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聯銘
(贛州市地質隊,江西 贛州 341000)
隨著我國工業(yè)建設的不斷發(fā)展進步,針對于金屬礦產資源的需求量也在與日俱增,而金屬地質勘查作為金屬礦產開采的基礎,在保證后續(xù)金屬礦產順利開采方面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對我國金屬地質勘查的技術原則及相關方法進行分析討論,這對于滿足我國工業(yè)建設對金屬礦產資源需要,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做好超前規(guī)劃,做好管理變革。在實際進行金屬礦山地質勘查過程中,勘查技術人員應結合勘查實際,針對勘查工作做好超前的規(guī)劃。首先應分析金屬礦山地質勘查性質,了解金屬礦物具體儲量分布特征等,然后長遠角度出發(fā),結合當地經濟發(fā)展以及產業(yè)實際需求。針對于礦山開采做好科學合的理規(guī)劃。在具體超前規(guī)劃方面,一般需要在10年以上,另一方面,在實際進行金屬礦山地質勘察過程中,技術人員還應該積極做好相應管理方式改革,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管理對策,促使金屬地質勘查工作能夠有條不紊的開展,更好地適應未來發(fā)展的需要[1]。擴展勘察范圍,突出勘查重點。在開展金屬地質勘查工作過程中,為提升地質勘查技術應用效果,需要結合實際,做好勘查領域的擴展,進一步突出勘查的重點。從而更好的適應當下國家對礦物需求多元化方向發(fā)展的趨勢,充分發(fā)揮金屬地質勘查技術作用價值,更好的滿足自身發(fā)展的需要。此外,針對于重點金屬礦區(qū),還應加強對主要礦種的詳細勘查,有效提升勘查成效。
加強勘查技術手段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金屬地質勘查能力。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在金屬礦產地質勘查領域也涌現出了很多先進技術與設備。因此為更好的推動金屬礦山地質勘查工作開展,有效提升金屬地質勘查質量水平,因此在實際進行金屬礦山地質勘查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積極引入最新的勘查技術,加強資金、技術、人才的投入,注重做好金屬地質勘查技術創(chuàng)新,從而有效提升金屬地質勘查能力。
物理勘查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物理原理實現對金屬地質的勘查,這一方法雖然有著較高的勘查準確性,但同時對于客觀地質條件的要求比較高,通常要求地質巖石與目標礦產在放射性、磁性、密度等方法有著較大的差異性,才能充分發(fā)揮物理勘探技術的作用。
金屬地質勘察方法包含多種,比較常見的有重力勘查法、放射性勘查、地震測量勘查法等,不同方法有著不同的適用條件,因此在實際進行地質勘查中,需要結合實際,做好勘查方法的選擇。在實際金屬礦山地質勘查中,通常還需要借助一些設備及程序軟件,比如物化探所通過研制100W的大功率無線電波法地面發(fā)射機,從而為地—井方式無線電波透視勘查法實施提供了專用的設備。在青海昆侖山肯德可克金礦區(qū),采用地~井TEM與井~地充電法,在金屬礦物勘查過程中,成功發(fā)現了孔旁與孔底異常,還分別發(fā)現了孔旁與孔底下方的盲主礦體,有效推動了金屬礦物勘查運行[2]。
遙感勘查技術在應用方面主要是通過利用各種遙感探測器所獲取的遙感探測圖像,分析巖礦蝕變情況,最終獲得地質金屬礦物分布信息。遙感勘查常用探測器包括SOTP衛(wèi)星、TM陸地衛(wèi)星、航空紅外掃描儀等。在金屬礦山地質勘查中應用遙感勘查技術,能夠有效擴大地質勘查范圍,從而有效提升勘查效率,并且在礦產資源的分布區(qū)域內,通過對巖石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做出對應的預測,了解新礦產資源的大致分布范圍。需要注意的是,在遙感技術的實際應用中,其對于圖象處理的要求比較高,通過圖象處理可以提煉地質勘查信息,從而明確掌握礦產資源分布情況。對于通過應用遙感技術所得勘查結果,還需要采用專業(yè)技術進行翻譯,并結合計算機技術,將勘測結果準確翻譯成為可讀性的資料。
例如在金礦勘查巖礦技術方法應用方面,通過獲取巖石波譜特征,再結合金礦成礦特點與金礦蝕變信息,從而讓遙感探測金礦成為可能。具體來說,由于含金熱液活動與金礦富集關系比較密切,因此在含有金礦的地質中,受含金熱液活動影響,往往會產生明顯的礦巖石蝕變變化特征,主要表現為粘土蝕變、鐵帽蝕變、硅化蝕變等,這些蝕變變化在圍巖反射光譜形態(tài)有著明顯的特點,能夠通過探測出所獲得的遙感成像方面表現出來,通常分析這些成像資料,即可找到金礦信息。在上述過程中,需要對獲得的遙感成像進行深入分析,提取金礦蝕變的信息,首先要注意選擇的遙感圖像要清晰、分辨率要高,便于技術人員從圖像中了解斷層系、大變形帶與金礦之間的空間關系,然后在此基礎上,還需要選擇大比例圖像,進一步分析斷裂范圍內的環(huán)形、線形構造等,并以此為依據,判斷金礦區(qū)的大致位置。最后,需要對選擇的遙感圖像作進一步增強處理,提取金礦蝕變信息數據,并與上一步的環(huán)形、線形構造分析結合在一起,最終確定金礦成礦的具體位置[3]。
在金屬礦山地質勘查中,甚低頻電磁技術是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地質勘查技術,該技術在實施方面能夠通過發(fā)射電臺發(fā)射低頻電波,這種電波會產生均勻穩(wěn)定的一次場,若遇到地下具有電性差異的界面或地質體,能夠感應生成二次場,一次場與二次長在強度、方向、相位方面具有一定差異性,兩者疊加產生的總場也與一次場不同,通過觀測一次場與二次長與被探測金屬礦物的總和效應,能夠了解金屬礦物的具體構成。相較于一般的電磁勘查技術,甚低頻電磁技術的發(fā)射電臺頻率有著顯著的差異。實際上,甚低頻電磁技術具體是指一種高頻電磁技術,具體發(fā)生的頻率在15kHz~25kHz之間,該技術在金屬礦山地質勘查中的應用優(yōu)勢主要表現為成本低廉、便于攜帶以及勘查效果較好。甚低頻電磁勘查技術方法在野外金屬礦勘查應用方面,需要先建立特定礦區(qū)模型的剖面,確定該探測方法適合應用金屬礦探測,然后采集一次場與二次長構成的極化橢圓傾角,并通過地形校正、Fraser濾波、線性濾波處理等,最終處理結果用等效電流密度來表示,從中能夠分辨出地下電阻異常特征,不同地下金屬礦物產生的電阻異常也各不相同,由此來判斷地下金屬礦物的埋深、種類、形態(tài)等信息,最終達到金屬礦勘查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金屬礦物正式開采前,通常需要做好金屬地質勘查工作,從而了解金屬礦物的具體分布狀態(tài)、儲備量等關鍵信息,從而為后續(xù)金屬礦物開采提供有力的指導,因此需要充分認識了解金屬地質勘查技術實施原則,做好金屬地質勘查技術方法應用,從而有效推動我國金屬礦物開采產業(yè)實現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