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最突出的特點是抽象,知識概念性比較強,并且很多物理實驗很難在課堂中進行,它不僅花費時間較長,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很多教師會通過講述的方法進行,而不是帶領學生實際操作實驗。這樣做雖然可以節(jié)約課堂時間,但是會加大學生的理解難度。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在社會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對教育領域也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幫助教師改善了教學手段及教學模式。教師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微課進行教學,充分地利用了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
關鍵詞:初中物理;互聯(lián)網(wǎng);微課
中圖分類號:G4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9-0018-02
引言
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教育領域依托于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生了較大的變化。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很多教師的教學中得到應用[1]。
一、微課的優(yōu)勢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交互能力,簡短有力,廣泛應用在很多課程中。微課主要是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而形成。微課的出現(xiàn),使學生能夠選擇多種方式進行學習。學生可以通過全新的方式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教師可通過微課的方式或者通過在線講座的方式進行知識講解。初中物理課程的內容理論性比較強,很多知識不容易記憶,比較細碎,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微課可以利用豐富的網(wǎng)絡教育資源,并可以被重復使用,在學習中具有較高的便捷性。教師可以在下課后,將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后制作成微課對學生進行講解,學生則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重復性學習,有利于知識的復習與鞏固。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微課的實際應用
1.課程預習過程中微課的應用
初中物理教學課堂導入的方法一般為教師講述或者進行一些簡單的小實驗的演示。進行語言導入時,教師可以講解一些物理學家或者科學家的小故事等,有些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會通過一些生活常識的講述導入課程。在課程導入過程中,做小實驗比使用語言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讓學生帶著好奇心進行學習。但是這兩種引入方式如果被頻繁使用,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疲倦的情況。而微課可以改變課程導入單一的情況,減少教師對課堂導入不知如何下手的情況,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教學前,學生通過微課進行預習,提前熟悉課程內容,對課程的知識點及內容進行初步的了解,能夠有效減少教師講課過程中出現(xiàn)的阻力,還能根據(jù)預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認真聽取課程中的重難點,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
簡短知識點的教學是微課比較突出的特點,這樣更容易使學生記住知識點,從而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不能明確學習目標,在課程中往往找不到重點。長此以往,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會降低,甚至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在微課學習中,教師在課后將課程的重點內容制作成微課的教學視頻,歸納總結重要知識點,通過言簡意賅的方式講解課程的重難點。學生通過微課,可以明確物理學習中的重點,再進行復習,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更好地理解之前不明白的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物體的顏色”一節(jié)內容時,物理教師通過微課簡單歸納為光的反射、光的三原色、三基色、光的折射等知識,讓學生預習,在上課講解時,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可以透徹地理解重點知識,能夠扎實地掌握一些知識。
3.物理實驗課中微課的應用
物理課程與政治、地理等課程不同點在于物理課程中有大量的實驗,很多知識點不僅需要在課程中講解,而且需要通過實驗操作才能增強學生的理解,從而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但是物理課程課時不多,課堂時間比較少,能夠將各個知識點講透徹已經(jīng)很難,而進行實驗演示時很可能出現(xiàn)實驗器材準備不充分,或者后排的學生看不清實驗情況,甚至不同角度的學生看到的情況也不同等問題。將微課引入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僅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而且能夠減少實驗在課程中占據(jù)的時間,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自主探究、自主實驗,提高物理課程的意義。有些物理實驗可以拓展或者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但是有些實驗具有危險性,不能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如果通過微課將實驗展示出來,那么既可以讓學生觀看到實驗的結果,還能夠防止實驗出現(xiàn)問題。
4.合理利用課余時間,做好知識點的總結
學生的學習成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課后時間的利用,課后的學習可以拉開學生之間的差距。學生在上課學完課程后,需要在課后進行鞏固,從而加深記憶,促進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在課后布置一些作業(yè),學生一般以做題為主,這導致學生不能較好地回顧課程的內容,復習的方式比較單一、枯燥,過多的作業(yè)會增加學生負擔,從而讓學生疲倦。教師使用微課的方法,講解重點內容,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回顧上課的內容,消化不容易理解的教學難點。學生通過微課小視頻的方式,多次重復不容易記憶的內容,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習的質量,從而加深對知識的記憶,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三、微課模式推行的重要意義
物理學科與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物理本身是一門與生活關系密切的學科。初中物理課程內容大多比較枯燥,但是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可以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趣味性。另外,微課的取材范圍及內容比較廣,真實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中各種實例都可以作為微課的內容,將物理課程枯燥的內容放入生活中,可以提高學生對物理課程的親切感。微課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生活范圍,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體驗到生活中的物理知識。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對于教學重點、難點的理解不同,在解決問題時不能使用“一刀切”的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以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準,對于少數(shù)學生的學習問題只能忽略。而學生通過微課學習則可以認真學習之前課程中沒有明白和理解的問題,從而讓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改變教學封閉式的情況,將課程延伸到課外,有利于學生將學習物理的視野擴大到外界的生活中,能夠進一步增長學生的見識,還能拓展和延伸課堂的教學內容。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合作探究,通過合作掌握更多的知識,更好地體會物理的魅力。
結語
在互聯(lián)網(wǎng)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教師教學需要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微課,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將微課運用在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中,通過使用更多、更新穎的方式進行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可以通過微課進行預習,提前熟悉課程的內容,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微課,可以明確物理學習中的重點,從而使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通過微課將實驗展示出來,既可以讓學生觀看到實驗的結果,還能夠防止實驗出現(xiàn)安全問題。學生通過微課小視頻的方式,可多次重復不容易記憶的內容,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習的質量。教師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分層次教學,有利于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昝永祿,宋小霞.微課技術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9(30):91-92.
作者簡介:楊平(1981.1—),男,甘肅隴西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