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求霞,汪隆海,昌國慶,黃 飛,唐麗群,姚芹梅,王 勇,姜中云
(宋慶齡愛心醫(yī)院a.檢驗科;b.腎內(nèi)科,安徽巢湖 238000)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主要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也是引起終末期腎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但現(xiàn)有的DKD臨床診斷仍以尿微量清蛋白和DM視網(wǎng)膜病變?yōu)橹鳎鳧KD早期可為尿微量清蛋白正常,易漏診。所以筆者通過對41例DKD患者的尿液進行轉(zhuǎn)鐵蛋白(transferrin,TRF)、微量清蛋白(microalbumin,mALB)、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guān)脂質(zhì)運載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 MG),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和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的測定分析,并探討它們在DKD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擇2015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腎內(nèi)科住院和門診就診的已確診的DKD患者41例(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齡46~77歲。同時收集DM患者47例(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齡41~70歲。還收集健康體檢者53例(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齡40~78歲。也收集非DKD、非DM和非腎臟疾病及非心血管疾病患者51例(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齡43~71歲。另收集DM控制不佳患者39例(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齡45~73歲。DKD患者的診斷標準[1]是具備下列之一者:①大量清蛋白尿。②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伴微量清蛋白尿或伴任何一期慢性腎臟病。③10年以上糖尿病病程的Ⅰ型糖尿病中出現(xiàn)微量mALB。DM患者的診斷標準[2,3]是具備下列兩項或日間兩次者:①隨機血糖≥11.1 mmol/L。②空腹血糖≥7.0 mmol/L。③葡萄糖負荷后2 h血糖≥11.1 mmol/L。健康體檢者的入選標準:無糖尿病史且排除肝臟、腎臟、心血管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等疾病,肝、腎功能和血糖及血脂結(jié)果都正常。非DKD,非DM和非腎臟疾病及非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入選標準:住院患者排除DKD,DM和腎臟疾病及非心血管疾病,且肝、腎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譜和尿常規(guī)檢驗都正常。DM控制不佳的入選標準:雖達不到目前的DKD診斷標準,但2型DM患者病程有10年以上,且空腹血糖在10~17 mmol/L,大部分尿mALB在參考值上限(13~23 mg/L),還要有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
1.2 試劑和儀器 Cys C試劑盒、NGAL試劑盒、α1-MG試劑盒、β2-MG試劑盒、尿TRF試劑盒、尿RBP試劑盒和尿mALB試劑盒(寧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儀器為Hitachi 7600全自動生化儀(日本)。
1.3 方法
1.3.1 標本采集:取早晨未進水與未進食患者的尿液15 ml左右待測。
1.3.2 測定方法:Cys C,NGAL,α1-MG,β2-MG,尿TRF和尿RBP測定均采用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尿mALB測定為免疫比濁法。此7項的尿液測定全部按說明書進行。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IBM SPSS2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三組間結(jié)果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LSD的兩兩比較[4],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分析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每項結(jié)果(含兩組)對DKD診斷的截點采用受試者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5]。
