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對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和語言運用等能力都有著巨大的影響?,F(xiàn)如今,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逐漸受到重視,采用何種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興趣,提升語文知識水平,已經(jīng)成為當前語文教師所面臨的一大難題。朗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感受語文知識的魅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因此,教師應(yīng)采用以讀促學的方式來進行朗讀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本文針對以讀促學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的滲透展開了討論和分析。
關(guān)鍵詞:以讀促學;小學語文;朗讀教學
一、?引言
朗讀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朗讀是說話的基礎(chǔ),通過朗讀可以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積累大量的語言素材,提高語言運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通過開展不同形式的朗讀方式,可以讓學生掌握不同的朗讀技巧,形成自己的語言倉庫,而且還可以達到活躍課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因此,教師應(yīng)注重朗讀教學,通過朗讀來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提升。接下來,對如何促進以讀促學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的滲透做了詳細的闡述。
二、?選取合理的語文朗讀材料,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現(xiàn)如今,絕大部分的語文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的過程中,總是一味地按照課本上的文章內(nèi)容逐一讓學生進行朗讀,完全忽視了學生對于朗讀的需求,這樣會使學生逐漸喪失朗讀興趣,不利于其朗讀能力和語言能力的提高。在朗讀教學中,朗讀材料的合理選擇對整個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應(yīng)對此引起充分的重視,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適合學生朗讀的材料,激發(fā)其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語文知識水平,提高教學效果。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課文為例,這是一篇抒情性極強的散文,需要學生在朗讀之中體現(xiàn)出做的思想感情。這是一篇十分合理的朗讀材料。當學生看到這篇文章的題目時就會對文章產(chǎn)生興趣,想要了解文章所講的故事內(nèi)容。教師在展開教學前可以先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大致的瀏覽,并在瀏覽過程中讓學生動筆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反復(fù)的朗讀,然后鼓勵部分學生將自己畫的句子上臺進行朗讀,并且說出自己喜歡的原因與同學們進行分享,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隨后教師要對整篇文章進行朗讀示范,在示范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跟隨教師默讀,再次感受文章。在學生對文章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教師就要通過精細朗讀來促進學生深入的學習。比如,教師可以將其中的一段話單獨挑出來讓學生進行朗讀,并且要求學生要把自己當成是作者,這樣才可以讓學生融入課文氛圍中真正體會到作者當時的情緒,從而對文章有更為深入的理解,感悟到其中所蘊含的哲理。通過選取合理的朗讀材料,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提升朗讀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從而達到以讀促學的目的,提高教學效率。
三、?采用多樣化的朗讀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整體語文知識水平
在朗讀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手段對于學生朗讀能力和整體語文知識水平的提升效果十分有限,學生的思維會受到局限,并且在其中不會學到太多的朗讀技巧和方法。對此,教師應(yīng)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來開展朗讀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語文知識水平。
教師可以采用情感朗讀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也是朗讀教學最為關(guān)鍵的部分。因此,學生只有做到正確,流利并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才可以真正提升自己的朗讀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提升自己的情感體會。朗讀講究的是抑揚頓挫,文章中的每一個句子每一個字都有不同的讀法,都表達著不同的情感。因此,要想有感情地朗讀文章,首先要做的就是朗讀的輕重停頓和語氣語調(diào),這是十分關(guān)鍵的因素,教師要在教學中加以滲透。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古詩詞三首》中的“山行”為例,對于這篇文章的教學來說,教師應(yīng)先對詩中的每一個字都進行詳細的介紹讓學生了解每一個字的含義,緊接著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關(guān)于《山行》的朗讀音頻,讓學生細細品味每一句詩在朗讀過程中的輕重停頓和語氣語調(diào)的變化,增強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模仿剛才的音頻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其中所蘊含的哲理,從而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增強情感體會能力。
