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夏珺,翁樂儀,汪雨霏,蔣 琦,沈昊宇,胡美琴
(浙江大學(xué) 寧波理工學(xué)院,浙江寧波 315100)
新興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ECs)是指由于分析檢測技術(shù)的提高在近期被檢出或者發(fā)現(xiàn)新的具有生物毒性的化學(xué)污染物[1-3]。ECs在環(huán)境中的存在質(zhì)量濃度通常只有mg/L到ng/L數(shù)量級,由于其具有內(nèi)分泌干擾等特性,會破壞環(huán)境并影響人類健康,如:增加抗藥微生物種類和數(shù)量、干擾生物體的生殖發(fā)育和激素分泌與代謝、增加致癌風(fēng)險等[4]。酞酸酯類化合物(phthalic acid esters,PAEs)是農(nóng)藥、塑化劑等常用的合成原料和溶劑等,是典型的環(huán)境激素和ECs[5]。近年來PAEs在環(huán)境中殘留,甚至在食品中的污染日益嚴(yán)重。樣品中檢出濃度最高的兩種PAEs是酞酸丁酯(DBP)和酞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6]。如何高效去除環(huán)境中的PAEs是現(xiàn)今環(huán)保領(lǐng)域面臨的一重大難點。
目前去除PAEs的最有效的方法為化學(xué)氧化法和光降解法[7-8],其中Fenton氧化技術(shù)由于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優(yōu)勢,具有廣泛的應(yīng)用[9-11]。但此技術(shù)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對雙氧水的利用率低下、降解需要在強酸性(pH<3)條件下進(jìn)行,以及會對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研究者們一直致力于Fenton體系的改進(jìn),如:UV/Fenton法、UV/H2O2法和電/Fenton法等[12-15]。其中以Fe3+過渡金屬絡(luò)合物代替?zhèn)鹘y(tǒng)Fe2+-H2O2的類Fenton體系較普通Fenton氧化法具有污泥少、H2O2利用率高等優(yōu)點,在克服溶液pH要求苛刻缺陷的同時,還表現(xiàn)出部分仿生反應(yīng)的特性[16]。
筆者設(shè)計合成并表征了一種新型雙核鐵(Ⅲ)席夫堿配合物[Fe2(ST)(H2O)4]Cl4[簡寫為Fe2(ST)],將其用于DBP的催化降解,通過考察溶液pH,體系中H2O2濃度、Fe2(ST)濃度和DBP初始濃度等影響因素,初步研討了降解機制。
水楊醛(SA)、四乙烯五胺(TEPA)、甲醇、乙腈、三氯化鐵(FeCl3·7H2O)、醋酸鈉(NaAc)、酞酸丁酯(DBP)、硝酸銀(AgNO3),都是分析純試劑,均購自國藥集團(tuán)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實驗用水為雙重去離子水,電阻為16 MΩ;色譜分析用甲醇,購自Merck試劑有限公司,色譜純;其他試劑和溶劑均為分析純。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Vis,SP752PC型),購自上海光譜儀器廠;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NEXUS-470)測定紅外光譜,經(jīng)KBr固體壓片,掃描范圍:400~4000/cm,購自美國熱電尼高力儀器公司;電導(dǎo)率儀(DDS-307型),購自上海精密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NETZSCH,TG209F1熱重差熱分析儀,升溫速率20℃/min,吹掃氣為高純N2,流速為20 mL/min;液相色譜儀(HPLC);P230 II高壓恒流泵;P230紫外檢測器;購自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C8柱購自大連伊利特公司。
