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
[摘 要] 五年制學生基礎較差,兩極分化嚴重,學習積極性不高,在學習數學時常常出現畏懼心理,導致課堂效率偏低。新課改為五年制學生迎來了學習的“春天”,數學教師逐漸提出一些新穎的教學手段,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體,幫助他們提升學習興趣和核心素養(yǎng)。就如何在提高五年制學生學習效率的基礎上培養(yǎng)其數學核心素養(yǎng)進行闡述。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五年制;數學;高效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五年制數學教學也發(fā)生著很大變化。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學重點之一,使其成為具備數學思想品質和能力的全能型人才。五年制學生積極性較強,數學教師想要實現高效教學目的,需要采取符合他們身心發(fā)展的教學方法,使之能夠在能力范圍內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增強學習自信,提升核心素養(yǎng)。
一、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數學抽象和直觀想象力
五年制學生雖然基礎薄弱,但對于一些新奇的事情容易產生興趣,所以數學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使他們感受到數學中的樂趣,有效激發(fā)其學習熱情。問題教學法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概念的意義,體驗到分析問題的樂趣,進而沉浸在數學學習中,進一步提升直觀想象力。
例如,教師在講授“平面的性質”一節(jié)時,問道:“同學們,如果我們把一支筆放在數學課本上會看到什么現象呢?”學生開始展開直觀想象,說道:“可能與課本僅僅在同一平面上,也可能與平面有一個交點!”教師繼續(xù)問道:“對,當筆豎直或者斜著放在課本上時會與課本產生一個交點,但是如果將筆橫起來放在課本上就會發(fā)現筆與課本有無數個交點。而我們又都知道兩點確定一條直線,那可不可以這樣認為只要直線上兩個點在一個平面上,就能確定這條直線上的所有點在這個平面上?”學生開始思考,并且動手開始作圖,教師隨之據此抽象出平面的性質“如果直線l上的兩個點都在平面α內,那么直線l上的所有點都在平面α內”。數學教師通過采用問題教學法展開教學活動,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抽象和直觀想象力。
二、采用互助合作教學,鍛煉學生邏輯推理和數學建模能力
五年制學生學習成績參差不齊,但是他們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卻強于平常人,所以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在遵從主動性、靈活性、開放性原則的基礎上,采用互助合作教學法,提高其主觀能動性,并且通過相互幫助與配合共同推理和解決問題,建立數學模型,形成小組結果,達成集體共享,進而實現高效教學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講授“正棱錐”一節(jié)時,說道:“同學們,我們已經學了正棱柱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接下來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一下正三棱錐的體積和表面積。”學生立即展開激烈的討論,有人負責做出正三棱錐展開圖,有人負責計算展開圖的面積,共同得出了正三棱錐的表面積,并由此推斷出其他正棱錐的表面積計算公式。學生在討論棱錐的體積時,還發(fā)現了棱柱的高與側棱之間的關系,進而對棱錐體積公式進行了整體建構。數學教師通過互助合作教學法,既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又提高了他們的數學建模能力。
三、開展探究性活動,提高學生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能力
新課改后,五年制教育更注重實用性和專業(yè)性,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探究性活動,將課堂還給學生,使其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認真鉆研與探究,提高學習效率。五年制數學是一門基礎的公共課,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教師想要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數學運算和數學分析能力,需要通過探究性教學活動,給他們創(chuàng)造施展個人魅力和特長的空間,加以適當引導、開展答疑活動,使學生在積極地參與活動時感受數學的意義,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授“指數函數”一節(jié)時,問道:“同學們,每個人拿出一張紙,探究一下對折次數和所得層數之間的關系,如果用函數表示,應該寫成哪種形式呢?”學生立即展開探究,有的學生自己動手折疊同時自己記錄;有的學生則是和他人進行合作,一個人折疊,一個人計數,但都從復雜的數字組“1,2”“2,22”“3,23”……中分析和總結出了“y=2x”的函數關系。教師隨之又說道:“在《莊子》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個長為一尺的東西,如果第一天取其一半,第二天取其一半的一半,第三天再取其一半的一半的一半,總有一半留下,因此可以說這個東西永遠都取不完。如果用x表示取的次數,y表示剩下的長度,你能得出y與x之間的關系嗎?”學生又展開探究,經過不斷運算和分析得出“y=(? ? )x”。教師隨即引出指數函數的定義,并帶領學生共同探究指數函數的特征和變化規(guī)律。數學教師通過開展探究性活動有效提高了學生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能力。
一言以蔽之,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五年制數學教師要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體驗到數學的樂趣,增強學習自信,提高核心素養(yǎng),最終實現高效教學的目的。
[作者單位]
江蘇省大豐中等專業(yè)學校
(編輯: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