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晴,劉 婷
(江西省高安市中醫(yī)院,江西 宜春 330800)
高血壓是老年人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其無法治愈,只能通過降壓藥物保持血壓的穩(wěn)定性,改善其血壓水平。在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才能提高其血壓控制效果[1]。本實驗以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觀察對象,研究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隨機選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60~78歲,平均(68.79±5.34)歲。觀察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61~80歲,平均(69.21±5.85)歲。所有患者均已知情同意,且滿足本院倫理委員會要求。兩組一般資料數(shù)據(jù)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有健康教育、用藥指導、注意事項等。
觀察組:開展臨床護理路徑,首先,根據(jù)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病情的評估,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表格內容有患者入院當天、入院2~7 d到出院當天的護理工作內容,然后在臨床護理中實施。①入院當天:熱情接待患者,對其介紹高血壓發(fā)病原因,治療機制、住院環(huán)境以及住院制度等內容,并協(xié)助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②入院2~7 d:根據(jù)患者心理狀態(tài),實施進行心理干預;告知患者治療方案,并指導其進行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提高療效。③出院當天:告訴患者按時服藥的重要性,同時在生活中注意要禁煙酒等,告知其注意事項、健康飲食以及用藥方式等,最后協(xié)助患者完成出院手續(xù)。
統(tǒng)計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并加以比較分析。
以SPSS 19.0軟件處理本組高血壓患者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用t檢驗收縮壓和舒張壓(±s)。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收縮壓和舒張壓數(shù)據(jù)中差異不具顯著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較為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對比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血壓對比情況(±s)
注:兩組護理后收縮壓、舒張壓與護理前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收縮壓 舒張壓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30 165.48±12.54123.76±9.52 110.47±10.69 90.43±7.47對照組 30 164.79±12.62139.21±9.68 109.86±10.35 98.71±7.69 t 0.212 6.233 0.225 4.230 P 0.416 0.000 0.415 0.000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增高為特征高的最紅疾病,如果及時控制其血壓水平,會對患者的心、腦、腎等器官功能造成損害,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2]。高血壓多發(f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患者年老體衰,抵抗力差,在其治療期間很難保證其血壓的穩(wěn)定性,而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具有程序化、科學化等優(yōu)勢,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應用價值很大。在本研究中,觀察組3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接受臨床護理路徑,其通過科學合理的護理路徑表實施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臨床護理工作效率,降低患者的血壓水平。因此,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過不同方式的護理干預之后,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比對照組低,組間差異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高血壓護理中應用效果良好。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老年高血壓護理中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壓水平,保持其穩(wěn)定性,進而提高其臨床療效,具有很大的推廣和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