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武
[摘要] 目的 探究西格列汀與格列美脲治療初發(fā)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并對比分析。方法 隨機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間該院收治的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92例作為該研究對象,并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46例患者。按治療方式的不同分別命名為西格列汀組和格列美脲組。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PG、2 hPG等血糖指標和HbA1c水平以及TG、HDL-C和LDL-C等脂質代謝指標水平;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并統(tǒng)計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治療后,兩組血糖指標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指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脂質代謝指標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西格列汀組TG水平明顯低于格列美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其他兩項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西格列汀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48%,明顯高于格列美脲組的78.26%,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西格列汀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52%,低于格列美脲組的10.87%,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西格列汀與格列美脲均能有效降低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標和脂質代謝指標水平,并且安全可靠,但西格列汀的臨床療效要優(yōu)于格列美脲。
[關鍵詞] 西格列汀;格列美脲;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87.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2(a)-0046-03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代謝性疾病,分型有Ⅰ型和2型,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絕大多數(shù)(90%以上)[1]。2型糖尿病多發(fā)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存在家族病史及肥胖人群中,該病患者體內(nèi)產(chǎn)生胰島素的能力并未喪失, 而是機體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或是機體產(chǎn)生的胰島素相對、絕對不足,無法使機體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2-3]。傳統(tǒng)的藥物治療可分為胰島素制劑和口服抗糖尿病藥物,口服藥物有磺酰脲類促泌劑、二甲雙胍類、DPP-4酶抑制劑、GLP-1受體激動劑等多種類型,單用某一類藥物治療常出現(xiàn)低血糖和惡心等不良反應,且治療效果不佳[4]。該研究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92例為研究對象,均通過與二甲雙胍聯(lián)合用藥,比較西格列汀與格列美脲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該院收治的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中隨機選取92例患者作為該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西格列汀組和格列美脲組,每組46例患者,其中西格列汀組男27例,女19例,年齡42~69歲,平均年齡(56.14±5.37)歲;格列美脲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44~71歲,平均年齡(56.81±5.2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經(jīng)該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的診斷標準[5];②病程<1年者;③對該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②有既往精神病史者;③存在腸胃功能障礙,無法耐受二甲雙弧胃腸反應者;④對該研究所用藥物存在過敏反應者;⑤中途轉院或退出治療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鹽酸二甲雙胍片(國藥準字H11021518)口服治療,0.5 g/次,2次/d。西格列汀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再給予磷酸西格列汀片(國藥準字J20140095)口服治療,1片/次,1次/d。格列美脲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再給予格列美脲片(國藥準字H20057672)口服治療,1片/次,1次/d。以上藥物治療期間對患者血糖水平進行實時監(jiān)測,可根據(jù)情況調(diào)整用量,兩組患者均接受3個月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檢測患者血糖相關指標水平和脂質代謝指標情況。于清晨取患者空腹血液,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量患者空腹血糖(FPG)水平;測量患者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并采取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6]?;颊呷8视停═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脂質代謝指標均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進行檢測[7]。臨床療效評價標準[8]:顯效,F(xiàn)PG降低>30%;有效,F(xiàn)PG降低10%~30%;無效,F(xiàn)PG降低<1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統(tǒng)計兩組患者低血糖以及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方法
將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導入Excel表,并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糖指標和HbA1c水平情況
治療前,兩組患者FPG、2 hPG和HbA1c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各項指標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指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糖指標和HbA1c水平比較(x±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2.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脂質代謝水平情況
治療前,兩組患者TG、HDL-C和LDL-C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各項指標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西格列汀組TG水平明顯低于格列美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其他兩項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情況
西格列汀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48%,明顯高于格列美脲組的78.26%,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西格列汀組有1例患者出現(xiàn)低血糖情況,2例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情況(發(fā)生率為6.52%);格列美脲組有2例患者低血糖情況、3例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情況(發(fā)生率為10.87%),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548,P>0.05)。
3? 討論
二甲雙胍是臨床常用的抗血糖藥物,它可與胰島素聯(lián)用,降低胰島素的使用量,同時還能預防低血糖的發(fā)生[9]。西格列汀屬于DPP-4酶抑制劑,通過增加腸促胰島激素的水平,從而達到改善、控制血糖的作用[10]。格列美脲是第三代磺酰脲類抗血糖藥物,可通過與胰腺β-細胞表面的磺酰脲受體相結合或通過非胰島素依賴途徑增加心臟葡萄糖攝取兩種機制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11]。
FPG、2 hPG和HDL-C、LDL-C等指標是臨床上重要的血糖和血脂指標,對這些指標的監(jiān)測能夠有效評估患者血脂代謝情況,而HbA1c作為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標準,不受患者飲食和運動影響,是診斷糖尿病的一項重要手段[12]。該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過治療后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水平、HbA1c水平以及脂質代謝指標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這提示兩種藥物聯(lián)合二甲雙胍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和脂質代謝水平。通過統(tǒng)計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可知,兩種治療方式均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P>0.05),安全有效。雖然治療后兩組血糖和血脂指標水平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臨床療效比較結果顯示,西格列汀組的總有效率為93.48%,明顯高于格列美脲組的78.26%(P<0.05),這提示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對于患者的臨床療效要優(yōu)于格列美脲聯(lián)合二甲雙胍。
綜上所述,西格列汀與格列美脲均能有效改善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標和脂質代謝指標水平,西格列汀的臨床療效要優(yōu)于格列美脲,并且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尹憲平.阿卡波糖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初發(fā)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癥的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7):89.
[2]? 王森.利格列汀與格列美脲分別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初發(fā)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14(9):127-129.
[3]? 謝澤青,陳潤成,李峭峰,等.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黑龍江中醫(yī)藥,2018,47(4):44-45.
[4]? 陳海靜,孫海燕,劉紅丹.西格列汀與格列美脲分別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初發(fā)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比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7,11(2):4-6.
[5]?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8,38(4):292-344.
[6]? 陳睿,于珮,李春君,等.利拉魯肽和西格列汀對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4,6(3):157-162.
[7]? 王毅飛,伊娜,吳琳英,等.口服磺脲類、二甲雙胍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的療效[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5, 31(8):1326-1328.
[8]? 韓秀平,孫濤,賀鈺梅,等.磷酸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初發(fā)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6,13(12):165-168.
[9]? 朱慧琪,熊偉華.初發(fā)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的療效[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18,15(2):55-58.
[10]? 韓松梅,金昕曄,臧麗,等.磷酸西格列汀對接受胰島素強化治療的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降糖療效和血糖波動性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學院學報,2019,40(1):7-10,15.
[11]? 肖毅,徐谷根,尹卓娜,等.西格列汀片與格列美脲片治療初發(fā)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療效比較[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6,16(36):7190-7193.
[12]? 林志和.新發(fā)2型糖尿病不同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與HOMA-β關系的探討[D].南寧:廣西醫(yī)科大學,2017.
(收稿日期: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