2.1 三組間尿液6種蛋白與Cys C測定結(jié)果比較 見表1。健康組與DM組及DKD組的尿液Cys C,NGAL,α1-MG,β2-MG,TRF,RBP和mALB結(jié)果都呈正態(tài)分布(P>0.05),它們的方差齊性也均齊同(均P>0.05)。各項目三組間結(jié)果的方差分析差異都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為0.000。各項目三組間的兩兩比較(采用LSD法多重比較),除尿β2-MG,RBP及mALB健康組與DM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8,0.142,0.143,其它各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03)。
表1 三組間尿液6種蛋白與CysC結(jié)果比較
2.3 尿液6種蛋白與Cys C對DKD診斷的敏感度與特異度分析
2.3.1 健康組與DKD組的ROC分析:尿液Cys C,NGAL,α1-MG,β2-MG,TRF,RBP和mALB結(jié)果的ROC曲線分析,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為0.995~0.999,均具有診斷意義,P值均為0.000,見表2。它們的ROC曲線圖見圖1。
2.3.2 健康組和DM組合并后與DKD組的ROC分析:尿液Cys C,NGAL,α1-MG,β2-MG,TRF,RBP和mALB結(jié)果的ROC曲線分析,AUC為0.988~0.991,均具有診斷意義,P值均為0.000,見表2。它們的ROC曲線圖見圖2。
表2 尿液6種蛋白與Cys C結(jié)果對DKD診斷的ROC AUC
本圖是SPSS的統(tǒng)計結(jié)果圖,Sensitivity為敏感度,Specificity為特異度 本圖是SPSS的統(tǒng)計結(jié)果圖,Sensitivity為敏感度,Specificity為特異度
2.3.3 敏感度與特異度的截點分析:健康組與DKD組的尿液Cys C,NGAL,α1-MG,β2-MG,TRF,RBP和mALB結(jié)果的ROC分析,部分截點對DKD診斷的敏感度與特異度見表3。健康組和DM組合并后與DKD組的尿液Cys C,NGAL,α1-MG,β2-MG,TRF,RBP和mALB結(jié)果的ROC分析,部分截點對DKD診斷的敏感度與特異度,見表3。
2.4 尿液Cys C,NGAL,α1-MG,β2-MG,TRF,RBP和mALB的聯(lián)合檢測分析 如果用尿液的Cys C≥0.255 mg/L,NGAL≥98.5 μg/L,α1-MG≥11.55 mg/L,β2-MG≥0.44 mg/L,TRF≥3.15 mg/L,RBP≥1.325 mg/L和mALB≥22.5 mg/L單項來診斷DKD,敏感度為90.2%~97.6%,特異度為91%~100%。如果采用這7項聯(lián)合檢測,只要有兩項達到上述診斷數(shù)值,則診斷為DKD。對41例DKD患者進行檢測有40例符合診斷,敏感度為97.56%。對51例非DKD,非DM和非腎臟疾病及非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這7項聯(lián)合檢測,有1例符合DKD診斷,特異度為98.04%。
表3 尿液6種蛋白與Cys C的兩種不同診斷DKD截點的敏感度與特異度
3.1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尿液Cys C,NGAL,α1-MG和TRF在DM患者中有輕度增高,與國外報道一致[6-8]。而尿液Cys C,NGAL,α1-MG,β2-MG,TRF和RBP在DKD患者中增高更明顯,與國外報道相符[9-13];其中尿液α1-MG和β2-MG及尿Cys C升高結(jié)果與國內(nèi)報道相同[14-15]。雖然TRF分子比mALB分子大,但TRF通過選擇性濾過屏障和排斥性屏障原因,反而比mALB更容易進入尿液,所以尿TRF對DKD能作早期診斷,并優(yōu)于mALB。
3.2 ROC曲線分析顯示:尿液Cys C,NGAL,α1-MG,β2-MG,TRF,RBP和mALB檢測,兩種情況下的AUC結(jié)果都較好,即對DKD診斷都有較好的效能。如果用尿液的Cys C≥0.255 mg/L,NGAL≥98.5 μg/L,α1-MG≥11.55 mg/L,β2-MG≥0.44 mg/L,TRF≥3.15 mg/L,RBP≥1.325 mg/L和mALB≥22.5 mg/L來聯(lián)合診斷DKD患者,只要有兩項達到上述診斷數(shù)值,則可診斷為DKD。其敏感度為97.56%,特異度為98.04%,診斷符合率為97.83%,與國外報道相近[16]。所以筆者建議要做大樣本和多中心的調(diào)查,并經(jīng)循證醫(yī)學的驗證,以便得出更佳的DKD診斷截點。
3.3 目前,我國的DKD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T2DM患者的DKD患病率增加更明顯[17],加之DKD起病隱匿,因此早期診斷、預防和延緩DKD的發(fā)生發(fā)展,將對提高DM患者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本研究通過對DM患者控制不佳的觀察結(jié)果分析,說明尿液Cys C,NGAL,α1-MG,β2-MG,TRF和RBP的聯(lián)合檢測,比mALB好,還可早期診斷DKD患者;在DM患者控制不佳的情況下可提高46.15%的DKD診斷率。一年后,在DM患者控制不佳的情況下又提高30.77%的DKD診斷,減少漏診率可達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