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尺寸:5×5×19cm
內(nèi)蒙古陰山早期鐵器時代之獵羊巖畫片段。
邊款:《愛蓮說》常畫常新,恨不得與雪懷哲人,素裳仙子,促予撫琴,磨墨展箋,詩境未遙,振書續(xù)夢。歲己丑之秋,吳頤人。
因《愛蓮說》而被我們熟知的周敦頤,世稱“濂溪先生”,他也是于廬山的濂溪書堂病逝。這里的“蓮溪”與“濂溪”諧音。
我畫任何東西都配有專門的印章,畫魚有畫魚的印,畫芭蕉有畫芭蕉的印。我很喜歡畫荷花,所以也刻了幾方用來配荷花作品的閑章,這方《蓮溪入夢》就是我畫荷花常用的印章之一。雖然荷花對我來說是常畫常新,但自己一直不是特別滿意,我十分向往與文學修養(yǎng)及思想高深的哲人對面撫琴、展紙研墨、共抒情懷的意境。雖然我的荷畫沒有達到《愛蓮說》的詩境,但即便在夢里我也一直追尋著將荷花畫好的心愿。
身體閑容易,而讓心真正閑下來,卻是件難事。陶淵明雖然身居世外,但一生憂國憂民,這種悲憫的心緒始終在他心頭縈繞。他的心其實是非常辛苦的,是“身閑而心不閑”。
這方《無 得心閑》是庚寅年夏天我從西安回來刻的一方印,也由此而感嘆道:“閑人不是等閑人,不是閑人不得閑?!闭嬲拈e人,處于一種了無掛礙、身心俱閑的境界與狀態(tài)之中,是很不容易的。
尺寸:4×4×18cm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巖畫。圖中人物所持阿特拉托,乃印第安人用梭標投射器。
邊款:身閑易,心閑難。淵明悲心為形役,何年反此道而行?庚寅之夏長安歸后,閑人吳頤人。
尺寸:5×5×19cm
邊款:內(nèi)蒙陰山青銅時代放牧巖畫。
濠梁俗水,九州無處無之。所無者,莊惠二哲耳。去歲游濠,見平沙漫衍,安得有魚?吳頤人刻畫魚用印。
《濠梁之樂》我畫魚時常用的一方印。“濠梁”指各種水域。全國各地都有江河水域,沒有的是當年莊子與惠子水邊的那一番“濠梁之辯”——莊子說:“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诱f:“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又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那一年,我去濠上游覽,看到平沙漫衍,河床已升高很多,水也不夠清澈,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哪里還有什么魚!這方《濠梁之樂》,表面上雖是在同一地點對古今的感慨,但其實是對現(xiàn)今環(huán)境保護的一種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