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基督教作為西方社會的宗教信仰,對于塑造西方文化體系的價值體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浇痰恼Q生并不是憑空出現(xiàn),它由猶太教發(fā)展而來。猶太教為基督教準備了一個歷史背景和精神氛圍。基督教與猶太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宗教各自的發(fā)展,這兩個宗教在教義及觀念上又有著極大的區(qū)別。
【關(guān)鍵詞】 宗教 基督教 猶太教
一、基督教與猶太教教義
基督教是對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tǒng)稱,亦稱基督宗教。公元1世紀,發(fā)源于羅馬的巴勒斯坦省,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qū)。它建立的基礎是耶穌基督的誕生、傳道、死亡與復活?;浇讨饕ǎ禾熘鹘?、新教、東正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較小教派?;浇绦叛鲆砸d基督為中心,以圣經(jīng)為藍本,核心思想是福音,即上帝耶穌基督的救恩,充分彰顯了上帝對全人類和整個宇宙舍己無私的大愛。
基督教早期歷史開始于公元1世紀30年代,由其使徒以領受圣靈為由以耶路撒冷為中心開始傳教。4 0年代后期,隨著保羅等人向非猶太人的傳教,教會相續(xù)在敘利亞的安提阿、埃及的亞歷山大、羅馬、君士坦丁堡等地建立教,在思想信仰上和組織結(jié)構(gòu)上逐步走向完備。到了公教會時期,早期基督徒曾受到羅馬帝國的10次大迫害,后來因為教會不斷傳播而使羅馬執(zhí)政當局最終取消反對基督教政策,基督教于392年被定位國教。在繼承、揚棄猶太宗教傳統(tǒng)以及結(jié)合、改造古希臘羅馬思想文化的基礎上形成較為完備的宗教神學體系。其內(nèi)部也出現(xiàn)過神學爭論、興起過各類異端教派運動。到3世紀時,逐漸發(fā)展出隱修制度,建立起各類修院。到395年,東西教會產(chǎn)生分裂,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派教會以羅馬為中心形成天主教傳統(tǒng),東派教會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形成正教傳統(tǒng)。1054年東西兩派教會正式分裂,東派自稱正教,即東正教,西派自稱公教,即天主教。西羅馬帝國與公元476年被推翻,教會進入了漫長的中世紀基督教發(fā)展時期。東正教會因為東羅帝國的衰落而最終滅亡。與此同時,西方天主教會在中世紀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漫長的教權(quán)與皇權(quán)之爭,13世紀教會權(quán)利達到頂峰,形成了以羅馬為中心,橫跨國界的西方天主教世界。天主教會為遏制伊斯蘭教的影響,以奪回“圣地”為口號,于1096至1291年近二百年時間里,先后組織向東地中海沿岸各國發(fā)動了8次十字軍東侵,并為鎮(zhèn)壓“異端”建立宗教裁判所,殘酷鎮(zhèn)壓“異端”和具有進步思想的人士及自然科學家。天主教會在重建西歐基督教文化體系的進程中曾促成加洛林王朝文化復興和12世紀文化復興,推動中世紀歐洲學校、圖書館的建立以及大學的興起。在神學理論上通過“唯名”、“唯實”論之爭,以及改造利用亞里士多德哲學,建立起體態(tài)完備的經(jīng)院哲學,并確立以托馬斯.阿奎那思想理論為主體的天主教正統(tǒng)教神學哲學體系。
隨著14世紀興起的以人為本文藝復興運動,以及16世紀教會內(nèi)部發(fā)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天主教會至此又一分為二,形成新教與舊教的對立。在17世紀初,歐洲啟蒙時代不可知論、泛神論、無神論的興起以及法國大革命蔓延西歐大陸,越來越多的人退出教會,整個基督教社會都陷入信任危機,17世紀英國爆發(fā)清教徒革命。
猶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猶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猶太社會向來都比較封閉,而且民族意識強。他們一直維持以希伯來文進行宗教儀式和布道,并反對以其他語言從事任何宗教活動。根據(jù)有關(guān)猶太人組織的統(tǒng)計,2007年全球猶太人總數(shù)約在1320萬人左右,其中540萬人定居在以色列,530萬人居住在美國,其余則散居在世界各地。世界三大一神教包括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者關(guān)系非常密切。事實上,基督教、伊斯蘭教都起源自猶太教。它們都發(fā)祥于中東的閃族,即閃米特人,原屬同一個先民,都反對偶像崇拜、多神崇拜,只信仰一個主宰宇宙萬物、至高無上的造物主。三教在耶路撒冷都有圣跡,都自稱是自己的圣城?;浇痰摹杜f約全書》就是猶太教的經(jīng)書《塔納赫》(即《希伯來圣經(jīng)》)。
