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慧
摘要:建構主義認為兒童通過自身經驗以及與周圍世界的互動來構建知識。在大班創(chuàng)游主題《風中的樹葉》中,孩子們發(fā)現(xiàn)樹葉、觀察樹葉、探究樹葉,創(chuàng)作樹葉,在一系列的互動游戲中,孩子們成為了課程的開發(fā)者和實施者。作為教育者,我們的角色是支持兒童的發(fā)展,傾聽兒童的想法,尊重他們,并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創(chuàng)游繪本 樹葉探究 課程游戲化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0-0202-02
1主題背景
秋高氣爽,孩子們在散步的時候,被迎面吹來的樹葉吸引。他們有的拾起葉子當扇子、有的將葉子拾起又拋向空中、有的孩子拿著葉子當手槍,噠噠噠。還有的幼兒拿著葉子問:“為什么葉子上有一條條線?”“為什么葉子的邊上有小牙齒?”“為什么有的葉子大、有的葉子小……”大自然是活教材,深秋季節(jié),正是落葉飛舞的時刻。孩子們發(fā)現(xiàn)有的樹葉變黃了,有的樹葉落下來了,有的樹葉還是綠綠的,總之,那些有趣的美麗的葉子隨處可見、隨手可得,看似十分平常,卻與我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于是,源于孩子們的興趣,選擇創(chuàng)游主題《風中的樹葉》,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引導幼兒去觀察探索這個身邊隨處可見的小事物,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從中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比較、分析等綜合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從而讓幼兒了解自然,熱愛自然,共享自然的奧秘。
2主題目標
(1)觀察、了解各種葉子的外形特征,并能根據(jù)外形特征進行分類。
(2)了解葉子的不同特性及作用并知道其用途。
(3)敢于大膽利用葉子等材料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體驗做做玩玩的樂趣。
(4)喜歡欣賞兒歌、故事、散文,能大方地用語言表達自己對葉子的了解與感受。
(5)能用自然美好的聲音歌唱,努力運用不同速度、力度、音色變化來恰當?shù)匮莩⒂眯误w動作表現(xiàn)樹葉飛舞的形態(tài)。
(6)萌發(f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有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3主題思路
基于孩子們對落葉的興趣,我們將開展“關于樹葉,我想知道的”調查表,邀請家長共同參與到主題活動中來,鼓勵家長和孩子共同觀察和發(fā)現(xiàn)樹葉的秘密。在此基礎上,針對孩子們提出的問題,開展了各個領域的集體教學活動,來解答孩子們的疑問。并鼓勵幼兒收集各種各樣的樹葉,為自己的游戲準備豐富多彩的區(qū)域材料。最后,幼兒創(chuàng)編自己的《第十一片樹葉》繪本故事,提升幼兒的表達表現(xiàn)能力。
4推進舉措
主題活動《風中的樹葉》依托自然環(huán)境中的秋葉開展,活動中,我們從孩子的視角,發(fā)現(xiàn)、探究樹葉的秘密,并在熟悉樹葉的過程中嘗試玩轉樹葉。我們采用以下舉措來推進主題的開展。
4.1主題實施前的準備
(1)自然資源準備:我們鼓勵幼兒走進公園,戶外,開啟了解樹葉世界的奇妙之旅,收集各種各樣的樹葉。
(2)家長資源的利用:為使主題順利開展,在活動開展前我們將《風中的樹葉》的主題思路和家長進行思維碰撞,邀請家長參與主題目標的制定。通過親子調查形式,請家長利用課余時間帶孩子一起走進大自然去尋找身邊的樹葉,并一起查閱資料,了解孩子最喜歡的一片樹葉的名稱、基本特征、作用等等,并幫助幼兒把找到的葉子用文字進行了記錄。主題活動中,鼓勵家長與幼兒一起制作樹葉裝飾畫,并玩親子游戲。
4.2創(chuàng)設豐富、互動的主題環(huán)境
環(huán)境是孩子們的第三位老師。在主題墻的第一個板塊《關于樹葉我想知道……》中,幼兒對樹葉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并用繪畫的形式表征出來,教師進行了文字記錄。在講述活動《巧妙的葉子》中,孩子們各抒己見。有的覺得樹葉瘦瘦的彎彎的像小船,有的覺得3片一樣大小卻不同的樹葉像一家人,有的還覺得紅色的小樹葉,多多更是發(fā)現(xiàn)她的同一片樹葉上還有兩種顏色。于是,孩子們用繪畫的表征形式,記錄了主題墻的第二個板塊。
