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偉 覃揚頌
摘要:當前我國工業(yè)化進程不斷加快,環(huán)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土壤污染直接影響到我國農業(yè)整體發(fā)展,并對人們身體健康產生直接的威脅,因此,加強土壤污染技術研究已然成為當前研究的重要課題?;诖耍疚闹饕獙ν寥牢廴疽约肮袒€(wěn)定化修復后評估方法進行了有效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土壤污染;固化穩(wěn)定化修復;評估方法
中圖分類號:X8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12-00-01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is accelerating,and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In particular, soil pollu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e and poses a direct threat to peoples health.Therefore,research on strengthening soil pollu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current research.Based on this,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oil pollution and the post-cure stabiliz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s,and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work.
Key words:Soil pollution;Solidification stabilization repair;Evaluation method
土壤是人類生活最重要的部分,目前我國土壤污染日益嚴重,尤其是重金屬污染,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土壤污染原因、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及重金屬污染土壤固化穩(wěn)定修復后評價方法及不足。
1 我國土壤污染現(xiàn)狀
在對全國范圍區(qū)域的土地、土壤遭受污染的情況進行精密統(tǒng)計和調研之后,根據(jù)大數(shù)據(jù)顯示,土壤污染程度最為嚴重的地方大多是重工業(yè)企業(yè)所占地區(qū),高過標準污染程度的36.3%,緊接著就是工業(yè)廢棄用地所占地區(qū),受污染的土壤達到了34.9%,這二者對土壤的危害最大,其次就是煤礦地帶、工業(yè)園區(qū)、廢水灌溉區(qū)、開采石油區(qū)、廢物垃圾回收場地和公路兩邊。根據(jù)我國2014年對中大城市廢棄物排放污染進行調查的數(shù)據(jù)得知,當前使得我國土地遭到嚴重污染的原因就是重工業(yè)的污染排放,年排放量竟然達到了31.3億t。所以,我國環(huán)保部門應采取合理措施和手段,加強對廢棄物排放較大企業(yè)的監(jiān)督,相關專業(yè)人員在進行探討和研究后,需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土地處理改善方案,以徹底改善我國土地的質量。土壤被污染之后,里面的一些重金屬元素經過反應被農作物等吸收,之后再經過不斷循環(huán),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命安全。被污染的土地還有別的影響,比如,在含有重金屬的土地上種植糧食,會導致食物變質,年平均會損害糧食1000多萬噸,造成200億人民幣的直接損失。被污染的土壤還會經由風將表面塵土傳播擴散,進而導致更多的土壤、河流、水域、農作物遭到損害,使得大自然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遭到破壞,進一步加劇了環(huán)境的惡化。
2 固化/穩(wěn)定化處理技術分析
固化/穩(wěn)定化技術可以對土壤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其材料中包含有一些化學元素,使用之后便會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對污染物質起到吸附、氧化還原、絡合、沉淀以及一些其他的反應,讓那些污染物質轉換為低毒性低溶解性、低移動性的物質,防止了重金屬等污染物質在土地中的運動,是一種對重金屬等污染物質進行固化的科學技術,穩(wěn)定化和原位固化/穩(wěn)定化都包含于其中。當前我國被采用的最多的一種技術是異位固化/穩(wěn)定化,使用這項技術的步驟為:先對遭到污染的土壤進行挖掘,然后再經過攪碎和篩制等步驟,再將基固化/穩(wěn)定化材料添置進去,經過合理融合處理之后,最后再實施養(yǎng)護。這項技術被眾多的環(huán)保部門所采用,屬于已經成熟的技術,土壤固化/穩(wěn)定化處理技術已經被許可,得到了一致好評,被稱為最有效的土壤恢復技術,對那些污染嚴重的土壤使用該技術,也有不錯的效果,其使用不需要太大的成本,操作簡單易懂,效率高,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對固化/穩(wěn)定化修復材料(藥劑)需求較高,并且對治理后的土地還需進行后續(xù)調查。