將水楊醛(SA,0.4 mmol,48.8 mg)和四乙烯五胺(TEPA,0.2 mmol,37.9 mg)分別溶于10 mL甲醇中,60℃回流2 h,冷卻后即得配體ST,過濾,用少量水和甲醇洗滌,并在真空下干燥,產(chǎn)率為96.5%;稱取FeCl3·6H2O(0.2 mmol,54.6 mg)和配體ST(0.1 mmol,35.2 mg),分別溶于10 mL甲醇溶液中,攪拌后滴加0.1 mol/L的NaAc調(diào)節(jié)pH為8~9,60℃,回流2 h,經(jīng)冷卻,靜置于室溫下24 h,得褐色微晶狀產(chǎn)物,過濾,少量水和乙醇洗滌后,真空干燥,產(chǎn)率為89.6%。具體的合成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Fe2(ST)的合成示意圖Fig.1The synthesis diagram of Fe2(ST)
量取25 mL濃度為20 mg/L的DBP 5%乙腈水溶液,測得溶液pH為6.0,加入40 mL 4.0 mg/L Fe2(ST)乙腈溶液,20 mL 30%的H2O2溶液,150 r/min,35℃的恒溫?fù)u床中振蕩加速反應(yīng),每隔1 min取樣1次,在樣品中滴加1滴10%Na2SO3以達(dá)到中止自由基(·OH,·OOH)與DBP進(jìn)一步反應(yīng)的目的。傳統(tǒng)的Fenton體系對照實驗條件與之類似,僅將DBP溶液pH調(diào)節(jié)至3.0,并將4.0 mg/L Fe2(ST)乙腈溶液替換為 4.0 mg/L(NH4)2Fe(SO4)2乙腈溶液,其余條件相同,進(jìn)行對比。用HPLC測定樣品中DBP的剩余濃度,HPLC實驗條件:C8柱,流動相為甲醇∶水=70∶30,流速為1 mL/min,波長為230 nm。設(shè)定不含DBP樣品為空白樣品,由公式(1)計算降解率。
式中:A0為時間t0時的初始DBP的HPLC峰面積;At為時間為t時扣去空白組的DBP的HPLC峰面積;D為降解率。
采用單一變量法考察溶液初始pH、H2O2用量、Fe2(ST)初始濃度、DBP初始濃度等對DBP降解的影響。
Fe2(ST)經(jīng)元素分析得到實驗值(理論計算值),其中C∶36.58%(36.65%),H∶5.25%(5.17%),O∶13.52%(13.31%),N∶9.52%(9.71%),F(xiàn)e∶15.22%(15.49%)。以乙腈為溶劑測定Fe2(ST)的電導(dǎo)率,發(fā)現(xiàn)Fe2(ST)為1∶4型電解質(zhì)[17]。以AgNO3溶液滴定 Fe2(ST)乙腈溶液測定 Cl-濃度,實驗值和理論計算值分別為19.96%和19.67%。TG/DTG表明Fe2(ST)在~120℃有10.2%的失重,相當(dāng)于4個水分子(理論值:9.99%);結(jié)合其電導(dǎo)率的測定以及Cl-含量測定結(jié)果,推測Fe2(ST)中4個水分子處于配合物的內(nèi)界,以配位鍵與Fe(Ⅲ)相聯(lián);4個Cl-均處于配合物的外界。
圖2(a)為ST和Fe2(ST)的紫外可見光譜。可知,252 nm處出現(xiàn)了ST中的苯環(huán)的π-π*躍遷的特征峰;而315 nm的吸收峰則可歸屬為亞胺基n-π*躍遷的特征吸收峰;形成Fe2(ST)配合物后,這兩個吸收峰分別紅移至260 nm和325 nm,并在325 nm處吸收峰有明顯展寬,可歸屬為Fe2(ST)中px(N)→dxz(Fe)的荷移光譜;同時512 nm處觀察到Fe(Ⅲ)的d-d躍遷吸收峰;圖2(b)所示為ST和Fe2(ST)的紅外吸收光譜,其中1 642/cm對應(yīng)于ST中的亞胺的特征峰;1 585/cm歸屬為氨基的特征峰;形成Fe2(ST)配合物后,亞胺的吸收峰從1 642/cm紅移至1 635/cm;氨基的吸收峰從1 585/cm紅移至1 445/cm并伴有展寬;620/cm新的吸收峰可以歸屬為Fe-N鍵的特征吸收峰;525/cm新的吸收峰則可以歸屬Fe-O鍵的特征吸收峰[18]。
圖2 ST(a)和Fe2(ST)(b)的UV和FTIR光譜Fig.2 UV and FTIR spectra of ST(a)and Fe2(ST)(b)
Fe2(ST)在H2O2/可見光體系中對DBP的降解性能如圖3(a)所示,隨著反應(yīng)時間的增加,DBP的降解率從剛開始的75.6%在10 min內(nèi)增加至99.8%。傳統(tǒng)的Fenton體系實驗結(jié)果如圖3(b)所示,隨著反應(yīng)時間的增加,DBP的降解率從剛開始的30.2%在8 min內(nèi)迅速降低到0.5%以下,這是由于傳統(tǒng)的Fenton體系雙氧水的利用率低,產(chǎn)生的·OH容易失活??梢奆e2(ST)/H2O2/可見光體系對DPB較傳統(tǒng)的Fenton體系有更高的催化降解性能。我們推測,可見光條件下高的催化降解效率可能與Fe2(ST)存在μ-N橋聯(lián)的雙核Fe(Ⅲ)中心有關(guān)。這與我們之前發(fā)現(xiàn)的μ-H2O橋聯(lián)Fe(Ⅲ)/H2O2/可見光體系對DBP的降解結(jié)果[9]相似。
