型綜合醫(yī)院每天進行普通放射攝影、CT、MRI等檢查約幾百人次,膠片和報告的規(guī)整工作占用了影像科醫(yī)技人員大量的時間,并且需要一個較大的工作場所。由于膠片很薄、膠片上的患者信息不醒目,容易出現錯裝、漏裝、多裝等低級錯誤,從而引發(fā)不必要的醫(yī)患糾紛。此外,由于病情不同、報告完成的時間不同、患者或其家屬的個人時間問題,經常會出現報告等人或人等報告的情況,導致取片窗口擁擠、混亂,患者也會因此產生抱怨情緒。
針對傳統膠片打印、裝片、發(fā)放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很多醫(yī)院引進了自助式膠片打印機。實現了膠片的自助式打印,優(yōu)化了放射科的工作流程,減少了患者取片的等候時間,排隊取片時的喧鬧、擁擠、爭吵等現象得到明顯改善。既節(jié)約了人力資源,也避免了取片、校片和發(fā)片過程中的人工差錯,減少了不必要的糾紛,進而增加了患者對醫(yī)療服務的滿意度。此外,自助膠片打印系統中按需打印功能的建立[6],有效避免了廢棄膠片的積壓,節(jié)約了放射科的運營成本。
自助式打印很好地解決了門診患者的取片問題,但對于住院患者的報告發(fā)放問題仍然存在弊端。由于自助式打印機投入的成本問題,絕大多數醫(yī)院只是在門診和放射科等區(qū)域投放了數臺自助式膠片打印機,并沒有普及到病區(qū)。多數住院患者由于身體條件的限制,不能自主地前往自助式膠片打印機所在地,同時部分老年人仍不能夠順暢地使用自助式膠片打印機,他們更希望得到報告送到床邊的一站式服務。
具有自動裝片與分選功能的醫(yī)用膠片報告打印一體機由打印模塊、封裝模塊、分選模塊和控制模塊組成,整體模塊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醫(yī)用膠片報告打印一體機整體模塊結構圖
2.1.1 打印模塊
該打印設備是建立在醫(yī)院擁有PACS和RIS基礎上的?;颊咄瓿蓹z查后,技師從數百幅CT、MRI圖像中選出若干有診斷意義的圖像,完成排版后傳送給打印模塊;同時,將影像工作站上的圖像上傳到PACS服務器,以供診斷醫(yī)師閱片。診斷醫(yī)師在RIS中完成報告的撰寫和審核,并將審核完成的診斷報告?zhèn)魉徒o打印模塊。打印模塊包括膠片打印機、報告打印機和標簽打印機。當打印模塊的緩沖隊列中膠片打印任務與診斷報告打印任務匹配完成后,兩者同時出列,由膠片打印機和報告打印機協同完成一組打印工作。
2.1.2 封裝模塊
當打印任務完成后,封裝模塊立即被觸發(fā),完成該組打印材料的封裝,封裝模塊實現的功能類似于自動包裝機。上一次封裝任務完成后,封裝模塊會自動抽吸一層片袋放置于封裝板上,打印好的膠片和紙質報告落入片袋上,封裝模塊再次抽吸一層片袋置于頂層,最后進行四邊熱按壓式封裝,如圖2所示。封裝完成后,打印模塊中的標簽打印機立即被觸發(fā),自動打印含有該患者基本信息的條碼,并貼于片袋上,避免了煩瑣的裝片工作,也節(jié)約了裝片成本。
圖2 封裝示意圖
2.1.3 分選模塊
分選模塊的功能是將裝封好的片袋根據急診患者、門診患者、住院患者等進行分類,其中住院患者的報告又根據患者所在病區(qū)進行進一步的細分。
分選模塊包括條碼閱讀器、報告存放抽屜、載片板、軸輪和軌道,結構如圖3所示。軌道從報告存放抽屜上方經過,軌道上設有可傾斜的載片板,載片板上設有條碼閱讀器,報告存放抽屜上部設有報告入口。封裝好的片袋通過軌道傳送至載片板上,載片板上的條碼閱讀器自動讀取患者信息,并把信息反饋給控制模塊,控制模塊控制軸輪運動到軌道上相應位置,載片板傾斜將報告從報告入口送入指定的抽屜中。工作人員只需要從報告存放抽屜中取出片袋配送到相應的部門即可。
圖3 分選模塊結構圖
