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梅芳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心血管科,上海 200021)
高脂血癥是指血漿中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B中的一種或多種脂質高于正常范圍,高脂血癥最大的危害是改變內皮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動脈粥樣硬化,是引發(fā)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因此,降脂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瑞舒伐他汀是一種親水性的單對映體羥酸鈣鹽,是肝臟細胞的HMG-CoA選擇性還原酶抑制劑。藥理學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藥用基團部分很難被細胞色素P450代謝,并且表現(xiàn)出對人體酶較高的親和力。它能增強對LDL的攝取和分解代謝,并抑制肝臟VLDL合成,從而減少VLDL和LDL顆粒的總數(shù)[1]。正是由于瑞舒伐他汀對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競爭性抑制作用及其有效降脂作用,被廣泛用于治療高脂血癥。
中醫(yī)藥對高脂血癥防治有獨特的優(yōu)勢,祖國醫(yī)學認為血脂異常屬于本虛標實,以脾腎肝虛為本,痰濁濕毒內阻為標。因此筆者以健脾化濕,祛痰通腑為基本原則,自擬降血脂方,結合西藥瑞舒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并觀察療效。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我院心血管科門診收治的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治療組(中西醫(yī)結合)和對照組(西藥),各30例。其中,治療組女16例,男14例,平均年齡(58±3.5)歲;對照組女15例,男15例,平均年齡(59±2.85)歲,符合2016年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中高脂血癥的診斷標準。
依據(jù)《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在正常飲食情況下,檢測血脂水平符合以下條件之一:1、總膽固醇≥4.50 mmol/L或甘油三酯≥1.38 mmol/L;2、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60 mmol/L,伴或不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19 mmol/L。
有嚴重心腦血管??;肝、腎功能不全者;繼發(fā)性血脂異常者;由藥物引起血脂異常及純合子型高膽固醇癥;孕婦、哺乳期婦女;他汀類藥物明顯過敏或不能耐受者;精神病患者及未按規(guī)定服藥者。
兩組患者均采取睡前口服瑞舒伐他?。ㄉ唐访鹬家?guī)格5 mg×14#,山東魯南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方式作為基礎治療,10 mg/次,1次/d。治療組在服用瑞舒伐他汀基礎上,加服降血脂方中藥每日一劑,分早晚2次服用,處方:蒼術15 g、白術15 g、澤瀉15 g、陳皮10 g、茵陳12 g、虎杖12 g、丹參30 g、山楂30 g、大黃3 g(后下)、決明子15 g、柴胡15 g、黃芪15 g。以28天為一個療程,連續(xù)三個療程,觀察并記錄患者反應。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對以下指標分別檢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A1、載脂蛋白B、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尿素氮、肌酐、尿酸;肌酸激酶。
依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對血脂療效判定。顯效:TC下降≥20%,或者TG下降≥40%,或者HDL-C上升≥0.26 mmol/L;有效:TC下降在10%~20%之間,或者TG下降在20%~40%,或者HDL-C上升值在0.104 mmol/L~0.26 mmol/L;無效:未達到上述有效標準。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對照組均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
表1 兩組實驗室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實驗室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 ApoA1(g/L) ApoB(g/L)治療組 治療前 30 6.12±1.11 2.72±1.55 1.01±0.50 3.82±0.98 1.12±0.96 0.99±0.43治療后 30 4.68±0.78## 1.58±0.88## 1.16±0.35## 2.28±0.44## 1.09±0.45## 0.89±0.18##對照組 治療前 30 6.21±1.12 2.74±0.84 1.09±0.11 3.73±1.05 1.10±0.28 1.06±0.35治療后 30 5.31±0.55# 1.94±0.58# 1.11±0.13# 2.92±0.88# 1.07±0.62# 1.04±0.52#
表2 兩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的比較(n,%)
當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癥的發(fā)病率逐年提高,其發(fā)病出現(xiàn)年輕化趨勢,總膽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和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嚴重影響人類的健康。降脂治療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而充分發(fā)揮中醫(yī)辨證論治的特色,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高脂血癥具有廣闊前景。
高脂血癥在中醫(yī)學屬“痰濁、淤血”等范疇,其病位于脾肝腎,脾為后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李中梓《醫(yī)宗必讀》曰:“脾土虛弱,清者難升,濁者難降,留中滯膈,淤而成痰?!保禎釡魻I中,注入血液,形成膏脂。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張景岳說:“痰之化無不在脾,痰之本無不在腎”,腎虛則三焦氣化功能失調,最終為濕為痰,沉積集聚,滯留血脈。肝為將軍之臟,主疏泄,情志不遂,肝失條達,肝氣久瘀化熱,劫耗肝陰,肝血虧虛,從而影響膽汁的分泌與排泄,致使脾胃運化功能失調,虛熱內生,灼傷胃陰,繼而腐熟水谷、化生精微的功能減弱,日久導致高脂血癥的發(fā)生[5]。
高脂血癥為本虛標實,肝脾腎虧虛為本,痰濁淤血為標?;颊叱跗诳蔁o明顯癥狀,但有指標升高,此時多為邪實,當以祛濕化痰解毒為主,若年高體弱,則補虛祛邪并用,合用益氣健脾補腎之法;后期久病生瘀,濕毒壅遏氣機,阻滯脈道,血脈不暢而生瘀,故此時佐以活血通絡之法。根據(jù)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結合臨床實踐,對于高脂血癥采用健脾化濕,祛痰通腑的治療原則,標本兼治。方中蒼術、白術燥濕健脾為君藥;澤瀉滲濕利水,陳皮燥濕化痰均為臣藥;佐以茵陳、虎杖清熱祛濕,丹參活血祛濕毒瘀,山楂健脾活血通絡,化濁行氣散瘀,大黃活血化瘀,通腑導滯排毒,決明子清肝通便,柴胡疏肝解郁散火,黃芪益氣補虛,何首烏補益肝腎;諸藥共奏健脾化濕,祛痰通腑之功。
澤瀉可阻止類脂在血清滯留或滲透到動脈內壁,從而干擾TC的吸收、運輸、分解排泄或清除[6],脂溶性部分有降血脂、降膽固醇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丹參的有效水溶成分丹參素,在肝細胞內具有抑制內源性膽固醇合成作用,其有效成分丹參酮可抑制脂蛋白氧化,抑制脂質代謝酶活性,改善脂質代謝過程[7]。山楂的成分總黃酮和三萜酸類均有降壓、降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山楂可增強體內代謝功能,減少脂質堆積,具有加快TC清除作用,尤其降低TG作用更為明顯[8]。大黃含有的大黃素具有通下作用,能增加腸蠕動,抑制脂肪和膽固醇在腸道的吸收[9]?;⒄鹊幕瘜W成分白藜蘆醇能明顯降低血脂[10]。
上述研究表明,現(xiàn)代藥理學已證實健脾化濕、祛痰通腑中藥的作用以及對治療高脂血癥的正確性和科學性,中藥聯(lián)合瑞舒伐他汀治療高血脂癥,臨床療效比單用西藥更好,中西藥結合的方法值得在臨床應用中進一步研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