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
【關鍵詞】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桑寄生湯;西藥
臨床上,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具體類型較多,其中,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發(fā)病后患者多感覺腰部疼痛、全身乏力、下肢出現(xiàn)麻木或放射性疼痛。在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中西醫(yī)較為多用,而近年來也有學者呼吁將中醫(yī)方案用于其中,以實現(xiàn)聯(lián)合治療。本文現(xiàn)結合我院患者的治療情況,選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54例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對桑寄生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方案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與報道。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54例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入院時間的先后順序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有患者27名。觀察組:男性、女性患者分別為18例、9例,平均年齡(60.77±2.42)歲,平均病程(12.15±1.70)個月,L3~L4突出9例,L5~s1突出8例,L4~L5突出10例;對照組:男性、女性患者分別為17例、10例,平均年齡(60.89±2.43)歲,平均病程(12.17±1.71)個月,L3~L4突出8例,L5~s1突出8例,L4~L5突出1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給予西醫(yī)治療:口服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每日2次,每次25mg,連續(xù)用藥14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桑寄生湯,藥方:桑寄生、千斤拔各30g,制附子、菟絲子、淫羊藿、杜仲、延胡索、牛膝、干姜、巴戟天各15g,炙甘草6g;氣血虧可加白術與茯苓各15g,久病者可加全蝎、烏梢蛇各6g。水煎服,每日用藥1劑并取藥汁400ml,患者每日早晚餐后各服用1次,連續(xù)治療20d。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要求其不得從事體力勞動、注意多休息,叮囑患者不適隨診。
1.3觀察指標根據(jù)患者治療效果與疼痛狀況來進行評價。痊愈,是指疼痛、下肢麻木等癥狀消失,直腿抬高可達70°以上;顯效,是指疼痛、下肢麻木等癥狀有了較大緩解,直腿抬高可達50°~70°之間;有效,是指指疼痛、下肢麻木等癥狀有了較大改善,腿抬高可達30°~50°之間;無效,是指疼痛、下肢麻木等癥狀基本未緩解或加重,直腿抬高小于30°。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AS)來評價患者的疼痛狀況,分數(shù)為0~10分且分數(shù)越大疼痛感越強。
1.4統(tǒng)計學方法利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π±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效果對比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100.0%。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5.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VAS評分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VAS評分值均較高(P>0.05),治療后均有所下降且觀察組的VAS評分值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常見骨科或疼痛科疾病,該病多以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yōu)檎T因,直接表現(xiàn)為脊神經(jīng)或脊髓受到壓迫而形成。近年來,受到工作方式、個人日常生活習慣等多因素的影響,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疾病的發(fā)生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痛苦,為此,加強治療尤其是藥物治療以緩解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病痛尤為重要。在對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西醫(yī)治療多以鎮(zhèn)痛消炎為主,可緩解患者的疼痛感但是對于病情的根治還存在不足。近年來,中醫(yī)藥技術的發(fā)展使得中西醫(yī)聯(lián)合治療得到了越來越普遍的認可。在中藥治療中臨床上也形成了多種方案,而桑寄生湯治療則是其中較為有效的方案之一。在桑寄生湯方中,桑寄生、千斤拔可補肝腎、強筋骨;延胡索活血利氣止痛;菟絲子、杜仲、淫羊藿等補肝腎,壯筋骨;附子與干姜溫補腎陽;牛膝活血祛瘀。諸藥組合可以益肝陰、溫腎陽、強筋骨,從而起到較好的根治效果。本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100.0%。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5.2%;兩組VAS評分值治療前比較無顯著差異,治療后VAS評分值均有所下降且觀察組的VAS評分值低于對照組??傊?,在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中將桑寄生湯與西藥進行聯(lián)合應用,能夠提高治療的有效性且更好的緩解患者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