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艷
(甘肅酒泉職業(yè)技術學院,甘肅 酒泉735000)
黃瓜嫁接栽培可提高植株抗逆性、克服土壤連作障礙、預防枯萎病和疫病等病害,實現(xiàn)增產(chǎn)增收。現(xiàn)將日光溫室黃瓜嫁接栽培技術總結如下,供廣大菜農參考。
砧木選用抗病、耐低溫、生長勢強的南瓜品種,如雪龍金甲、砧霸一號、黑桿王中王等;接穗選用耐低溫、雌花始花節(jié)位低、結瓜性好、抗病性強、品質優(yōu)、產(chǎn)量高的黃瓜品種,如中農5號、農大12號、津優(yōu)3號等。
用草炭、蛭石、珍珠巖按6∶2∶3 比例配制育苗基質,加水攪拌均勻后,每m3基質加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 g 消毒。采用72 孔穴盤育苗,將基質裝盤后刮平待播。接穗和砧木的種子用50~55 ℃溫水燙10~15 min,隨后進行催芽,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接穗和砧木應錯開播種時間。采用靠接法的,黃瓜播種5~7 d后再播南瓜;采用頂插接法的,南瓜播種3~4 d后再播黃瓜[1]。
嫁接前,竹簽、刀片和操作人員的雙手用70%酒精溶液消毒。黃瓜常用嫁接方法有插接法和靠接法,一般插接法效果較好。先去除砧木生長點,拇指和食指捏住砧木子葉節(jié),用竹簽在砧木上插1 個孔(深度0.5~0.7 cm),注意不要插破下胚軸表皮[2]。在接穗子葉節(jié)下1 cm處削一斜面長0.5~0.8 cm,再從另一側削1刀,削成雙楔形面,然后拔出砧木上的竹簽,立即將接穗插入,使接穗和砧木子葉呈十字交叉。嫁接完成后,將嫁接苗置于小拱棚內。
嫁接后3 d內,保持棚內溫度白天25~28 ℃、夜間18~20 ℃,相對濕度95%,促進傷口愈合,提高嫁接成活率。中午溫度過高、光照過強時,棚外覆蓋遮陽網(wǎng)或草簾,防止接穗失水萎蔫;早晚揭除覆蓋物,讓嫁接苗見光1 h左右。嫁接3~4 d后可適度通風降濕,風量由小到大。嫁接9~10 d后進行大通風,若秧苗萎蔫,及時遮陽噴水,停止通風。及時去除砧木萌發(fā)出的腋芽。采用靠接法嫁接的,嫁接后10~12 d,用刀片將黃瓜幼苗莖在接合處的下方切斷,并拔出根莖。應及時斷根,以免黃瓜根系遭受枯萎病菌侵染,引起植株發(fā)病。嫁接后25 d左右,秧苗長有3葉1心時即可定植[3]。
定植前大棚內施足基肥,南北向筑小高壟,覆蓋地膜。選晴天上午定植,寬行距80~100 cm,窄行距50~60 cm,株距20~25 cm,每667 m2栽3 000~3 500株,栽植深度以嫁接口稍高于地面為宜。
定植后白天保持28~30 ℃、夜間不低于15 ℃;緩苗后加大晝夜溫差,白天棚溫超過30 ℃時從大棚頂部通風,午后溫度降至20 ℃時閉棚,室溫降至15 ℃時覆蓋草苫。結瓜前和結瓜初期注意控制水分,以免植株生長過旺導致結瓜期推遲或抑制幼瓜生長。
植株蔓長25 cm時于上午吊蔓,選晴天上午摘除主蔓基部長出的側枝,避免其消耗養(yǎng)分。對坐瓜后長出的側枝,在第1雌花前留1片葉摘心。結瓜期及時摘掉植株基部黃葉、老葉、病葉及卷須。
日光溫室嫁接黃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等。(1)霜霉?。喊l(fā)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發(fā)病較重時可用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隔7 d噴1次,連續(xù)防治2~3次。(2)灰霉?。喊l(fā)病初期可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或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 倍液防治。(3)蚜蟲:可在溫室內懸掛銀灰色薄膜條驅蟲,或用80%敵敵畏乳油200 mL 兌水4 L 并拌細沙20 kg 制成藥土均勻撒施在黃瓜地里熏蒸,也可選用微生物農藥BT 乳劑、2.5%敵殺死、20%速滅殺丁乳油2 000 倍液噴霧防治。(4)白粉虱:可采用通風口覆蓋防蟲網(wǎng)避蟲、棚內懸掛黃板誘殺、釋放麗蚜小蜂黑蛹捕殺等措施防治,麗蚜小蜂可10 d 左右釋放1 次,共放3~4 次;也可用2%農抗120 水劑2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7~10 d噴1次,連噴2~3次[4]。
及時采收根瓜,以防墜秧,以后根據(jù)植株長勢和結瓜數(shù)量確定采收時期。植株生長旺盛,結果較少,應適當延遲采收,遇連續(xù)陰雨也要延遲采收。于早晨采收,嚴格按照標準采收,將采下的黃瓜整齊碼放在紙箱內,遮光保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