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嘯寒
近年來,經腹全子宮切除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女性下腹部疾病的治療中,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在手術過程中患者體溫波動幅度較大[1]。由于患者在術中易出現(xiàn)低體溫現(xiàn)象,導致藥物代謝緩慢、蘇醒時間延遲、呼吸抑制,甚至出現(xiàn)心臟功能異常等情況,產生嚴重不良影響[1]。為有效緩解患者術中不良情況,尋求更有效的護理措施,筆者所在醫(yī)院選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需行全子宮切除術患者18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93例在圍術期采取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體溫保護措施,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17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經腹全子宮切除術患者186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確診需要進行經腹全子宮切除術;無精神障礙、可進行正常交流。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93例。觀察組年齡45~68歲,平均(57.36±9.35)歲;子宮肌瘤45例,子宮腺肌癥17例,異常子宮出血17例,宮頸上皮內瘤變14例;體溫36.1 ℃~37.2 ℃,平均(36.43±0.23)℃。對照組年齡43~65歲,平均(57.13±6.98)歲;子宮肌瘤48例,子宮腺肌癥16例,異常子宮出血16例,宮頸上皮內瘤變13例;體溫為36.2 ℃~36.9 ℃,平均(36.56±0.34)℃。兩組年齡、疾病類型及體溫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呒凹覍偻獗敬窝芯壳耀@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體溫保護措施。常規(guī)護理以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為主,出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2]。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體溫保護護理,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T1、T2、T3期。T1期指手術開始前30 min,T2期指手術開始后30 min,T3期指手術結束后30 min。
1.2.1 T1期護理方法 術前充分了解患者資料,評估病情。根據(jù)年齡、病情、心理狀態(tài)、麻醉方式、手術方式及營養(yǎng)情況對患者術中出現(xiàn)體溫下降的可能性進行分析與評估,并制定優(yōu)質的、有效的體溫保護措施[2]?;颊咝g前需禁食8~12 h,禁飲4 h以上,為補充熱量,可靜滴葡萄糖[3]。術前對患者皮膚進行消毒,消毒液雖對皮膚黏膜具有很好的消毒作用,但在揮發(fā)時會帶走皮膚表層大量熱量。因此,術前應縮短消毒時間,避免皮膚長時間暴露在外造成體溫下降[4]。根據(jù)患者年齡、體質及手術需要,適當?shù)卣{整手術室溫度。為防止患者體溫下降,注意覆蓋控溫毯,可在身下放置控溫毯[5]。
1.2.2 T2期護理方法 將手術室內溫度、濕度分別設置為23 ℃~25 ℃、45%~65%。為保持患者體溫穩(wěn)定,防止體溫下降,在非手術部位覆蓋控溫毯,溫度調節(jié)為37 ℃[6]。避免控溫毯溫度過高,應使患者體溫適合手術需要。時刻監(jiān)測患者體溫情況,并做好體溫升降調節(jié)準備。當術中需要大量輸液或沖洗腹腔時,應采用液體升溫箱、控溫儀將液體溫度調節(jié)至37 ℃[7]。對營養(yǎng)狀況較差、全身麻醉后體溫迅速下降等患者采取多種體溫保護措施,如棉被、毛毯、減少皮膚暴露在外等。若術中腹腔臟器長時間暴露在外,護理人員應采用37 ℃鹽水紗布覆蓋暴露內臟[8]。
1.2.3 T3期護理方法 由于患者處于麻醉狀態(tài),大部分神經傳導功能被阻斷,難以隨外界溫度變化調節(jié)自身體溫,因此,術后需采用棉被嚴密覆蓋患者身體[9]。
(1)記錄兩組T1、T3期體溫,并進行比較。(2)記錄兩組圍術期低體溫發(fā)生率,低體溫包括體溫<35 ℃、體溫為35 ℃~36 ℃ 及寒戰(zhàn)。(3)采用醫(yī)院統(tǒng)一調查問卷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滿分100分,<65分為不滿意,65~85分為滿意,>85分為非常滿意[10]??倽M意=非常滿意+滿意。
本次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9.0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1期兩組體溫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3期觀察組體溫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T1、T3期體溫對比 [℃,(x-±s)]
觀察組低體溫發(fā)生率為19.4%,顯著低于對照組的61.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817,P<0.05),見表2。
表2 兩組低體溫對比 例(%)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717,P<0.05),見表3。
在經腹全子宮切除術中,進行體溫保護是維持患者各項生理功能的基本保障。由于麻醉、腹腔臟器暴露、輸入未加溫的液體等,極易導致患者術中體溫下降[5]。術中體溫下降易引發(fā)機體免疫力、凝血功能下降、心血管等意外事件發(fā)生[11]。鑒于圍術期體溫下降帶來的諸多不利影響,對患者進行體溫保護至關重要。加強患者圍術期體溫保護,對保證手術安全進行、減少并發(fā)癥具有重要意義[12]。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例(%)
本次研究顯示,T3期觀察組體溫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低體溫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加強圍術期體溫保護,能夠為患者安全及經腹全子宮切除術成功進行提供重要保證,有效減少低體溫發(fā)生率,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圍術期對經腹全子宮切除術患者采取體溫保護措施,在保障手術安全進行的同時可降低低體溫發(fā)生率,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建議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