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娟 蔣夢蓮 羅鑫雨
摘 要:隨著龐大的校外教育培訓市場日漸火爆,無序競爭、辦學不規(guī)范等問題愈來愈明顯。本文選取長沙市岳麓區(qū)部分中小學生及家長作為調查對象,了解當前校外培訓機構的師資力量、課程與教學、收費情況、機構內部管理、家長及學生滿意度等情況,找出校外培訓機構在經營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一步探討其內在根源和外部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科學、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減負;中小學校外培訓機構;調查;建議
1 問題提出
近年來,校外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一些培訓機構在滿足了部分中小學生對學習的補充性需求的同時,大搞超前教學、超綱教學,將培訓結構與中小學招生入學掛鉤,學生的相當一部分學業(yè)負擔轉移到了校外培訓機構,違背了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青少年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影響了中小學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我國中小學減負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由過去校內減負的“一維空間”轉變成了既有學校又有培訓機構的多維空間,那么當前校外培訓機構的辦學實力、發(fā)展現狀到底如何?產生這些問題的內外原因有哪些?它們如何順應《通知》要求,強化內部治理,真正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為此進行深入了解和探究,無疑是非常有意義的。
2 研究時間、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時間與對象
2018年8-11月,項目組選取位于湖南省長沙市的長沙市岳麓區(qū)實驗小學、長沙市岳麓區(qū)麓山國際實驗小學、長沙市岳麓區(qū)博才卓越小學的部分中小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fā)放試卷160份(其中包括家長和學生調查問卷各80份,網上問卷40份),回收紙質問卷160份。為確保調查數據足夠準確、科學,填寫信息不完整的、態(tài)度不認真的調查問卷被排除在外,最后得到有效問卷156份。
2.2 研究方法
項目組通過訪談、參考相關問卷等一系列過程,自制“學生、家長對中小學生培訓機構看法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對任課教師及培訓機構以個別訪談)。主要從師資力量、課時安排、收費標準等方面了解相關的信息。學生填寫的問卷共5道單選題和一道主觀題,主要涉及參培動機、培訓機構的作用及其造成的心理壓力等等;家長的調查問卷主要涉及對培訓機構師資、收費、內部管理制度看法等方面。本次調查采用無記名方式,隨機選取調查對象。
3 調查結果與分析
3.1 參加校外培訓的動機
學生的調查表明,37.1%的學生因家長的要求上校外培訓機構,60%的學生想學到更多東西,2.9%看到同學或朋友上培訓機構自己也參加。對于“培訓機構對你的幫助大不大?培訓機構有沒有對你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培訓機構給26.4%的學生造成很大壓力,65.3%的學生認為壓力不大,僅有8.3%的學生認為沒有壓力。56.3%的學生認為培訓機構對本身的作用并不是很大。由上可知,培訓機構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
3.2 家長及學生的滿意度
調查數據顯示,25.7%家長很滿意培訓機構的制度,67.6%的家長認為機構很多方面還有待加強,6.8%很不滿意培訓機構的制度,在收回的調查問卷中,家長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改善環(huán)境、課堂設計應更有趣、豐富課外知識、聘請好老師、降低收費、省出時間寫家作等等,由此可看出培訓機構仍存在一系列問題。從調查中還能看到43.8%的學生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消化、鞏固,僅有13.7%的學生花費少許時間。由此可見,培訓機構占用了學生不少課余時間。
3.3 師資力量與師資隊伍
通過訪談,我們了解到相關信息:一般培訓機構只招有教師資格證的老師,其中拓維培訓機構負責人說教師還必須保證教齡必須滿3年,不招收兼職的、無經驗的教師。會成立相應的教研組,經常會進行磨課,旨在讓學生體驗更好的課堂。大部分的培訓機構都能客觀地認識到教師本身對學生的重要性及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3.4 培訓機構的課程與教學
這方面主要涉及課時的時長、教材選用、上課形式以及課堂的安排與設計。每個培訓機構課時安排稍有區(qū)別,但差別不是很大,一般是2個小時左右。在教材的選擇上,各類機構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教材與學校同步,以學生為主。另一類采用內部教材,前者居多數。常采用PPT教學,有時候用一些教學用具輔助上課。課堂分為小班制(通常是4-6人)、中班制(15-20人)、以及大班制(20及以上)。
3.5 內部管理與相關行政部門管理情況
通常在培訓機構內部會有很明確、具體的分工,以思齊培訓機構為例,會有一部分老師專門管理教學,成立教研組;一部分老師管理招新;一部分老師管理平常上課。
5 結論和建議
5.1 結論
1)現代社會對于人的教育需求越來越高,而單純的依靠學校教育無法滿足個人的教育需要,培訓機構作為教育服務行業(yè)的有益補充,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2)大多數培訓機構多以考試為導向,沒有厘清“課外培訓”和校內課程的關系,把本應是興趣主導的課外培訓變?yōu)閼嚨囊环N“捷徑”。
3)大部分培訓機構沒有自己的校舍,租房較為普遍,教學環(huán)境較為嘈雜;專業(yè)師資隊伍數量不足,水平參差不齊,兼職教師較多,流動性大。
4)少數培訓機構的教學進度過快、內容太多且太深,占用了孩子很大一部分的課余時間,有可能造成孩子厭學的心理。
5)部分培訓機構收費標準過高,從而給家長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甚至有些機構會借著購買教材或輔導資料進行額外收費。
5.2 建議
1)對標中小學課程標準,規(guī)范教育教學內容。培訓內容不應超出相應的國家課程標準,針對不同學生學習階段的特點設置合理可行的課程;制定每個階段的學習目標,同時將各階段的知識綜合歸納起來,然后進行有機的銜接,形成一套比較完整、有效的教學系統(tǒng)。校外培訓機構培訓時間不應和當地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沖突,不能給學生留下太多太難的課外作業(yè),占用孩子過多的課余時間。嚴禁組織舉辦中小學生學科類等級考試、競賽且進行排名[1]。
2)拓展校外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校外培訓避免以“應試”為導向的培訓,努力開辟多種適宜的途徑,幫助學生培養(yǎng)興趣、發(fā)展特長、開拓視野、增強實踐。不采取“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形式教學,讓教育培訓真正成為教育的輔助者和促進者,落實學生素質發(fā)展和身心健康發(fā)展。
3)打擊培訓辦學失信行為,嚴格規(guī)范收費管理。培訓機構要實事求是地制訂招生簡章和招生廣告。不得采取虛假廣告、不以虛假優(yōu)惠條件誘騙學生及家長,杜絕培訓內容名不符實。不能以暴力、威脅等手段強迫學生接受培訓。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xié)調一致,不采取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過長的費用。收費項目及標準應向社會公示。中小學生是否參加課后服務,由學生和家長自愿選擇,不得以課后服務名義亂加收費。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培訓質量及培訓效果。根據班次建立家長委員會以便家長們可及時地了解到孩子們的情況,培訓機構的老師也應充分發(fā)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與家長齊頭并進,共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嚴格按照國家的教育目的、課程目標和學校教學計劃,開足、開齊、開好每門課程。改變當前學生“聽中學”的教學模式,努力嘗試適應“課程活動化”的新式教學模式[2]。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注重適合學生的個性化教學,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各地教育部門要嚴格規(guī)范教育教學行為,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guī)范校外培訓機構發(fā)展的意見[J].重慶與世界,2018(18):4-6.
[2]劉效光.呼和浩特中小學生民辦校外培訓機構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內蒙古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