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順良,夏 磊,錢祉祺
(四川大學a.電氣信息學院;b.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四川 成都610065)
群眾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項根本性、基礎性工作,而群團工作是中國共產黨通過群團組織開展的群眾工作.高校工會作為學校黨委領導下的群團組織,是中國共產黨聯(lián)系教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最大限度地代表和維護廣大教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工會最核心的職能.習近平同志強調:“黨的群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改進提高、不能停滯不前.”高校工會如何按照“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要求,真心實意為教職工服務,使工會組織發(fā)揮好橋梁紐帶作用,架起學校黨委和行政與教職工之間的連心橋.在國家啟動“雙一流”高校建設的大背景下準確定位,發(fā)揮自身職能和作用,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與和諧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1]
離退休教師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他們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學識淵博,教學理論水平高,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強,具備高度的責任感,保持著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和作風,具有獨特的業(yè)務優(yōu)勢和政治優(yōu)勢.他們往往在學校、學院發(fā)展的重大決策過程中,起著“壓艙石”、“定心丸”的作用,在國家建設“雙一流”高校、“雙一流”學科的重要歷史使命面前,更要聯(lián)系好、依靠好這批久經考驗的堅強力量.高校離退休教師各自情況不同,他們中有部分人身體較好,渴望繼續(xù)發(fā)揮余熱,實現(xiàn)自身價值;有些為子女減負、承擔起了教育、撫育孫輩的職責和重擔;有些配偶已過世、子女又不在身邊,需要通過經常性地參加集體活動得到關心和溫暖;盡管他們各自的情況不一,但這些離退休教師都具有一個共同點,即對二級學院有著更多的親近和認同感,很多的需求、想法和具體事情都愿意和二級學院溝通,二級學院的工會組織在此就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紐帶和橋梁作用.
高校工會組織是以教書育人的高校教師為主體的群眾組織,二級學院工會是直接面向教職工,直接與教職工溝通交流的機構,努力做好二級學院工會工作,把教職工團結起來,激發(fā)工作激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對于“雙一流”高校建設的各項事業(yè)將具有十分顯著的支撐作用.二級學院分工會作為最基層的工會組織,在學校、學院發(fā)展的重大事項和重點工作上,如何充分聽取離退休教師的意見、尋求他們的理解和得到他們的幫助,充分發(fā)揮學院工會在學院離退休工作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圍繞學院中心工作、服務學院大局;筆者從十多年基層工會工作的經驗出發(fā),從體制機制建設、具體工作抓手、職工之家、知建參權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討論.[2]
二級學院工會抓離退休工作的首要工作是加強離退休工作制度建設.積極發(fā)揮學院工會在離退休工作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并通過制度來保障和強化這種紐帶和橋梁作用.筆者所在工會全力配合學院黨政從工作手則、渠道建設、經費和福利保障等幾個方面制定了《學院離退休服務工作及工委工作人員職責》《學院離退休服務工作人員守則》《學院離退休工作服務承諾》《學院離退休教職工反映意見的渠道說明》《學院離退休教職工活動制度和應急方案》《學院離退休經費使用辦法》《學院教職工(含離退休)福利慰問辦法》等10余項制度并及時修訂更新,這項基礎性的建設為學院離退休工作規(guī)范、有序地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不斷完善離退休工作機制.在新一屆院班子調整后,及時調整了學院離退休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了由院黨委書記任組長,黨委副書記和行政副院長任副組長,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和黨政辦主任為成員,工會委員任領導小組秘書的組織架構.由副書記分管離退休日常工作;工會主席協(xié)助分管書記指導離退休黨支部定期開展支部活動和組織生活,做好離退休中共黨員管理、離退休老干部和老專家管理等工作;院黨政辦指定專人負責做好離退休黨支部聯(lián)絡和服務工作.針對離退休中共黨員較多的現(xiàn)狀,按學校相關規(guī)定成立兩個離退休支部,通過中共黨員大會選舉產生黨支部書記和支委,每個支部各設立支部書記1人,支委2人.
