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基礎上的一種新興授課方式,這種授課以視頻為主,且視頻內容針對性強,將其應用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突破教學難重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進而實現(xiàn)教與學的有效統(tǒng)一。本文就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作了相關探究。
關鍵詞:微課;初中信息技術;應用
信息技術是初中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就目前來看,教師還在采用傳統(tǒng)授課方式,機械式地向學生灌輸知識,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而這種以本為本的宣教方式已經不合時宜,不利于學生真正掌握信息技術這項技能。微課是信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它的出現(xiàn)為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了支持。微課的核心就是視頻,將信息技術相關知識通過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使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提升能力。
1 微課的概述
所謂微課就是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guī)律,將碎片化的知識轉化成數(shù)字資源。微課的核心就是視頻,較比傳統(tǒng)授課方式,微課符合了學生的視覺、感官需求,能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微課內容針對性強,它是針對某一知識點的重點講解,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消化重點知識。另外,微課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基礎上的,在微課的支持下,教學不再局限于課堂和教材,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學習資源,從而開闊知識視野,提升學習能力[1]。微課的針對性非常強,沒有復雜的課程體系,也沒有眾多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對象,微課是以數(shù)字形式來呈現(xiàn)教學內容,其反饋及時,較好地迎合了現(xiàn)代教育的需要,有利于學生的更好發(fā)展。
2 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1)匹配性原則。微課作為一種授課方式,其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從這一點來看,教師在制作微課時必須緊扣教學內容及要求,確保微課與教學內容相匹配,因為只有結合教學要求及內容來制作微課,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微課的作用,進而實現(xiàn)高效教學。
2)趣味性原則。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相對比較枯燥,學生在學習時很容易失去學習熱情。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本身就比較枯燥,而要想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尤為重要。因此,教師在應用微課時,要考慮到學生這一層面,提高微課內容的趣味性,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使學生主動去學習。微課視頻不能單純地以知識講解為主,還應適當增加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而更好地發(fā)揮微課作用[2]。
3)主體性原則。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學生的主體作用一直不被重視,從而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教學工作的開展。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只有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重視,學生才會主動與老師互動、積極參與到課堂,從而實現(xiàn)高效教學[3]。因此,教師在微課設計時,要著重體現(xiàn)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微課教學中來,從而實現(xiàn)高效教學。
4)應用性原則。信息技術的應用性非常強,但是初中信息技術知識偏向理論性,要想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就必須突出信息技術的應用性這一特點。教師在制作微課時,微課內容不能僅僅圍繞理論知識講解,還必須突出實踐性,要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應用情境,讓學生有機會上機操作,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3]。
3 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是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內在要求,借助微課,可以簡化課堂,豐富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促進信息技術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作為教師,要認識到微課的重要性,積極借助微課來輔助教學,從而讓學生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獲得知識,提升能力。
1)微課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課堂導入是整個課堂教學的起始環(huán)節(jié),課堂導入效果直接影響到了課堂教學效果。以往,教師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就是讓學生閱讀教材,而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知識相對比較抽象、系統(tǒng), 學生很難提起學習興趣,如果教師不能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整個課堂就是失敗的。微課以視頻為主,動態(tài)的視頻能夠引起學生的視覺反應,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去,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4]。如,在“FLASH動畫”這一課中,課前,教師可以播放幾段FLASH動畫,然后問學生:“同學們知道這些動畫是怎么制作的么?”借助幾段動態(tài)的視頻,可以引起學生對FLASH動畫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去探究相關知識,積極參與課堂學習。
2)微課在課堂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課堂是信息技術教學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要想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教師就必須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微課較比傳統(tǒng)教學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這種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內容短小、精辟,符合了學生的學習需要,能最大程度地開闊學生的視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微課來構建高效課堂[5]。如,在“制作小魚跳躍動畫”這一課時,學生在看到小魚跳躍的動畫時會比較驚訝,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小魚跳躍的制作視頻,讓學生觀看視頻遠比理論性的講解制作步驟要高效的多。在視頻觀看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上機實踐,讓學生在電腦上嘗試制作小魚跳躍這一動畫。在微課的支持下,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不再單一,學生可以借助微課資源來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庫,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3)微課在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應用性非常強,僅僅依靠課堂上的知識講解遠遠不能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這項技能,還需要讓學生進行相應的課后練習。課后復習是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科學的課后復習,可以起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使學生牢固知識點。微課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徹底擺脫教材,提高課后復習效果[6]。一方面,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上傳到共享平臺上,讓學生課后下載復習;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布置相應的任務,讓學生課后利用微課來學習。另外,在課后復習過程中,學生碰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可以在線向教師進行詢問,進而提高學習效果;同時,在微課的支持下,學生可以引用更多的學習資源,提高學習效率,使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技能。
4 結語
綜上,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有著巨大應用價值。微課以視頻為主,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微課,可以擺脫傳統(tǒng)的說教課堂,充分活躍課堂,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實現(xiàn)高效教學?;谖⒄n的優(yōu)越性,教師在制作微課時,要緊扣教學內容,突出趣味性和主體性,進而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學習。
參考文獻
[1]楊方亮.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綜合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34):163+165.
[2]蔣文涌.探討微課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1):28-31.
[3]苑甫林.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1):115.
[4]馬林元.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51-152.
[5]周世青,伊興華,馬成明.探究信息技術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222.
[6]顧平.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1):129.
作者簡介
張春平(1978-),男,漢族,寧夏銀川人,本科,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