3 我國重金屬污染土壤固化穩(wěn)定化修復后評估方法的研究概況
3.1 我國主要的穩(wěn)定固化修復工藝
在當前階段,我國環(huán)保部門使用最多的方法便是現(xiàn)場異位穩(wěn)定化這項技術,使用的方法步驟就是將污染的土壤進行挖掘和清理,然后在現(xiàn)場實施處理凈化。我國國內的土壤修復技術受到技術裝備和施工能力的影響,所以使用原位穩(wěn)定固化技術的少之又少。原因是這項技術使用之后還要進行外運,對土壤實施固化處理不太合理。
3.2 穩(wěn)定固化處理后土壤的再利用和處置方式
通過科學的技術手段對土壤進行凈化之后,土壤就可以利用于馬路兩側填補路基、工程渣土以及衛(wèi)生填埋等。對土壤處理固化之后,再次進行使用時,當?shù)氐沫h(huán)境也會使得被固化的土壤發(fā)生二次污染,如果遇到長期的雨水天氣,會使土壤產生作用,還會使其分解,被植物或者其他物質吸收之后,會再次危害人類的生命健康。
3.3 我國的浸出毒性評估方法
當前階段我國通常使用的檢驗土壤毒性的辦法是浸出毒性評估,主要有國外的TCLP和SPLP毒性檢測方法以及我國使用的固體廢物浸出毒性的手段,就是用醋酸緩沖溶液法或者硫酸硝酸法,其中使用率最高的是硫酸硝酸法。
4 案例分析
4.1 工程概況
我們先選取一塊城市周邊的土地,在經過調查統(tǒng)計之后,從土壤中檢測出鎘、銅、砷等污染物,挖掘的深度在1.5m左右,在挖掘到7.5m左右時,發(fā)現(xiàn)被污染的土壤面積竟然達到280m2,其中要進行固化恢復的土地就達到5000m2。從該地區(qū)的地下水中也檢測到銅、鋅、鎘、砷和其他的一些污染性強的元素,經過計算,地下水受到的污染達到13020m3。經過研究討論,決定采用固化穩(wěn)定化技術來對該地區(qū)的土壤實施修復,再進行地下水的采樣搜集,落實抽出并使用化學沉淀的辦法處置,來保障污水達到合格的排放率。
4.2 固化穩(wěn)定修復
之所以運用短期高效的辦法來進行土壤的恢復,是因為這項技術針對的主要地域為居住用地。這項技術中要將土壤進行攪碎并篩制,要將土壤微粒的粒徑處理為80mm的微粒,然后再進行下一步處理,詳細的步驟是:污染土壤—攪碎—篩制—篩分土壤下一步處置。篩分技術就是根據(jù)要求將土壤進行不同類型的篩選的流程。如果作業(yè)進展中碰到相對于松散的材料,將其操作步驟分為兩步:第一步,將那些微小的可以經過網的微粒進行融合,保障物料層過于網篩,第二步就是將微粒經過篩孔。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我國的重金屬土壤污染處理技術最為成熟的便是固定穩(wěn)定化修復技術,其固化作用的實質就是將水泥、石灰、飛灰等一些其他的材料添置到土壤中,進行融合之后,再進行機械攪拌使得土壤固化,最后再進行二次利用。
4.3 修復效果檢測
經過上述步驟之后,再進行審核和驗收,保障經過凈化之后的土壤達到合格的標準,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固化效果。在進行策劃計劃方面,要實事求是地根據(jù)國家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來進行審核和檢測,可運用網格布點法來檢測固化后的土壤是否合格,固化500m3,可以添置采樣網格的布設。
5 結語
實際上,通過固化穩(wěn)定化恢復的土壤在實際應用場景中受凍融、高溫、碳化等自然條件變化的脅迫影響,通常會影響物理、化學性質和長期穩(wěn)定性性能,將重金屬釋放回自然環(huán)境中。因此,在硬化穩(wěn)定效果評價工作中,通過對我國地理和氣候特征進行環(huán)境脅迫模擬實驗,加快土壤理化性質的變化以及重金屬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釋放,可以為硬化穩(wěn)定土壤長期穩(wěn)定效果評價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1]邱愛華.土壤固化穩(wěn)定化在某重金屬污染場地的應用[J].城市地理,2018(08):214-215.
[2]宋剛練.重金屬銻污染土壤固化-穩(wěn)定化修復技術研究及應用[J].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2018,43(02):61-64.
[3]劉國,余雯雯,陳春梅,何娟,賴學明.鉻污染土壤的固化穩(wěn)定化及藥劑還原的修復研究[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8,44(03):68-72.
[4]劉云忠,呂志慧,魏明俐.重慶某鉛污染場地采用固化穩(wěn)定化法修復研究[J].四川建材,2017,43(10):70-71.
[5]周智全,徐歡歡,張麗,張玉歌.固化/穩(wěn)定化技術應用于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的研究進展[J].廣東化工,2017,44(15):188-189.
收稿日期:2019-11-09
作者簡介:金偉(1987-),男,漢族,研究生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huán)境管理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