二、基督教對猶太教的繼承
基督教和猶太教都誕生于亞洲西部的巴勒斯坦和小亞細亞地區(qū)。但先有猶太教再有基督教,前者屬于后者的母親宗教。猶太教誕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流傳于猶太人中間,而基督教誕生于公元一世紀中葉,流傳于部分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基督教最初誕生于猶太教內(nèi)部,教徒參加猶太教的一切活動,與猶太教徒一起在會堂舉行儀式,西方學者比格認為:“如果我們有謳歌一般性的基督教視野,就如他早期的著作和各種教會的形式和環(huán)境所表明的,我們可以注意到有兩個因素影響著基督教的發(fā)展,直到今天還是如此:猶太遺產(chǎn)和古希臘遺產(chǎn)?!盵1]
猶太教是第一個創(chuàng)立了“一神教”的宗教派別,將上帝雅赫維視作唯一的神,基督教繼承了猶太教的一神觀?;浇趟欧畹纳系叟c猶太教所信奉的上帝在身份上和行為上都是同一個上帝。猶太教的上帝是與亞伯拉罕和摩西締結(jié)契約的上帝,在基督教的發(fā)展中,逐漸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教義,“三位一體”就是圣父,圣靈,圣子三位一體。而這樣“三位一體”的模式在《舊約》中已經(jīng)有所體現(xiàn),上帝在《舊約》中表述為智慧、上帝的語言和上帝的靈三個主要的化身,而這直接影響了基督教“三位一體”教義的形成。由此可見,基督教繼承了猶太教的“一神觀”,在對上帝的描述和信仰上,基督教與猶太教是一脈相承的。
除了在信仰上的傳承,基督教還繼承了猶太教的彌賽亞思想。“彌賽亞”一詞來源于猶太教的“涂膏油者”,“涂膏油者”這個名稱來自于古代以色列民族的宗教授職儀式。古代以色列民族認為,對被神挑選的人涂膏油,表示受涂油禮的人的地位是上帝賜予的,并且是得到上帝庇佑的,這一儀式就賦予了這位受膏油者神圣的地位,這是“彌賽亞”最初的含義。
彌賽亞一詞在猶太教的先知書中是指大衛(wèi)或者大衛(wèi)的兒子,隨著猶太教的發(fā)展,彌賽亞被賦予了“拯救者”的含義。在“巴比倫之囚”時期,彌賽亞是指上帝派遣去人間拯救人類的救世主。在第二圣殿被毀后,猶太教的拉比對《塔木德》進行了新的詮釋,認為彌賽亞是指未來的一個新的世界,但是在新世界到來之前,猶太民族的子民要忍受災難的折磨。在基督教形成的年代,彌賽亞就是耶穌。在《舊約》中,也偶爾將彌賽亞稱為“上帝的兒子”。猶太教的先知們將彌賽亞與猶太復國主義聯(lián)系起來,猶太教的先知認為,王國的原因和子孫的流離失所,是因為猶太人得罪了上帝,所以上帝要對猶太人進行懲罰,根據(jù)先知的預言,上帝會在派一個“彌賽亞”來幫助猶太人進行復國,幫助猶太人擺脫流散之苦,這種對未來的期望隨著猶太教在全世界的猶太人中傳播開來,他們世世代代都期望彌賽亞的到來。隨著基督教的發(fā)展,信奉猶太教的一部分人改信了基督教,認為耶穌就是他們一直期盼的救世主,就是他們?nèi)找蛊谂蔚摹皬涃悂啞?。在《新約》中,“彌賽亞”是用來稱呼耶穌的一個名稱,他是上帝的獨生子,被看作為上帝派來拯救世人的代理人。
《新約》是《舊約》的延續(xù),在內(nèi)容上基督教傳承了猶太教的宗教文化,《舊約》作為猶太教的經(jīng)典,由希伯來文寫成,基督教的經(jīng)典《圣經(jīng)》是由《舊約》和《新約》兩部分組成,在繼承《舊約》的基礎上,基督教發(fā)展出了《新約》?;浇掏秸J為,由于猶太人違背了與上帝訂立的契約,所以上帝放棄了猶太人而選擇了基督徒,基督教在后來的發(fā)展中,對《舊約》的內(nèi)容進行了新的闡釋。
三、基督教與猶太教的差異
基督教雖然在彌賽亞觀上繼承了猶太教,但是在教義上又有所區(qū)別。猶太教認為“彌賽亞”是一個人的形象,是一個君王,他按照上帝的旨意來維護猶太民族的和平與統(tǒng)一,并且為猶太人民建立起國家。猶太史中的大衛(wèi)王就是“彌賽亞”的典型代表。大衛(wèi)作為一位復國的君王,他的經(jīng)歷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大衛(wèi)王作為一個凡人,在現(xiàn)實中幫助猶太人擺脫了異族的統(tǒng)治,建立起了一個強大興盛的國家。猶太人的“彌賽亞”存在的目的是維護猶太人的團結(jié),幫助猶太人一起反抗羅馬的統(tǒng)治,重新建立猶太王國。但是基督教形成了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信仰體系,所以耶穌基督就是基督教中的“彌賽亞”。