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臣
(安徽新華學院公共課教學部 安徽 合肥 230000)
輪滑運動集健身、休閑娛樂、趣味和技巧性等多種特點于一身,受到高校學生的廣泛喜愛,在參與輪滑運動的過程中,可以對學生身體平衡能力、協(xié)調性、柔韌性、靈敏性、速度、力量以及耐力等多方面素質進行鍛煉和提升, 對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方面具有較多積極影響。但是若未能做好安全能力練習方面的工作,便可能導致運動損傷問題的出現(xiàn),尤其是高校學生年齡較大,身體重心較高,一旦倒地產生的后果較中小學生更加嚴重,如何教會學生安全倒地,做好安全能力練習方面的工作成為體育教師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輪滑運動具有一定的潛在性危險,但是在實際輪滑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部分學生未能對其危險性產生足夠認識,即使對輪滑運動的危險性有所了解,也未能對頭盔、護膝、護肘以及護腕等進行佩戴,或是僅佩戴部分護具,無法為學生的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輪滑運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并非無法避免,人們不可憑空想象或主觀判定輪滑運動具有較高的危險性。 一般情況下初學期間或極限輪滑運動中,做出各種技術難度較高、對抗性較強的動作時危險較大,前者可以通過佩戴護具的方式進行處理,而極限輪滑、輪滑球一類的運動在我國高校并不多見,以休閑類輪滑項目和運動方式為主時,能夠降低運動損傷問題的出現(xiàn)幾率。
高校輪滑教學過程中,若學生出現(xiàn)違背運動規(guī)律的行為,便可能出現(xiàn)受傷的情況,例如,初學時因美觀、舒適性方面的因素未能佩戴好護具;高難度技術動作練習過程中未能佩戴護具,在不適宜的場地環(huán)境中進行練習;在練習過程中因恐懼的心理障礙或是好面子一類的心理做出錯誤動作和行為;在未能事先了解場地方面的情況時便投入到練習中等,這些方面的因素均違背了輪滑運動的規(guī)律及安全性原則,致使高校學生在輪滑練習過程中出現(xiàn)受傷和危險的幾率增加。 針對上述問題,高校體育教師需要對學生安全能力練習方面的內容產生足夠重視,下面對相應的措施進行具體分析。
高校輪滑教學工作開展前,體育教師需要做好安全教育內容講解方面的工作,對于輪滑這項體育運動而言,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平衡能力可謂是學習的重要基礎,而高校學生的年齡已經較大,身體發(fā)育基本已經完成,協(xié)調性和平衡能力方面的發(fā)展較為緩慢,因此教師需要對安全規(guī)范方面進行認真細致的講解, 避免學生出現(xiàn)運動損傷問題:首先,讓學生佩戴好護具。對于輪滑初學者而言,護具的佩戴是極為重要的,一般情況下學生需要對頭盔、護膝、護腕以及護肘進行佩戴,在倒地時能夠避免身體骨骼、肌肉等和地面直接接觸,降低對身體的影響,減少損傷問題的出現(xiàn)。其次,指導學生做好輪滑鞋檢查方面的工作。體育教師需要適當提醒學生, 使其對輪子螺絲是否存在松動的問題、鞋帶是否系緊等進行檢查,避免在滑行練習過程中發(fā)生意外導致學生摔倒,減少輪滑練習中的安全隱患。最后,對學生身體重心方面提出一定要求。 重心和平衡的把握均為輪滑學習中的重難點,為了避免學生摔倒,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屈膝挺腰,確保學生降低重心的同時避免其養(yǎng)成彎腰駝背的不良習慣,為輪滑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支持。
對于高校輪滑教學工作而言,如何穿著輪滑鞋滑行、輪滑知識講解等并非是教師最先講授的內容,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如何倒地,使其掌握安全的倒地方式, 進而為學生心理障礙的減輕提供更多支持;之后在護具的保護下,學生可以對倒地動作進行更好的掌握,防止運動損傷問題的出現(xiàn)。 在倒地能力練習過程中,體育教師讓學生佩戴好護具,并且先不穿輪滑鞋練習,在完全掌握動作后進行有鞋練習;練習期間,學生需要保持原地站立姿勢,使雙腳和肩同寬,足尖朝著正前方,彎曲膝蓋,兩手呈自然下垂姿勢。 下面對幾種常見的安全倒地能力訓練方法進行分析:
其一,前跪式倒地方法。在向前慢速倒地的過程中,可應用該種倒地方式,學生事先佩戴好護具,向前倒地時產生較多的緩沖,降低撞擊對學生身體產生的影響;體育教師下達指令后,學生需要雙膝跪向地面,兩手保持趴向前支撐的姿勢,將肘部適當彎曲進行緩沖,同時防止頭部和地面接觸。
其二,后坐式倒地方法。該方法在學生向后滑行時較為常用,此時學生身體重心在后方,向后傾斜摔倒時應用該技巧,倒地期間第一時間下蹲后坐,兩手掌心朝下并且指尖向前,朝著身體側后方伸出,在與地面接觸的時刻完成屈肘著地動作,進而使肘部護具進行支撐,臀部接觸地面后朝著后方滾動。 在朝后倒地過程中,學生上半身產生一定慣性,稍有不慎便會使頭部受到損傷,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保持低頭含胸的動作,避免后腦撞擊地面,有條件的可以佩戴防摔褲或者護臀,用來保護臀部和尾骨。