隨著主題的開展,孩子們有了更多的發(fā)現(xiàn),樹葉中藏著許多的小秘密。我們鼓勵孩子用記錄表征的形式來展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具體從3個維度來記錄:1.形狀不同、2.顏色不同、3.大小也不同,等等。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更嚴謹?shù)目茖W認知,我們還一起認識了樹葉的結構,通過摸一摸樹葉、做一做葉脈書簽、變一變樹葉顏色等活動來更深入的感知葉脈、葉片的特征;孩子們發(fā)現(xiàn),有的樹葉葉片光滑,有的粗糙。有的樹葉邊緣是尖尖的,有刺會扎人;葉脈的粗細不同:葉子是可以變顏色的……孩子們在一次次的探索中,不斷有新的發(fā)現(xiàn),體驗了探究活動的樂趣。
4.3依托繪本,注重生成與創(chuàng)編
在《風中的樹葉》創(chuàng)游主題活動中,我們依托繪本中十片樹葉的故事,鼓勵幼兒用多種形式進行故事仿編和創(chuàng)編。尤其是豐富每片樹葉和小動物的對話,并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變成表演的劇本。在劇本完成后,鼓勵孩子們自主創(chuàng)設表演場景和表演道具。表演游戲中,敏敏說:“我們來創(chuàng)編故事吧”。大家都說好呀,好呀!小伙伴們聚在了一起,開始創(chuàng)編第十一片樹葉的故事。悅悅說:“我覺得第十一片樹葉會飄落到鴨媽媽的身上,鴨媽媽帶著樹葉和寶寶一起去河里游泳”?!澳憔幍奶腥ち恕?,琪琪拍手道,我們來演一演吧!我演鴨媽媽,看,鴨媽媽走路要搖搖擺擺,你來演樹葉。悅悅說:“我這么大,怎么落在你的身上呢?”琪琪想了一會兒說:“你可以先躲起來,我走過來,你就搭在我的肩膀上,我們一起走”??吹剿齻儍蓚€玩得這么開心,汐汐也走過來說:“我的第十一樹葉會落在媽媽的包包里,陪媽媽一起去逛街……”
隨著主題的開展,幼兒生活經驗、知識經驗、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幼兒對繪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體會。
5達成實效
大班的孩子個個好奇、好問、好探索,他們生機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的探索周圍世界。在樹葉主題實施過程中,我們開發(fā)了《風中的樹叫謗《葉子變形記》《會跳舞的樹》葉《各種各樣的樹葉》等主題活動。在孩子們的探究中,我們開發(fā)了豐富的區(qū)域游。充分體現(xiàn)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幼兒在主題游戲中自主選材、主動參與各項活動,體驗了游戲帶來的成功和快樂。同時,幼兒在主題游戲中通過與教師、同伴、環(huán)境的充分互動,自然地獲得知識。如:在科探區(qū)里,孩子們通過把綠蘿投放到不同顏料的玻璃瓶里,探究樹葉中的色素組成,發(fā)現(xiàn)了葉子的顏色會變。并在制作葉脈書簽的游戲中,了解了樹葉的基本結構:葉脈、葉緣、葉柄和葉片。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美工區(qū)的樹葉變變變,他們利用毛根、小眼珠、彩泥等材料,將葉子裝扮成了提線木偶,投放到了閱讀區(qū);他們還利用打洞機、訂書機等辦公工具把葉子制作成樹葉皇冠、樹葉晚禮服,投放到了表演區(qū)。在主題活動的實施中,教師始終追隨著孩子們的視線,和孩子們共同討論、制定主題活動的計劃。在案例中,教師讓幼兒在探究中了解樹葉的特征,并在探究的基礎上充分地給予表達、表現(xiàn)的機會,激發(fā)幼兒探究植物的興趣。培養(yǎng)孩子想說、敢說、大膽、自信的個性品質。
6問題反思
在本次主題實施中,我們探索的更多的是身邊的落葉。孩子們也提出自己的問題:“樹葉還有什么用途呢?”我們將小朋友進行了分組,以小組為單位,讓他們通過討論、分享交流,但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的已有經驗還是很單一的,樹葉可以畫畫、樹葉可以給小動物做小船等,孩子們的思維圍繞在繪本上。于是我們鼓勵孩子學會尋求幫助,觀察生活中的樹葉的用途、請家長幫忙上網查閱資料等,多通道、多途徑了解到了葉子的用途,如:枇杷葉可以治咳嗽、茶葉可以泡茶等,拓展了幼兒關于樹葉的經驗。
主題實施過程中,我們大班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現(xiàn)和表達自己的而想法,我們的主題是一個發(fā)現(xiàn),探索,交流,互動的學習過程層層遞進的。雖然我們的這個活動已經結束了一周,但是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還是對樹葉充滿了興趣。正如:陳鶴琴先生說的:“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大自然大社會,大自然充滿了活教材”。我們在整個活動中只是一個記錄者,幫助者,我們尊重孩子,在不斷的追隨孩子,孩子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從而生成了一個適合大班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