耶穌在傳教時期,并未否認自己傳播的是猶太教,兩教之間的界限并不明顯,“不要認為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廢除猶太教的律法和先知,我降臨世界不是為了廢止而是實現(xiàn)。”[2]但是,在耶穌復活后,耶穌在基督徒的心中就成為了“彌賽亞”,而基督徒們也逐漸發(fā)展出了新的宗教。耶穌的門徒在傳播基督教的過程中,在各地宣講耶穌就是眾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但猶太教是不承認這個觀點的,猶太教徒認為,真正的彌賽亞是不會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所以耶穌并不是彌賽亞。但是,耶穌的信徒卻很忠實的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所以造成了基督教和猶太教在彌賽亞觀念上的分離。
基督教與猶太教在彌賽亞觀念上的不同,可以說是兩教最大的區(qū)別。猶太教的彌賽亞思想存在兩方面的意義:第一彌賽亞的思想存在于猶太人的社會關(guān)系中形成一種民族信仰,第二彌賽亞的思想存在于宗教中,直接與其末世理論相關(guān),所以猶太人的彌賽亞觀必須與猶太人的國家命運以及民族意識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基督教的彌賽亞思想不僅關(guān)乎到猶太人更關(guān)乎于整個世界,教徒必須信奉耶穌基督才能獲得救贖。所以彌賽亞觀在猶太教與基督教中的本質(zhì)區(qū)別在于,猶太教的彌賽亞思想所負擔的是對民族的復興,基督教的彌賽亞思想旨在讓全人類都獲得救贖。猶太教的彌賽亞觀更注重猶太民族自身,基督教卻放眼于全人類,這也造成了基督教與猶太教最終走向的分離。
基督教與猶太教在對待律法的態(tài)度上也有很大差異。猶太教是行為律法宗教,主張因行稱義,是非常重視行為規(guī)范的宗教。對信奉猶太教的猶太教徒來說,對上帝的絕對信仰體現(xiàn)在對律法的嚴格遵守,律法在猶太教徒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滲透于猶太教徒生活的方方面面,律法是猶太教徒信仰以及行為規(guī)范的具體依據(jù)。所以,猶太教認為只有遵守律法,在救世主到來時,才能獲得救贖?;浇虅t認為,信奉上帝的根本在于精神上的信奉,而不在于對律法的嚴格遵守?;浇套龅淖畹湫偷氖录瑥U除了割禮。猶太教中,割禮是亞伯拉罕與上帝立約的標志,猶太教徒必須在宗教行為上對割禮進行嚴格的遵守,而基督教認為,割禮是上帝與猶太人的契約,基督教徒更重視內(nèi)心信仰在精神上的體現(xiàn),割禮是肉體上的儀式,必須被廢除。于是,在基督教于猶太教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是否嚴格遵守律法就成為兩大宗教的嚴重分歧。
基督教廢除了猶太教中的割禮儀式,指出精神上的信仰遠高于肉體上的信仰。與此同時,基督教簡化了猶太教的祭祀儀式,只保留了洗禮和圣餐禮這兩個儀式?;浇桃哺母锪霜q太教的組織形式,將猶太教進行宗教活動場合的會堂改為教會,隨著基督教徒的擴大,教會事務的增多,促使了基督教從猶太教中進一步分離出來。
結(jié)語:基督教是在猶太教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兩者同根同源,所以基督教與猶太教在教義和文化方面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是由于基督教與猶太教的誕生背景不同,兩者也有明顯的區(qū)別。由于基督教的一系列變革,使得基督教更易被非猶太人所接受,所以傳播范圍也更大?;浇膛c猶太教在教義上又存有差別,例如在彌賽亞觀問題上,這導致兩教在很長一段時間相互仇視,兩教之間的差異和交流還會繼續(xù)下去,尊重彼此的差異與獨立性,在當今社會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
【注 釋】
[1] Biger A Person, The Future the Early Christianity,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91. pp.10-11
[2] 圣經(jīng)·馬太福音.第五章.第十七節(jié)。
作者簡介:汪雪(1993-),女,漢族,陜西省西安市人,魯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世界是專業(yè)2017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猶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