三是建立健全離退休工作信息庫.電氣信息學院是在原成都科技大學電力工程系、自動化系、應電子系的基礎上整合調整組建的,現(xiàn)設四系兩中心.1998年電氣信息學院成立之初離退休教職工151人,2017年初離退休教職工150人,其中超過60%為女性,重大疾病患者49名;2018年11月,學院離退休老同志138人,其中60歲以上131名、70歲以上111名,80歲以上61名、90歲以上7名.學院高齡離退休教職工比重偏大、女離退休教職工多、重大疾病患者偏多,進一步增加了做好離退休工作的難度.為此,我們建立并及時更新離退休困難教職工、孤寡、高齡獨居、失能及空巢離退休教職工檔案,積極協(xié)助學院黨政打造“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的“六個老有”平臺,建立健全學院離退休工作基本信息庫,推動家庭養(yǎng)老為主、社區(qū)養(yǎng)老為輔、學校養(yǎng)老為補充的三位一體的養(yǎng)老模式.[3]
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學院離退休工作方式方法,具體采取以下措施全力抓好離退休工作,得到了學院老同志的信任、支持和學校的肯定,學院也多次被學校評為離退休工作或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
一是堅持走訪慰問離退休老同志及家屬.堅持每年主動走訪,上門、上醫(yī)院慰問學院離退休老同志及家屬.學院離退休老同志生病住院或去世,學院分管領導和工會總是第一時間上門慰問;堅持春節(jié)前走訪慰問學院80歲以上的離退休老同志以及有特殊困難的老同志.部分離退休老同志退休后,跟隨子女去外地生活,增加了走訪的難度,但工會仍然堅持每年走訪慰問離退休老同志不低于60人次.
二是全力為學院離退休教職工排憂解難.無論上下班,只要學院的離退休老同志找到工會,都會熱情接待,做好疏導工作,全力為學院離退休教職工排憂解難,平均每年接待學院離退休教職工80人次以上.20多年來,學院離退休老師來學院都愿意來工會辦公室問寒問暖、家長里短,反映他們的問題和困惑、分享她們長壽的經驗,學院工會辦公室也成了離退休老同志溫暖的家.
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離退休活動.學院離退休工作領導小組每月都要組織豐富多彩的離退休活動,每次活動都做到了主題鮮明、暖人暖心,離退休教職工參與面大、熱情高,進一步增強了離退休老同志愛院如家的主人翁精神.為更好地開展離退休活動,通過與離退休黨支部議定新增如下規(guī)定:歡迎家屬參加,家屬參加象征性收費15元/人/次;而為確保安全,離退休活動以學校附近開展為主,三公里以外必須配備醫(yī)護人員等.
四是組織離退休同志開展愛心捐款活動.離退休同志一直都是學院工會組織的愛心捐款活動主力軍,學院對口幫扶的精準扶貧戶甘洛縣某貧困家庭,老伴身患白血病,家庭生活困難.2018年學院扶貧小組通過水滴籌的募捐平臺發(fā)起捐款活動后,離退休老同志積極捐款獻愛心,共籌集善款三萬多元.
五是發(fā)動離退休老專家積極發(fā)揮余熱.在學院工會的發(fā)動和倡議下,不少教授退休后仍然堅持工作,如:編寫出版高水平教材,如《自動控制原理》(第三版)等;積極參與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如有教授退休后擔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會理事,四川省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學會理事長、四川省自動化研究所所長等職務.在幫扶青年教師成長方面,學院工會還邀請一批知名退休老教授為青年教職工講授經驗,助力青年教師提升和發(fā)展自己,實現(xiàn)崗位成才;常規(guī)舉辦老、中、青教職工參加的座談會,充分發(fā)揮了學院離退休老同志的“傳、幫、帶”作用.另外,學院部分退休老同志還擔任特聘組織員、特聘教導員、教學督導組成員、離退休支部委員、合唱團團員等.
