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春
【內(nèi)容摘要】情感教育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一定的技巧或方式,引導學生的情感認知與知識認知相關聯(lián),以自身投入的情感喚醒學生的情感,以自身的行為誘導學生的行為,并且表現(xiàn)出情感交流的互動的關系,讓學生獲得更深刻的學習體驗,產(chǎn)生更強烈的探索心理,從而形成良好的個性與品格。因此,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掌握情感教育的滲透方式和策略,以此實現(xiàn)以情喚情入心入行的情感教育目標。
【關鍵詞】以情喚情? 中學語文? 情感教育
隨著現(xiàn)代素質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情感教育成為了教育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內(nèi)容,尤其在中學階段,學生的情感體驗尚淺,情感認知不足,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和培育,讓學以情喚情,入心入行,把情感教育作為語文課的催化劑,讓學生在情感教育中,促進學生擁有更全面的情感成長,獲得更豐富的感受。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喚醒學生情感表達
中學生生活經(jīng)歷短淺,認知程度不足,對于生活中的很多現(xiàn)象難以產(chǎn)生正確而廣泛的了解,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氛圍,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生活體驗,從而促進學生的情感理解能力。
以作文課《心靈的溝通》一課為例,由于當前的網(wǎng)絡通信發(fā)達,所有學生應該都有過打電話的生活經(jīng)歷,因此筆者在實際教學時,就構建了一個打電話的生活情境。首先將學生分為2人小組,要求學生按照課文中的內(nèi)容,分別扮演甲和乙兩個人物,以日常交際的方式來閱讀課文;其次再為學生們布置其它的通話情境,比如詢問同學周末的時間安排,學生在練習中需要依據(jù)現(xiàn)實情況,假設接電話的一方是同學本人或者是其父母的情況下,則要變通為不同的交流方式,以符合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學生就能夠感受到這篇課文并不是教打電話,而是要讓學生學會在不同場合下不同的表達方式,由此就能夠讓學生學會從內(nèi)心情感看待生活問題,能夠通過情感理解而獲取認知。
二、課前進行預習導入,創(chuàng)造學習熱情
在當前大部分的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在上課后直接進行授課,沒有預習,直接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和展示文章情感。而在進行情感教育的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前導入這一方式幫助學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文章,激發(fā)學生們對文章的學習熱情,有效提高對該文章的學習效率。一些語文教材文章中呈現(xiàn)出很多有趣的故事,為提升學生們對故事類文章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前架構好對此類文章的情境設置,也就是預習文案,將學生進行分組,對不同小組布置同一情景下不同的任務,例如情景對話、講述小故事或者笑話等任務,讓學生通過課前三分鐘的展示來活躍課前教室的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前的預習導入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對于新文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還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得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提前對新文章有了事先的情感掌控,進而促進學生在課上學習中逐步掌握文章傳達的情感,有效加快課堂的速度,提升課堂的學習效率和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
三、學會大聲朗讀,提高學生情感體驗
帶感情朗讀是中學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通過學生感情的滲透,能夠獲取到文章更深處的情感內(nèi)涵,從而了解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的情感狀態(tài)。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需要適當采取大聲朗讀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借景抒情、借物抒懷等情感處理方式,在渲染情緒的過程中,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認知。
以《天山景物記》一課為例,筆者在教學時就要求學生以飽滿地情緒朗讀課文,在讀到雪峰:寒、高大、美;溪流:急、美、清幽;森林:高大、茂密、幽靜、原始;野花:艷、大、多、高,等詞語所在的語句時,學生們由于情感的投入,音色和音調就會隨之而變化,這就體現(xiàn)出了學生情感的變化;隨著對的野性美逐漸產(chǎn)生全面的認知后,高度的情感集中就會讓學生仿佛看到了景色奇麗、物產(chǎn)富饒的祖國邊疆,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深情。這里就是學生感受到了文章的意境美,既體驗到了作者自然狀態(tài)下的情緒,又收獲了自己身臨其境的感覺。
結語
在中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領學生朗讀、表演課本劇等形式,達到以情喚情、入心入行的情感教育目標,為學生建立更加完善的情感世界。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地設計和促成一種民主的、活潑的、適合于學生情感、心理發(fā)展的文化氛圍,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把握和加強學生的情感功能,對學生進行積極情感的滲透,運用師生情感的互動和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使整個教學活動趨于“和諧”,全面提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春風,情感教育一定會更多地走進中學語文課堂,在潛移默化中滋潤每個學生的心田,使語文課堂煥發(fā)出應有的生命光彩,讓學生樂學語文,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得到傳承和發(fā)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