圖3 兩種體系對DBP的降解性能的比較Fig.3 Comparison of degradation extent of DBP under two systems
DBP溶液在加入Fe2(ST)/H2O2前后的不同時間的電子光譜如圖4所示。隨著H2O2的加入以及時間推移(c,0 min;d,1 min;e,5 min;f,10 min),F(xiàn)e2(ST)在~325 nm的氮原子到鐵原子軌道[px(N)→dxz(Fe)]的電荷轉(zhuǎn)移光譜特征峰強度逐漸增強,并出現(xiàn)峰的展寬,由此推測催化過程形成了圖5所示的μ-N橋聯(lián)的雙核Fe(III)-H2O2過渡態(tài)[18-19],該中心的形成有利于H2O2的活化,使得·OH可以在可見光條件下產(chǎn)生;而DBP在230 nm和275 nm處的特征吸收峰均消失,說明該體系對DBP具有顯著的降解作用。
圖4 DBP溶液加入Fe2(ST)/H2O2前(a)后(b)不同時間的紫外掃描圖譜Fig.4 UV spectra of DBP before(a)and after(b)adding Fe2(ST)/H2O2at different reaction times
圖5 μ-N橋聯(lián)雙核Fe(Ⅲ)-H2O2過渡態(tài)與·OH自由基可能的生成機制Fig.5 Presumed mechanism of μ-N bridged binuclear Fe(Ⅲ)-H2O2transition-state and production of· OH
配制一系列濃度為20 mg/L的DBP溶液,分別用0.1 mol/L的HCl以及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pH至3.0~9.0,檢測了溶液pH對催化降解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6。在pH為3.5~8.0(插圖放大部分)時,DBP在Fe2(ST)/H2O2/可見光催化體系的作用下均能在10 min內(nèi)近100%降解。PAEs溶液的pH為6.0,故可以無需調(diào)節(jié)溶液pH對其進(jìn)行催化降解實驗。催化體系較傳統(tǒng)Fenton反應(yīng)體系有更寬的pH適用范圍[20]的原因可能在于Fe(Ⅲ)通過μ-N-橋聯(lián)與ST配體以配位鍵結(jié)合有利于提高Fe(Ⅲ)的化學(xué)存在形態(tài)對溶液pH的耐受性,從而減弱了溶液pH變化對DBP降解效率的影響。
圖6 溶液pH對Fe2(ST)/H2O2/DBP催化降解體系的影響(插圖:pH=3.5~8.0放大部分)Fig.6Effect of the solution pH on the Fe2(ST)/H2O2/DBP catalytic degradation system(insert:pH=3.5~8.0 enlarged)
配制一系列20 mg/L DBP溶液,分別加入5~100 μL 30%H2O2,使得催化體系中H2O2的濃度為2.0~40.8 mmol/L,得出H2O2用量對催化降解效果的影響如圖7所示。當(dāng)體系中H2O2用量為2.0 mmol/L時,DBP需近45 min才能降解完全;而當(dāng)H2O2在體系中的濃度達(dá)到4.1 mmol/L后,DBP在30 min以內(nèi)完全降解,說明Fe2(ST)對DBP的催化降解速率會隨著H2O2用量的增加而略加快,H2O2在體系的濃度超過8.2 mmol/L可以實現(xiàn)10 min內(nèi)將DBP降解完全[21-22]。
圖7 H2O2用量對Fe2(ST)/H2O2/DBP催化降解體系的影響Fig.7 Effect of the usage amount of H2O2on the Fe2(ST)/H2O2/DBP catalytic degradation system