多年來,我們采用多項舉措,不斷深化“職工之家”建設,學院就是離退休教職工“溫馨和諧、有魅力之家”的觀念得到了全面深化和具體落實.[4]
一是堅持開展為老同志送溫暖活動.每年重陽節(jié),學院分管領導和學院工會、學校離退休辦公室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一道登門慰問90歲以上的老教授和正處級老同志,收集老同志生活上的困難,聽取老同志對學校、學院工作的意見、建議,解答老同志的疑問.只要有離退休老同志生病,學院黨政領導和學院工會都會親自登門或者去醫(yī)院看望,并帶去慰問金.為學院離退休老同志和在職教職工印制多個版本的健康手冊,舉辦健康講座.在本科教學評估期間,為返聘的離退休老同志和教職工發(fā)放了護嗓護聲保健藥品,率先為離退休老同志和在職教職工辦理了一次性重大疾病住院補充保險,堅持每年組織學院離退休教職工免費體檢等.
二是主動為離退休老同志做好善后工作.離退休老同志不幸去世,學院黨政領導和學院工會都會第一時間登門看望,協(xié)助家屬安排好善后事宜.2017年至今,我們協(xié)助處理了12位老同志的后事,周到細致的服務受到了老同志家屬和廣大教職工的一致好評.
三是積極參加離退休黨支部的重陽節(jié)活動和迎新春團拜活動.重陽節(jié)和新年前后,學院黨政領導和學院工會,以及系中心的主任書記等均要參加離退休老同志的重陽節(jié)和團拜會,看望慰問老教師.春節(jié)前,學院黨政領導和工會主席等還要慰問80歲以上、家庭經濟困難和身體不適的老中共黨員、老同志,為他們送上慰問品,并登門走訪90歲以上的老同志和生病住院的老同志.
四是切實關心離退休教職工及家屬的生活.為離退休單身教職工牽線搭橋,把學院的關心和愛護及時傳遞給每一位離退休教職工.主動關心離退休教職工及其家庭成員的工作、學習、生活,以及子女、孫子女入托、上學、就業(yè)、成家等.協(xié)調解決教職工(含離退休)勞動及人事紛爭十余起.2017年至2018年春節(jié),學院黨政工共看望慰問離退休老同志50余人.學院一位身患重病的離退休教師出院后詼諧的說:“我住院除了自費藥外,還賺了錢.”
五是暢通離退休服務渠道.開辟了“學院工會—離退休之窗網頁”,建立學院離退休QQ群、學院離退休微信群、工會會員和離退休人員基本信息庫,通過新型的互聯(lián)網工具和手段,進一步暢通了離退休服務渠道.
從2001年學院舉行第一屆一次教職工代表及工會代表大會以來,每次代表大會都邀請離退休老同志作為特邀代表或者列席代表參會.“雙代會”閉會期間,緊緊依靠“雙代會”執(zhí)委會和兩個專門工作小組開展工作.協(xié)助學院黨政做好上情下達工作,及時向學院離退休教職工通報校情、院情.學校的新通知、新精神,如學校八次黨代會、學校每年的雙代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學校的重大改革方案、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征文活動通知、新的社??ㄉ觐I、調整養(yǎng)老金的通知、去世人員養(yǎng)老金補發(fā)流程、幼兒園報名通知、特殊困難補助申報、年終困難慰問等,我們都會通知到離退休老同志,切實保障了離退休老同志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通過積極開展民主管理及民主監(jiān)督,努力營造民主政治氛圍,最大程度匯集教職工和離退休老同志的聰明才智.
最后,建設“雙一流”大學需要包括離退休職工在內的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參與,構建“雙一流”高校的人文軟環(huán)境任重而道遠.高校退休教師是寶貴的人才資源,可以在退休教師身體健康的前提下,本著自覺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則,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勢,老有所為,使他們奉獻自己,愉悅身心,提升自我價值.高校工會作為連接教職工的重要組織,不僅能夠凝心聚力,統(tǒng)一思想認識,提高教職工對學校各項事務的認識,而且能夠促成離退休教職工參與“雙一流”建設.深刻理解工會工作的內涵和外延,做實做好上述幾個方面的工會工作,才能更好地行使工會工作本身的職能,更好地凝聚人心,共同為學校、學院、學科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