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成偉
摘 要:英語教學要依據(jù)學生的具體學情,有效去預設好就行環(huán)節(jié),搭建學生學習的平臺。因此,教師要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學生的學法,以及教師教學手段與教法等諸多方面,結合自己對理念的理解與掌握,如何融入自己的教學工作中,去組織學生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展現(xiàn)出高效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 教學策略 感悟反思 提高質量
在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我經(jīng)常性上課后,回顧這節(jié)課我做到了哪些?還有哪些環(huán)節(jié)沒有做好,須得改進,從哪幾個方面去改進等,通過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反思,明確自己的不足,虛心向同行老師請教,互動交流教學經(jīng)驗。筆者就近期班上學生掌握英語學習情況,進行了一次測試,進行分析,提出一些認識。
一、從學生的測試卷分析
1.在單項填空方面
學生在答卷上反映的情況表明:單項填空方面,這板塊重點是考查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特別是對英語單詞的意義的理解與掌握,能否運用這些詞語,以及詞組的搭配和習慣用法,同時,學生在生活中,與他人交流時口頭語言、語法方面的運用等考查。但即使考查語法,也不是脫離上下文單獨考查,往往是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考查,可想而知重點是考查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程度,所涉及的知識面較廣,信息量大,重難點與考點突出,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考查較好突出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進行理念[1]。
2.在完形填空方面
在英語考試中,完形填空題型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的綜合能力,根據(jù)英語學科的特點英語語言是日常生活中普遍運用最多的,是工作、學習與生活普遍相聯(lián)系在一起的。因此,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考查,已經(jīng)朝著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生對英語單詞、詞組的合理運用。完形填空這題型與其他試題的相比,只要學生掌握單詞、詞組靈活運用,學生答題正確率還是比較高的。如果答題正確率較低的情況,仔細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在閱讀具體的語言材料時,馬虎不細致,草率行事,根本沒有弄懂英語短文的大致意思,更談不上短文中,生下文的意境。在這種情況下去作答,導致失分率較高[2]。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考查的目的在于學生是否較好掌握英語詞匯的多少,在語言運用方面的習慣與特點,當然,學生對英語語法知識的靈活運用這也是重要的考查方面。因此,教師要掌握一定技巧,引導學生在一定的有限時間內(nèi)去讀短文,深讀短文,全面掌握短文所表情達意,從而獲取更多、更準的信息。要做到要求學生閱讀短文講求速度、講究語言的抑揚頓挫,通過閱讀較好重視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在通常狀況下,英語考試閱讀的試題量是越來越大,英語題材也是多種多樣的,其內(nèi)容更多與學生身邊的實際例子有效結合起來,從而體現(xiàn)出英語學科知識化與社會化的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引導學生養(yǎng)成捕捉生活有用的信息的習慣,較好提高學生適宜社會生活的能力。
此外,完形填空題型的考查突出語篇的理解與運用,但是從近幾年的考試指向分析可以得出整個英語閱讀理解的難度,總的來講,還是有所降低,只要教師指導學生多讀、反復讀,就能夠較好把握短文的大致意思,對短文需要深層次地去理解,去推斷能力就會逐步得到提高[3]。
3.在單詞拼寫方面
在英語的考查中,對于英語單詞的拼讀與拼寫,需要學生從短文中上下文的理解,以及題中指出要求學生寫出英語單詞,讓上下文連接起來,語義通順完整,其目的在于考查學生英語語言的基本功到底如何。因此,學生英語單詞的識記與理解方面要得到強化,要將單詞、詞組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拼讀、拼寫。教師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在短文中第一個字母寫法出現(xiàn)錯誤,要給予及時糾正,同時,教師要認識到第一個字母作為填空,就需要學生從語境的角度出發(fā),主要考查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到底如何,能否靈活將單詞運用,這也是學生十分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4.在書面表達方面
英語學科的書面表達是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也是學生今后在工作、學習與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同時在英語考試時,也是寫作方面的要求,通過學生寫作考查,讓學生對英語日常單詞、短語能否得到運用,能否準確運用,也考查學生在英語寫作方面能力情況。
在學生的答卷中發(fā)現(xiàn)對試題中句子的完善,沒有將句子所蘊含的意思搞明白,造成了詞不達意,改變了試題的原意。之所以有這種情況出現(xiàn),定位于學生英語方面的表達能力低下,思維不敏捷,思路混亂,對單詞的識記、理解不到位等等。
二、根據(jù)情況,提出教學策略
1.進一步強化課標深層次解讀,落實新的教學理念
課標是教師教學組織過程的指南針,也是教學所必須達到的教學目標。作為教師要對課標解讀到位,充分認識到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必須得到體現(xiàn),教師的角色應該定位于學習活動的組織著、參與者、謀劃著。這就需要教師全方位把握課標新理念,有效與學生身邊的實際事例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4]。
2.精心指導閱讀寫作訓練,促進學生語篇意識的提高
從歷年的考試試題分析看,對學生閱讀、寫作方面的考查是試題的一大特點,再難易度方面是逐漸加大。這就需要教師指導學生作為閱讀技巧,同時,將語篇的訓練融入教學中,才能較好地讓學生去領會、去掌握寫作的要領與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3.強化教師教學研究,促進教與學相長
在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交流與互動能力,讓學生對英語學科能夠產(chǎn)生較強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不斷鉆研,針對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某一個方面的疑惑,提煉出來進行研究,研究得出成果,這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最佳切入點。
總而言之,英語學科教師要將學生的個性特征與興趣愛好摸準,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預設方面做到有針對性、有效性,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生成性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羅冬梅.新課改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反思[J].大觀周刊.2011年第48期.
[2]陸明珠.初中英語教學反思[J].學周刊:A2011年第6期.
[3]熊佳.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反思[J].南北橋.2017年第6期.
[4]李彩雯.初中英語教學點滴體會[J].考試周刊.2015年第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