教師可以采用表演性的朗讀方式進行教學。在朗讀教學中,表演性朗讀屬于綜合性較高的一種教學任務(wù),在進行表演朗讀之前,學生要先很好地閱讀文章,理解文章,并且要對文章的具體感情和情節(jié)進行深刻的思考,選擇比較合適的表演方式來對文章進行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表演者要考慮用什么樣的說話語氣,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同學之間也要配合好,協(xié)調(diào)好表演動作,盡可能地用吸引人的表演方式進行朗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考能力,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都會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與鍛煉。因此,教師應(yīng)加強表演性朗讀方式的應(yīng)用,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綜合能力。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古文《司馬光》為例,針對這篇文章,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齊聲進行朗讀,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緊接著對其進行逐字逐句的翻譯,是加深印象。然后教師可以用表演性朗讀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學生們通過表演性朗讀,將自己置身故事情節(jié)當中,可以深刻地體會到其中所蘊含的哲理,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朗讀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達到以讀促學的真正目的。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尋關(guān)于《司馬光》的動畫片,通過多媒體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對司馬光這一歷史人物有一個更為深入的了解,從而更好地提高其朗讀能力。通過教師對于朗讀教學的前期鋪墊,學生也對課文和司馬光這一歷史人物有了充足的了解,學生也會對課文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學生在對課文興趣的支配下也會繼續(xù)加深學習。
第二,采用合作朗讀的方式進行教學。合作朗讀同樣是朗讀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種教學手段,學生之間通過合作朗讀,既可以鍛煉學生朗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又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默契感,促進彼此的友誼,提高整體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zhì)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采用合作朗讀的方式進行教學,提高以讀促學的效率。以朗讀方式進行學習,還能夠讓學生以他們的思維進行碰撞,從而讓他們在朗讀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充分理解基礎(chǔ)上,學生還能夠提升自己的質(zhì)疑能力,從而在朗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進而達到以讀促學的目的。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花牛歌》為例,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文章,揣摩每句詩的語氣語調(diào),應(yīng)該怎樣進行朗讀才可以將其最原始的味道呈現(xiàn)出來,緊接著,教師可以不同形式的合作朗讀,比如,教師可以隨機抽取四位同學,隨機分配一個段落讓其進行朗讀,并讓其他同學對這四位同學的朗讀表現(xiàn)進行評價,教師也要給予適當?shù)墓膭?,增強其朗讀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還可以讓男生女生進行合作,比如第一段和第三段讓男生進行朗讀,第二段設(shè)第四段的前半句讓女生進行朗讀,第四段的后半句大家齊聲朗讀,這樣可以活躍整個朗讀教學的課堂氣氛,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中逐漸提升朗讀能力。
四、?加強朗讀教學的訓(xùn)練力度,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尋找問題
在學生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后,教師要做的就是加強朗讀教學的訓(xùn)練力度,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朗讀,積累豐富的朗讀素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最終形成屬于自己獨特的朗讀風格,更好地提高語文知識水平。在實際考察中,出題人往往以課外閱讀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查,這就說明教師在進行以讀促學時也不應(yīng)該將目光完全集中在課文上,還應(yīng)該選取優(yōu)秀課外閱讀章節(jié)讓學生進行閱讀,并讓學生在閱讀完畢后解答問題,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增進自己的語文綜合學科素養(yǎng)。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女媧補天》為例,教師在展開教學前可以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了解當時女媧補天的歷史背景和女媧補天的原因,使其更好地理解這篇文章所蘊含的情感,緊接著讓學生自己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在閱讀中嘗試劃分文章結(jié)構(gòu),試著理清文章發(fā)展脈絡(luò)。在這篇文章朗讀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找一些與《女媧補天》類似的神話故事讓學生進行大量的朗讀,教師還可以根據(jù)這些神話故事向?qū)W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還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不斷提升,進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
五、?總結(jié)
總而言之,朗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知識水平,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方式,教師應(yīng)采用以讀促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豐富多樣的朗讀教學,激發(fā)其朗讀興趣,提高朗讀能力,鍛煉語言表達和語言運用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屬于自己的朗讀風格,從而大大提高語文知識水平,達到以讀促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懷德.以讀促學,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2017(1):17-18.
[2]喬世梅.淺析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考試周刊,2018(11):6.
[3]任燕.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以朗讀促語感[J].青海教育,2014(9):54-55.
[4]顏婷婷.“言”讀百遍,其“意”自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讀促悟”的實踐[J].新課程(小學),2017(4):44.
[5]楊迅.以讀導(dǎo)寫,以讀促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寫作方法的滲透[J].小學生作文輔導(dǎo)(讀寫雙贏),2019(1):23.
[6]程盎然.淺談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好家長,2017(49):121.
作者簡介:甄元春,浙江省紹興市,浙江紹興新昌禮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