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苗
摘 要:德育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先天優(yōu)勢,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好這些優(yōu)勢,把德育和語文教學 結合起來,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理念,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
關鍵詞:小學語文 德育 滲透
在語文教學中,語文作為一種交際工具,它的知識性與趣味性合二為一,我們應當采取潤物無聲的方法,在傳 授知識過程中,注重的是要傳播祖國文化,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教學中進行恰當?shù)牡掠凉B透,達到“無影無 蹤”的“出道”和“默默滋潤萬物”的效果,才能使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合格新人。那么,作為教師又該如何在教學對學 生滲透德育教育呢?
一、鉆教材,尋找滲透點
語文教學中的德育如何滲透呢?我認為,教師一定要做到鉆研教材要精、挖掘教材要深、所教文本要細、找到 滲透點要準。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對德育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就很大的取決于教師對教材的鉆的程度和挖的深度還有 找得準度了。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選編的作品大多是適應兒童特性的趣味性、時代性鮮明的文章,內(nèi)容多姿多彩,感 情濃郁,感染力強,滿足了小學生的成長的需求。但課文的德育意圖大都不是直接表達的方式,而是潛藏在文章的 字里行間。因此,在進行道德教育滲透時,應營造氛圍,使學生得以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從而獲得真實、深刻的體 會。 例如,《莫高窟》一文,教學前可以先讓學生去了解有關藏族的文化背景,建筑特色,人文特點。然后再進入 文本,學生便會很輕松地體會莫高窟所反映出的內(nèi)在精神。在教學中,只要我們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作為道德教 育和教材內(nèi)容并在一起,去感染學生,使得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優(yōu)教學,擴大滲透面
語文教學中的德育包羅萬象,“滲透”教學是進行德育的有效方法。讓形象去感染,讓語言文字去表現(xiàn),從而達 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感悟文本的內(nèi)在價值,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因此,語文教學中對的德育滲透就要貫穿始終,落 實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在揭示課題中滲透德育
一篇文章的題目就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高度概括和思想內(nèi)涵的精髓。因此,在揭示課題的含義時,不僅要讓學生理 解課文內(nèi)容,還要讓學生體會所要表達的思想教育。比如,《老師,您好》一文的教學,通過揭示課題,讓學生知 道,本文作者是要表達對老師的尊敬與感激,贊美教師事業(yè)的崇高與美好。教學《誠實與信任》一課,讓學生從題 目中知道,誠實與信任的重要,為學生理解“你給我留下了誠實與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的深刻含義做鋪墊。從課 題入手揭示中心,層層深入,讓學生去感受,品味,懂得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2.在識字、寫字中滲透德育
祖國漢字博大精深,具有藝術美感,教學識字、寫字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通過字音、字形、字義同生活中的情境聯(lián)系起來,將識字、寫字教學與育人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識字、寫字中懂得道理。例如,在教學“兒子”和“包”的時 候,可以這樣講:“子”, 就像是學生自己,需要精心呵護;“包”,就像被母親抱在懷里。那么,這時就要引導學生 們想,是誰在呵護我們成長,保護我們呢?讓學生明白,是父母,我們應該感恩父母,能知恩,有孝心。所以心存 感激,才知道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除此以外,在識字、寫字中也要滲透給學生知道,認真的書寫漢字也是一種陶冶情操、律己成長的過程,一手 漂亮的漢字也能夠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牢記:認認真真寫字,老老實實做人。
3.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
一篇文章,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往往是隱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間,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重 點詞句段落去品讀、深挖思想,在學生讀和想的過程中教師適時進行德育滲透。在《玲玲的畫》這篇課文時,我們 就可以先通過學生初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大概內(nèi)容,然后再要求細讀感悟。交流之后,許多學生會發(fā)現(xiàn)是“只要用 心,壞事往往會變好”這句。這時,教師以此作為滲透點,引導學生理解它的意義即:在生活中,只要好好觀察, 愿意用自己的大腦,壞事就會變好。
三、塑形象,提高滲透力
師者為尊,教師的一言一行,對成長中的小學生會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引領示范作用。車爾尼雪夫斯基認為教師把 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小學生年齡小,在成長的過程中最容易模仿大人的行為。在孩子眼 里,教師的崇高,正確是任何人無法比擬的,“老師說的”都是對的這是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這樣,教師的形 象就成為學生有意無意模仿的主要對象。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同時,也會把自己的思想行為傳染給所教的 學生們?!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人格在小學生眼里是不能被任何教育力量所能取代的。所以,我們在追求 提高業(yè)務知識水平的同時,更要時時刻刻塑造良好的道德形象,加強道德修養(yǎng),身體力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 染學生,成為日常文明的典范。進而實現(xiàn)知識與情感、正義與行動的良性統(tǒng)一,使教師的形象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發(fā) 揮正面的示范作用,讓德育工作活躍在生活的點點滴滴。
結束語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祖國未來的建設要靠他們的全面發(fā)展,道德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 義,德育的滲透,必將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