配制一系列20 mg/L DBP溶液,加入20 mL 30%H2O2,分別加入50~500 mL濃度為400 mg/L的Fe2(ST)乙腈溶液使得Fe2(ST)在催化體系中的濃度為1.1~11.0 mmol/L,考察Fe2(ST)用量對催化降解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8所示??芍現(xiàn)e2(ST)是催化H2O2產(chǎn)生自由基的重要條件。當(dāng)Fe2(ST)的初始濃度過低時,·OH的產(chǎn)生量和產(chǎn)生速率都很低,氧化降解過程進(jìn)行緩慢;當(dāng)Fe2(ST)的初始濃度逐漸增大,F(xiàn)e2(ST)引發(fā)反應(yīng)的速度隨之加快,DBP降解率增大。當(dāng)Fe2(ST)的初始濃度到達(dá)5.5 mmol/L后降解速率逐漸趨于穩(wěn)定。
圖8 Fe2(ST)用量對Fe2(ST)/H2O2/DBP催化降解體系的影響Fig.8 Effect of the usage amount of Fe2(ST)on the Fe2(ST)/H2O2/DBP catalytic degradation system
配制一系列4~80 mg/L的DBP溶液(體系中DBP的濃度為14.4~287.8 mmol/L),加入20 mL 30%H2O2令體系中H2O2濃度為8.2 mmol/L,分別加入250 mL濃度為400 mg/L的Fe2(ST)乙腈溶液,令體系中Fe2(ST)濃度為5.5 mmol/L,考察DBP初始濃度對催化降解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9所示。由此可知當(dāng)體系中DBP濃度小于71.6 mmol/L(20 mg/L)時,10 min內(nèi)可完全降解。環(huán)境中DBP殘留濃度一般為μg/L到mg/L級,該體系可以用于處理環(huán)境中的DBP[23]。
圖9 DBP初始濃度對Fe2(ST)/H2O2/DBP催化降解體系的影響Fig.9 Effect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DBP on the Fe2(ST)/H2O2/DBP catalytic degradation system
采用2種方法分別考察Fe2(ST)的循環(huán)使用情況。方法1:收集DBP初始濃度為20 mg/L,體系中 H2O2濃度為 8.2 mmol/L,F(xiàn)e2(ST)濃度為5.5 mmol/L的經(jīng)過降解的溶液,旋轉(zhuǎn)蒸發(fā)至近干后再次添加初始濃度為20 mg/L的DBP溶液25 mL;方法2:直接在上述收集的經(jīng)過降解的溶液中補加濃度為1 000 mg/L DBP 500 mL,使之濃度達(dá)到20 mg/L,并補充20 mL的30%H2O2。結(jié)果分別如圖10(a)和(b)所示。結(jié)果表明無論采用上述哪種方式,F(xiàn)e2(ST)在10次循環(huán)使用后對DBP的降解率仍可達(dá)到95%以上,是一種性能優(yōu)良的催化劑。
圖10 Fe2(ST)催化劑循環(huán)利用效果對比Fig.10 Comparison on recycling of the Fe2(ST)catalys
筆者合成并采用EA,TG/DTG,電導(dǎo)率,UV/Vis和FTIR等方法表征了雙核鐵(Ⅲ)配合物[Fe2(Ⅲ)]。以之為催化劑,采用類Fenton反應(yīng)將其應(yīng)用于新型污染物DBP的降解。發(fā)現(xiàn)在可見光條件下,在pH 3.5~8.0 范圍內(nèi),F(xiàn)e2(ST)/H2O2體系便可實現(xiàn)DBP的催化降解。Fe2(ST)的濃度大于5.5 mmol/L,H2O2的濃度小于8.2 mmol/L,DBP的濃度小于20 mg/L降解率可達(dá)99%以上;而傳統(tǒng)的Fenton反應(yīng)體系,雙氧水的利用率低,降解需要在強酸性(pH<3)條件下進(jìn)行,相似條件下對DBP降解率僅達(dá)30%左右,且10 min內(nèi)便很快失活。通過電子光譜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其催化過程中可能形成了μ-N雙核Fe(Ⅲ)-H2O2過渡態(tài)。經(jīng)10次循環(huán)使用后對DBP的降解率仍可保持95%以上,可見,F(xiàn)e2(ST)是性能優(yōu)良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