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武端
(鎮(zhèn)雄縣人民醫(yī)院,云南 昭通 657200)
心臟支架術又稱為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是治療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心肌梗死、支架置入術對患者來說均為不良應激源,影響患者情緒,導致焦慮、抑郁,影響患者康復以及生活質量[1]。我們對老年心肌梗死支架植入術患者給予心理護理,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心肌梗死患者60例進行研究。年齡≥60歲,均采用支架植入術治療。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60~75歲,平均67.1±5.9歲。60例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各30例。干預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齡67.9±6.1歲;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66.8±5.8歲。兩組基礎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干預組接受心理干預。創(chuàng)建良好的治療休養(yǎng)環(huán)境,護理人員舉止大方、和藹可親,尊重患者,尊重患者的權利,對監(jiān)護室各種儀器使用向患者做介紹,穩(wěn)定患者情緒,對焦慮患者采用放松療法。術前告知支架置入的治療原理,臨床效果,根據(jù)患者文化水平、性別、性格、社會地位、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傾聽患者主訴,認真回答問題。開設心理知識講座,組織患者間的交流,達到相互幫助,交流經(jīng)驗,增強康復的信心。術后常規(guī)護理,密切觀察監(jiān)控指標,疼痛護理。同時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疏導進展情緒。通過聽輕音樂、呼吸練習等舒緩情緒。
干預前及干預后采用SAS評分與SDS評分對患者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價。采用Rosenberg量表對患者自尊水平進行評價。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5.0軟件,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檢驗,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有顯著差異。
見表1。干預后兩組SAS評分(35.8±5.4分,46.2±7.8分)均顯著低于干預前(53.1±10.3分,52.8±9.7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干預后SAS評分顯著較對照組低,有顯著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干預前后SAS評分比較(±s,分)
表1 干預前后SA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 P干預組 30 53.1±10.3 35.8±5.4 <0.05對照組 30 52.8±9.7 46.2±7.8 <0.05 P>0.05 <0.05
見表2。兩組SDS評分干預后(37.1±6.0分,4 5.5±6.9分)均較干預前低(5 3.3±9.3分,53.1±8.9分);干預組干預后評分顯著較對照組低;均有顯著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DS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DS評分比較(±s)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 P干預組 30 53.3±9.3 37.1±6.0 <0.05對照組 30 53.1±8.9 45.5±6.9 <0.05 P>0.05 <0.05
見表3。兩組干預后自尊水平(18.1±3.0分,1 5.2±2.9)均較高于干預前(1 2.3±2.3分,12.1±2.5分)顯著升高;干預組干預后自尊水平較對照組顯著升高;均有顯著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干預前后兩組自尊水平比較(±s)
表3 干預前后兩組自尊水平比較(±s)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 P干預組 30 12.3±2.3 18.1±3.0 <0.05對照組 30 12.1±2.5 15.2±2.9 <0.05 P>0.05 <0.05
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是通過介入的方法將狹窄的冠狀動脈部分擴張,放入進食支架支撐,是狹窄血管擴張,并保持持續(xù)開放狀態(tài),恢復心肌供血[2]。心肌梗死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一般存在的常見心理問題包括高估自己疾病的嚴重程度,恐懼,擔心猝死,但是難以重回社會,喪失生活信心[3]?;颊咧Ъ苤萌胄g后長有胸痛的感覺,嚴重時甚至出現(xiàn)頻死感、氣促,但與術前不同,經(jīng)常是在休息時發(fā)作,與臨床癥狀不符,心電圖也無明顯動態(tài)變化,這與情緒反應軀體化有關。在本次研究中,兩組干預前焦慮抑郁評分均高于50分,提示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慮抑郁情況。心理干預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了及時的疏導,幫助緩解不良情緒。
綜上所述老年心肌梗死支架置入術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給予心理干預,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自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