其三,側臥、側滾翻式倒地方法。 前者在彎道滑行時應用的較多,在側向倒地時,外側膝蓋彎曲側面接觸地面,兩手掌心朝下伸向側面地面,學生手部和地面接觸時,外側手臂彎曲同時讓肘部著地,學生側向臥倒,并且在護膝、護肘和地面接觸時做好緩沖方面的工作,避免沖擊對身體產生過多影響。 就后者而言,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需要保持倒地身體蜷縮,肘部和頭朝著側面地面靠近,讓膝蓋保持彎曲,護肘接觸地面時側身翻滾,按照側肩、背的順序接觸地面,以翻滾動作減少沖擊力,避免在快速滑行時出現(xiàn)側向倒地的問題使學生受傷。
其四,斜前滾翻式倒地方法。學生在朝著前方快速滑行時,速度較快,一旦倒地便會產生較大的沖擊力,前跪式倒地方式無法起到較好的緩沖作用,使學生身體受到損傷。為了防止該類問題的出現(xiàn),需要對斜前滾翻的方式進行利用,使學生一只手的手部、肘部按照順序接觸地面,之后側面的肩膀接觸地面,保持含胸的姿勢和身體蜷縮,之后學生朝前翻滾,減少沖擊對身體的影響。
輪滑練習過程中,準備活動不充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等是出現(xiàn)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的出現(xiàn),高校體育教師需要在學生練習之初帶領學生進行熱身準備活動,提高學生各個關節(jié)的靈活性,使學生身體充分伸展,之后讓各個部位的肌肉、關節(jié)處于緊張狀態(tài);此外,學生練習過程中需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遵照體育教師的要求完成安全能力的練習,根據(jù)教師指令完成動作,防止運動損傷問題的發(fā)生。
很多高校開設了輪滑課程,但是多數(shù)高校輪滑課程的開設時間較短, 現(xiàn)有體育教師及教練數(shù)量無法滿足高校輪滑教學方面的需求,針對這一現(xiàn)狀問題, 高校需要根據(jù)輪滑教學需求組織開展崗位培訓、繼續(xù)教育等活動,鼓勵更多體育教師進行自學,為現(xiàn)有教師團隊輪滑教學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為安全能力練習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多人才保障。此外,一些北部城市具有其天然的地理優(yōu)勢,其可以將冰雪運動項目方面的基礎或滑冰項目教學工作中的優(yōu)秀經驗、 資源進行利用,通過短時培訓使更多的教師能夠勝任輪滑教學和安全能力訓練方面的工作。
部分高校不具備專門的輪滑場地,僅能將室外廣場、籃球場當作練習場地,這些場地中存在凸凹不平、過于光滑等問題,不適合輪滑這一項目,致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摔倒受傷的幾率逐漸增加。 針對這些問題,高校及體育教師需要對輪滑教學場地、器材方面的問題產生更多關注,高校方面需適當增加體育經費投入,政府及教育部門方面需要對體育經費管理、規(guī)劃等方面工作加強重視,成立專項基金,做到??顚S?,為輪滑場地的完善、器材設施方面的購進等提供更多支持,為安全能力練習和高校輪滑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 此外,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可對現(xiàn)有場館設施方面進行改建、擴建,使其成為具備多種功能和用途的場館; 在參考其他場館方面的經驗后進行模仿,對休息時間進行充分利用,組織開展有償教學或場地租賃、開放一類的活動,以場養(yǎng)場,形成良性循環(huán),最終為高校輪滑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支持。
為了促進高校輪滑教學工作的開展, 更好的滿足學生的需求,確保安全能力練習方面的工作得到有效落實,高校及體育教師需要對學生喜好、興趣等進行充分了解,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適當增加輪滑課的課時,對開課班次、不同的輪滑項目進行適當增加,在滿足高校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使輪滑基礎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教學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更加充分。
總結全文,高校輪滑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對學生安全方面的問題產生更多重視,在保障學生安全的情況下開展輪滑教學工作,因此需要對學生安全能力訓練方面的工作加強重視,對各項安全防護措施進行落實,使學生對各類倒地動作進行練習,在出現(xiàn)意外倒地的情況下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最恰當?shù)姆磻獎幼鳎苊膺\動損傷問題的出現(xiàn),并且使學生逐漸克服輪滑學習過程中的恐懼,為高校輪滑教學工作實效性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