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梅
摘 要:對于高考語文,各位老師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都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經(jīng)驗。在傳統(tǒng)的語文高考復習中,教師總是通過大量的練習對知識進行相應的復習,這樣的復習方法忽略了學生的學習實際,不會取得很好的復習效果。那么,在新課程改革的前提下,怎樣才能進行有效的針對性復習呢?本文分析近年來的高考語文試題,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語文 總復習 問題 策略
在高考的科目中,語文是基礎性學科,也是最為重要的學科之一。當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了相關知識之后,就要轉入一段時間的復習。通過相應的復習,能夠將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地總結出來,并且查缺補漏,完善自己所學的知識。這樣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很好的語文成績,從而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人生目標[1]。
一、高中語文復習中存在的問題
高中語文總復習的目的是什么?其實,不需要過多的分析,高考語文的復習方向主要是針對基礎性知識進行,通過對各個專題進行有效的針對性復習,在復習過程中掌握必要的復習方法,從而有效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在高中語文復習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2]。
1.忽視基礎知識的學習
由于高中語文學習的緊張和學習的強度,高中生很快就學會了書本上的知識。在高三學習階段,可以擠出更多時間進行一般性復習,但我們是否考慮過學生是否真正了解和消化語文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有多少語文運用能力和實踐經(jīng)驗?由于對語文基礎性知識的學習進行了忽略,這將極大地阻礙我們對語文的一般性復習的效率,無法提升語文復習效率。
2.主題培訓和模擬考試過于頻繁
高考是根據(jù)學生在高中三年級學習的語文知識和能力進行的。可以看出,我們的語文復習與這一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然而,在復習期間,過度訓練和考試增加了學生的壓力,造成思維遲鈍和效率低下,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
3.缺乏以人為本的理念
在高中語文復習期間,為了使學生獲得好成績或獲得良好的排名,并盡一切可能教授理論知識和練習方法,學生被動性進行復習,導致機械性記憶較多。題海戰(zhàn)術有著它自身的優(yōu)點,但是在長期的單一訓練中,會讓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性降低,不利于語文復習效率的提升。
二、高中語文復習教學策略
1.制定有效的復習目標,使復習更加明確
在高中語文復習中,有必要制定明確的復習目標,以便學生能夠以有目的和方向導向的方式對其進行復習。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需要根據(jù)課程提綱和考試說明制定清晰明確的復習目標,以便學生一目了然,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復習的效率。
2.針對性進行復習,找出規(guī)律
任何事物都有著其獨特的規(guī)律性,語文復習過程中,就是要針對不同的題型,找尋其中的規(guī)律,掌握相應的解題思路。讓學生知道當前的考試題目正變得越來越以生活為導向和能力。考試中,不但要考查學生的基礎性知識,同時要對擴展性、延伸性知識進行相應的考查。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澄清知識的內(nèi)在關系,并找出規(guī)律。如:在下面的句子中,黑體成語使用錯誤的一項為( )
A.當前,語言文字必須要進行全面的規(guī)范,不規(guī)范的形象比較嚴重,不僅表現(xiàn)在學生學習方面,并且在報刊書籍上也絡繹不絕
B.分析這篇文章的結構,是比較完整的,假如再在其中加入一些段落,就會顯得畫蛇添足了。
C.教師借助語文考試,學生成績大幅度提升,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D.學習必須主動積極,假如教師認為借助于考試也能讓學生的積極性有效提升,這也屬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顯然有點牽強附會。
正確的選項是A?!敖j繹不絕”這個詞是對人而言,并不是針對語言文字。從這個詞來看,可以將一些復習方法總結出來,形成一定的規(guī)律。(1)不能望文生義,要對詞語的意思進行整體把握;(2)對詞語的使用范圍和使用對象進行明確;(3)要注意成語的感情色彩。學生對這些規(guī)律掌握了,才能提高復習效率。
3.復習過程中注重突破難點
語文評審應基于“測試說明”,并且將清楚地理解測試內(nèi)容。近年來對高考試卷和一些模擬試題的分析表明,各種詩歌和文章的欣賞占相當大的比例。學生們通常認為“欣賞”是最困難的問題。要針對性進行訓練,對語文重點知識進行突破。如對《山頂纜車》的賞析。這首詩寫道:
它不能像空中的鐵鳥一樣飛翔
它通過鋼索踏板固定在山上
所以它在傾斜的歲月里爬行,看到腳的滄桑
所以它在十英里的紅塵中爬行,看到摩天大樓上的太陽。
題目是:欣賞這首詩的不恰當之處是:
A.這首詩才從感情上進行劃分,可以分為相應的兩層,第一層為第一二行,第二層為后兩行。
B.第二層出現(xiàn)了兩個所以,從中可以看出兩層之間存在相應的因果關系。
C.靜態(tài)描寫為第一層,動態(tài)描寫為第二層,動態(tài)中不具備相應的思想感情。
D.這首詩將山頂纜車進行描寫,并且與城市進行映射,從中找到與現(xiàn)實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這些選項考察了三個方面。本題中錯誤的是C項。通過詩歌可以看出,第一層詩人在表達纜車的形狀時給出了自己的感受。詩人感情更強烈了。其中的思想感情通過詩歌展示出來。
通過對這首詩的欣賞,再接觸近年來的問題,這類命題就是選擇“不合適的項目”,目標更單一。經(jīng)過這樣的分析,學生將會明白他們所害怕的是熟悉的東西,并且相信解決這些問題并不困難。
4.分析學術情況,制定不同的復習方法
每位學生的思維方式并不相同,因此在考慮問題的時候也會有所偏差,教師在引導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復習的時候,就要針對性采用不同的復習指導方法。首先,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他們在復習中的優(yōu)缺點,并針對問題制定有效的復習策略,以便合理安排他們的復習時間。要真正提高和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該善于講述,即簡單地“回歸”知識,而是一種相關的,有啟發(fā)性的,前瞻性的“指導”;它是為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有時間激勵學生獨立學習;為了提高和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不情愿地減少考試,并獲得質量和效果。
因此,在高中復習階段,教師不僅要規(guī)劃復習任務,還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和問題,及時進行心理指導,建立自信心,為學生營造積極情緒。在這個階段,學生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還要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和自我解決問題以及自我調節(jié)情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復習期間在學習上取得很大進步,為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占偉.淺談高中語文總復習[J].語文天地.2016年第4期.
[2]萬本金.淺析高中語文總復習有可能存在的幾個誤區(qū)[J].文學天地.201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