ARM系統具有集成度高、接口豐富、功耗低和擴展能力強等特點。本設計基于ARM系統,通過Android Studio平臺開發(fā)應用程序,其軟件架構如圖4所示,主要包括5個部分:(1)集中管理平臺:負責膠片和報告的匹配、打印、封裝和分選任務的管理。(2)膠片報告服務器:用于接收并存儲各個工作站輸出的打印任務。(3)打印管理:支持DICOM標準的Print SCU輸出協議,負責膠片和報告的配套打印以及標簽打印。(4)封裝管理:負責膠片和報告的自動封裝,并生成患者身份識別條碼。(5)分選管理:掃描片袋上的條碼,查詢患者身份、科室、病房等相關信息,以此控制軌道和載片板將片袋精確投遞到相應抽屜中。系統中各模塊間的通信主要基于傳輸控制協議/因特網互聯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各終端以Socket連接接收管理平臺的指令并反饋當前狀態(tài),打印終端通過文件傳輸協議(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從膠片報告服務器獲取圖片。
操作的基本流程如圖5所示:技師通過影像工作站將排版好的膠片打印任務發(fā)送給膠片報告服務器緩存,醫(yī)師通過RIS將編輯好的診斷報告發(fā)送給膠片報告服務器緩存;當同一個患者的膠片和報告匹配完成后,加入打印隊列,膠片打印機和普通報告打印機并列完成打?。环庋b模塊實現膠片和診斷報告的自動封裝并貼上標簽;分選模塊根據患者的標簽對封裝好的片袋進行分選。
圖4 醫(yī)用膠片報告打印一體機軟件架構示意圖
圖5 醫(yī)用膠片報告打印一體機工作流程圖
本文設計的一體機選擇集中打印的方式,并添加自動封裝功能,是對現有自助式膠片打印機功能的補充與擴展。
膠片集中打印主要是針對住院患者。因為管床醫(yī)生可以通過PACS隨時查看患者的檢查結果,住院患者獲取膠片更多是為了院外就診使用,所以他們對打印的時效性并無很高要求。在不影響住院患者及時就診的前提下,膠片集中打印可以實現對自助式膠片打印機的任務分流,住院患者或其家屬不需要通過自助膠片打印機打印膠片和報告,而是由工作人員統一配送到床邊,既減少了自助打印機的任務量,也提升了醫(yī)院的服務質量和患者就醫(yī)體驗。
膠片和報告的自動封裝一方面可以大大減輕放射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無需再將時間和精力放到瑣碎的信息核對與打包上。另一方面,利用機器核對患者信息,以確保膠片和紙質報告匹配,可以降低錯裝事件發(fā)生概率,避免了影像膠片和診斷報告不一致所導致的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7-8]。此外,對于進行了多種影像檢查的患者,自動封裝功能可以幫助患者整合就診資料,防止不同影像膠片與診斷報告的混淆,減輕了患者負擔。
工作人員每天需要將近百份的CT、MRI等影像報告分類到幾十個不同的病區(qū),對于這種多對多的分類任務,工作量巨大,且需要較大的工作空間。另外,難免會出現分類錯誤,將某病區(qū)的報告送到其他病區(qū),造成患者報告的丟失,延長患者獲取報告的時間。通過條碼識別技術,對封裝好的片袋進行自動分選,既確保了分選的準確性,又大大地節(jié)省了工作時間和工作空間,而且工作人員只需要將分選好的報告配送到相應的病區(qū)即可。
本文設計了一種具有自動裝片與分選功能的醫(yī)用膠片報告打印一體機,在醫(yī)院建立有PACS和RIS的基礎上,實現膠片和報告的集中打印、封裝和分選。該打印機的投入使用能夠改變放射科原有的分選方式,補充現有自助式膠片打印機的不足,降低放射科醫(yī)技人員的工作負擔,提升醫(yī)院的形象和服務質量,推動醫(yī)院的自動化、信息化進程,促進智慧醫(yī)院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