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強, 雷益, 張隱笛, 呂嘉玲, 李頂夫
圖1 X線平片示左側股骨粗隆區(qū)見混雜密度病灶,內見較大范圍骨化區(qū)及囊變(箭)。 圖2 CT冠狀面重組圖示左側股骨近段粗隆處大片狀骨化密度區(qū),周圍見多房樣低密度區(qū)(箭),局部CT值為-128HU。 圖3 冠狀面T1WI示左側股骨近段粗隆處可見大片狀低信號骨質硬化區(qū)及多房狀高信號灶(箭)。圖4 冠狀面壓脂T2WI示脂肪成分呈明顯低信號,粘液成分呈稍高信號(箭)。 圖5 冠狀面增強MRI示病灶間隔強化(箭)。 圖6 鏡下病理示粘液成分(白箭頭)、軟骨組織(白箭)及纖維增生(黑箭頭)。
病例資料患者,男,37歲,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左側髖關節(jié)隱痛30余天,一個月前X線平片意外發(fā)現(xiàn)左側股骨頭頸部病變?;颊呱袂澹?、睡眠、胃納可,大、小便正常,體重無明顯變化?;颊叻裾J家族遺傳性病史,家族亦無腫瘤史。
X線平片及CT表現(xiàn):左側股骨粗隆區(qū)見混雜密度病灶,內見較大范圍骨化區(qū)(圖1),周邊見數(shù)個低密度囊變灶,略呈輪輻狀排列,邊界清楚,局部測得CT值約-128HU(圖2)。MRI表現(xiàn):囊內大量脂肪信號,部分小房可見粘液信號(圖3),粘液成分在T2WI脂肪抑制圖像上呈高信號(圖4);增強掃描可見間隔強化(圖5)。MRI診斷:良性腫瘤性病變可能性大。
手術所見:股骨粗隆部骨質明顯破壞,囊腔內見少許褐色清亮液體,囊腔壁不光滑,明顯硬化,有骨嵴樣改變。病理:送檢破碎骨組織,骨小梁成熟、部分增寬,可見粘液成分、軟骨組織及纖維增生,病理診斷為脂肪硬化性軟骨粘液纖維瘤(圖6)。
討論脂肪硬化性粘液纖維性腫瘤(liposclerosing myxofibrous tumour,LSMFT)是一種罕見的良性骨腫瘤樣病變,好發(fā)于股骨粗隆間,大多數(shù)為意外發(fā)現(xiàn),病變持續(xù)時間從幾周到10年不等[1]。 Ragsdale[2]認為LSMFT的組織學表現(xiàn)較為復雜,包括脂肪瘤區(qū)、編織骨、假Paget's和缺血性骨、纖維和黏液纖維區(qū)、類似于纖維發(fā)育不良的曲線狀和環(huán)形骨等囊性改變。LSMFT的影像學表現(xiàn)和發(fā)病部位具有特征性。X線平片上多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中央密度減低和周圍硬化癥的骨質破壞區(qū);而CT上可顯示病變內更低密度的脂肪成分;MR多序列成像能更詳細的體現(xiàn)病變內的粘液成分及不成熟脂肪成分,其在T2WI上呈更高的信號強度[1,3],由于鈣化的存在,部分病變在T2WI上信號不均勻[4,5]。
LSMFT在影像學上需與骨纖維異常增殖癥(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B)、非骨化性纖維瘤(non-ossifying fibroma,NOF)、骨內脂肪瘤等鑒別。
FDB是一種骨生長發(fā)育性疾病, 影像學表現(xiàn)主要由病變的纖維組織、骨樣組織和新生骨小梁的比例決定,密度/信號差異較大。LSMFT應與單骨單發(fā)纖維成分型FDB相鑒別。在X線平片及CT上,F(xiàn)DB主要表現(xiàn)為囊狀透亮區(qū),硬化邊少見;而LSMFT的硬化邊范圍較廣;在MRI上,F(xiàn)DB在壓脂序列上并未提示脂肪成分的存在,而LSMFT的脂肪成分是其特征之一;FDB可發(fā)生病理性骨折,致骨關節(jié)畸形,而LSMFT暫未見合并病理性骨折的報道。
NOF是由少量膠原纖維和巨噬細胞組成的少見良性腫瘤,病灶長軸與骨髓腔長軸一致,多見于干骺端,不累及干骺線。LSMFT應與不典型皮質型NOF相鑒別。NOF主要呈凹向髓腔的局限性低密度灶,邊緣銳利,髓腔側邊緣可見半弧形硬化邊,而LSMFT硬化邊范圍較為廣泛;在CT上,NOF可見殘余骨嵴,內無鈣化等成分,但LSMFT內可見鈣化;在MRI上,NOF信號比較均勻,而LSMFT信號相對混雜不均。
Milgram[6]描述骨內脂肪瘤的三個進化階段表現(xiàn):早期病變(Ⅰ和Ⅱ期)含大量脂肪組織,退化的病變(Ⅲ期)通常含少量殘余脂肪,及繼發(fā)性鈣化和囊腫形成。在MRI上,骨內脂肪瘤含成熟的脂肪成分,不含粘液成分,故壓脂序列上脂肪信號明顯均勻降低;而LSMFT含粘液成分,且所含脂肪成分不成熟,故在壓脂序列上信號呈不均勻降低,可以此排除脂肪瘤[7,8]。
因溶骨性骨質破壞及復雜結構的特性,LSMFT易被誤診為惡性腫瘤[2]。Kransdorf等[1]認為該病存在10%的惡變可能;Ragsdale[2]指出LSMFT惡性比率約為16%,但至今尚未明確論證其真實性。LSMFT的纖維不典型增生可能表現(xiàn)為不典型退行性改變,也可能被誤診為惡性腫瘤[9],但LSMFT其實是一種生長緩慢的骨病變,術后也暫無轉移或復發(fā)現(xiàn)象。
LSMFT在國內外報道罕見,其診斷依賴于影像學表現(xiàn)、穿刺活檢和組織病理學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