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
(河北省樂亭縣直屬機關第一幼兒園)
1.教育小學化明顯
(1)常見問題
幼兒園的教學模式對幼兒未來的身心發(fā)展和學習工作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幼兒園采取哪種教育模式對幼兒未來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當前,國內(nèi)很多幼兒園特別是私立幼兒園,為了增加市場競爭優(yōu)勢,極力推出自己的優(yōu)勢課程,在管理中傾向于“小學化”教育,雖然這種教育模式受到家長的追捧,各幼兒園也不斷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但實際上,在幼兒園的管理工作中,幼兒的日常管理規(guī)范已經(jīng)被打破,幼兒教師往往會利用上課認真聽講、回答問題要舉手、游戲或游戲時不能喧嘩等作為幼兒教育的重點來抓,甚至一些幼兒園還會給孩子布置家庭作業(yè),此舉實際上與幼兒教育有關規(guī)范要求是不符的,對幼兒的未來成長也十分不利。
(2)成因分析
造成此類問題的更遠在于幼兒教育管理和指導理念的不同,加之幼兒教師對相關育兒知識的缺乏,就會出現(xiàn)思想守舊、處理問題不知變通等問題,幼兒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小學化趨勢也是有這些因素造成的,而這些與幼兒教育改革目標有著巨大的出入,應該引起幼兒機構(gòu)和相關教師及管理部門的關注。
2.師資力量薄弱
(1)常見問題
當前不少幼兒園都存在你師資教育力量不足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如下。一個班級只有一個老師,而班級的人數(shù)較多,一個幼兒教師既做著教育工作,又做著保育工作,工作量之大難以想象,由此教育質(zhì)量也被拉低。
(2)成因分析
盡管這些幼兒教師可能在工作中有很多的教育計劃和想法,但是苦于分身乏術,一個人的工作量過大而無法將教育計劃實施,更談不上在幼兒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的學習和探索了。
3.家園合作不到位
(1)常見問題
家園共建已經(jīng)成為一種趨勢,但往往一些年輕的家長由于工作需要等不能接送孩子,很多幼兒到畢業(yè)老師都沒能見到孩子父母,都是由老人在接送,這些對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十分不利的,雖然教師也會通過網(wǎng)絡和電話等方式跟家長溝通,但其溝通效果并不好,家園合作不到位問題突出。
(2)成因分析
一方面,家長方面沒有時間,對幼兒的在幼兒園的教育狀況不夠關心,認為上了幼兒園就交給老師,就是去玩,也不需要學什么東西,沒有什么可跟老師溝通的。另一方面,教師工作不到位,很多教師并沒有根據(jù)幼兒的基本情況跟家長溝通,只是做了表面功夫,有家長問就說幾句,這種單方面的溝通勢必無法達到家園共建的理想教育效果。
1.優(yōu)化課程設置,完善幼兒園管理
科學設置教育課程,是有效防止幼兒園小學化教育的一種有力方式。即根據(jù)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來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實施合理的教學方法,特別是應加強對本土課程資源的利用,避免教學超標。對幼兒園領導而言,還應更新教育理念,給予教師一定的話語權,讓教師參與到幼兒管理工作中,以提升其工作積極性,。
2.加強幼師培訓,提升師資教育水平
幼兒園可通過開展教育培訓和進行校外交流等方式,整合教師的教育經(jīng)驗,并通過對幼兒教育中問題的深入探討,來提升幼兒教育的水平,從來打造綜合素質(zhì)過硬的專業(yè)幼師團隊。
3.創(chuàng)新管理,舉辦多種形式的家園共建活動
幼兒園應對教育資源多方整合,開展豐富多樣的家園共建活動,以提升幼兒園和家庭的合作效率。這樣一方面教師能意識到自身責任的重大,能將學校的教育理念及時傳輸給家長,家長也能通過研討會、家長會等方式增加與教師的交流機會,了解幼兒的發(fā)展情況和發(fā)展需要,以促進幼師和家長間的互相了解和共同合作,共同推進幼兒教育事業(yè)的更好發(fā)展。
綜上所述,幼兒教育在幼兒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的發(fā)展之路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幼兒園必須對當前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給予高度重視,分析其中的問題成因,結(jié)合本園的實際情況和幼兒家庭狀況,因地制宜地采取科學有效的對策加以應對,以實現(xiàn)提升幼兒教育水平、促進幼兒個性化發(fā)展的教學目的,真正辦成一所讓家長放心、讓孩子舒心、讓社會和領導都有信心的現(xiàn)代化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