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余 任燕怡 馬悅 吳建英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消化科,四川 成都 610072)
急性胰腺炎是多種原因如暴飲暴食、大量飲酒、膽結石、高脂血癥等導致胰酶在胰腺內(nèi)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壞死的炎癥反應的臨床常見急危重癥;腹痛常是臨床主要表現(xiàn)和首發(fā)癥狀[1]。根據(jù)其臨床主要癥狀等表現(xiàn)屬于中醫(yī)學“脾心痛”“腹痛”“厥心痛”“胰癉”“厥脫”等范疇[2-3],目前多數(shù)醫(yī)家認為:急性胰腺炎病位主要在肝膽及脾胃,表現(xiàn)為熱結胃腸、邪實熱盛之腑實證為主[4],以氣滯血瘀、毒瘀互結為病理特點[5],患者表現(xiàn)為腹痛難忍、腹脹、排便困難、惡心嘔吐、高熱等痞、滿、燥、實的癥狀,符合陽明腑實證的表現(xiàn)[6],臨床上常用大承氣湯等治療該病。
我們認為:根據(jù)急性胰腺炎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將急性胰腺炎歸屬于中醫(yī)的陽明腑實證是可行且合理的,急性胰腺炎雖有陽明腑實證的表現(xiàn),但又有差異:陽明腑實證病位以中焦胃、腸為主,基本病機是陽明津虧及邪熱入里、熱與燥屎相結、以致腑氣不通,證候特點是以痞、滿、燥、實、堅為主[7],治法則以通腑泄熱為重[7];急性胰腺炎不僅有痞、滿、燥、實的表現(xiàn),而且還有腑氣不通、濕熱內(nèi)結、熱毒熾盛、瘀熱內(nèi)阻[8],以致血敗肉腐,甚至導致胰腺壞死成癰;急性胰腺炎除具有氣滯血瘀腑氣不通的病機,臨床還表現(xiàn)為瘀、熱、濕、毒互結,進一步發(fā)展為瘀熱相搏,肉腐為膿;具有“熱壅血瘀、血敗肉腐”與“瘡瘍”的相近病機[9],在顯微鏡下見胰腺組織結構破壞、充血、水腫,有大片出血壞死灶并可見膿腫樣改變,加上局部壞死物質(zhì)吸收、胰周滲出導致腹膜炎及其他繼發(fā)性感染等可致體溫升高等表現(xiàn)與中醫(yī)外科“癰”之紅、腫、熱、痛相類似,故急性胰腺炎又可屬于“內(nèi)癰”范疇[10]。
腑氣不通則導致腹痛、腹脹、排便困難等,根據(jù)“六腑以通為用,不通則痛”的理論,應以通里攻下、泄熱除積為主,可用大承氣湯通腑泄熱;同時,根據(jù)其熱毒熾盛以致血敗肉腐形成內(nèi)癰病機,治療應該清熱解毒消癰為主;急性胰腺炎既有陽明腑實的表現(xiàn)又具有內(nèi)癰的病機,故在大承氣湯的基礎上加用薏苡仁、敗醬草以清熱解毒消癰。
大承氣湯加薏苡仁敗醬草組成:生大黃40 g,芒硝40 g,枳實30~40 g,厚樸30~40 g,薏苡仁30 g,敗醬草30 g。該方由大承氣湯合薏苡附子敗醬散加減化裁而來:大承氣湯是張仲景為治陽明腑實證而立的[11],大黃瀉熱通便、蕩滌腸胃,芒硝助大黃瀉熱通便、且具有軟堅潤燥之效[11],二藥相須為用,峻下熱結之力甚強;腑氣不通的主要原因為積滯內(nèi)阻,治以理氣為主,因此予以厚樸、枳實行氣消積、消痞除滿,同時也有助于芒硝、大黃推蕩積滯,促進熱結排泄。4味藥共奏通腑導滯之效[12],能針對陽明腑實的病機,但急性胰腺炎還兼具有內(nèi)癰的病機,故加薏苡仁、敗醬草,取義于薏苡附子敗醬散:薏苡附子敗醬散出自《金匱要略》,用于腸癰病熱毒結聚、肉腐化膿的治療[13],薏苡仁性甘淡而寒、清熱利濕、排膿消腫,敗醬草辛苦微寒、能瀉熱解毒、活血散結排膿[13];少佐附片,溫補真陽,溫陽助氣,辛散走竄,假其辛熱,以行郁滯之氣[13],三藥共奏溫陽健脾、清熱祛濕、消腫排膿之功,主治腸癰膿已成而未潰[14-15];薏苡附子敗醬散證的病機是熱毒壅聚、營血腐敗、癰膿已成、正氣已虛[16];其本質(zhì)為真陽不足[17],但急性胰腺炎無真陽不足的臨床表現(xiàn),故一般情況下通常不用附子(如果病情兇險如發(fā)展為膿毒癥、感染性休克等情況而中醫(yī)表現(xiàn)為真陽不足、元陽欲脫的情況時可以辨證使用)。
大承氣湯加薏苡仁敗醬草方中生大黃具有通腑瀉下、清熱泄?jié)峁π?,滌蕩腸道,能快速通腑氣恢復胃腸氣機;厚樸、枳實疏肝理氣、行氣消脹,助生大黃增強通腑瀉下和滌蕩腸道的作用;芒硝具有潤燥軟堅的功效,促進排便又能散結消腫;薏苡仁清熱利濕,排膿消腫;敗醬草瀉熱解毒,活血散結排膿;全方有通腑泄熱、清熱解毒、散結消癰排膿的功效,契合急性胰腺炎熱結胃腸、邪實熱盛、腑氣不通、熱毒熾盛、血敗肉腐以致成癰的病機。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發(fā)展快、病死率高,重癥胰腺炎可導致膿毒癥、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且常伴有胰腺壞死、胰周膿腫或假性囊腫等并發(fā)癥,是臨床常見危急重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甚至威脅生命[5],臨床上,在西醫(yī)積極治療的基礎上予以大承氣湯加薏苡仁敗醬草灌腸療效甚佳,但需要注意:急性胰腺炎表現(xiàn)為陽明腑實證,本著“急則治其標”“六腑以通為用,通則不痛”的原則,需要積極通里攻下,泄熱除積,應盡早予以灌腸,這時應及時用該方水煎為450~500 mL分次灌腸用,每次100~150 mL,依據(jù)病情輕重,可每2~3 h 1次,以求及時排便、通腑氣、泄熱結:腑氣通、大便暢、熱結泄、積滯除、氣機調(diào)、熱毒解、氣血和,則病情向愈,故通腑氣泄熱結最為關鍵。大便通暢后,仍需要繼續(xù)灌腸保持大便通暢,可每4~6 h 1次,進食后可改為1 d 3次口服,每次50~100 mL,但不宜用得過久以免耗傷正氣。在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持續(xù)發(fā)展過程中,熱結胃腸、邪實熱盛、氣滯血瘀、濕熱蘊結、毒瘀互結為病理特點,不能過早停藥以防止邪氣復來,如古人語“恐爐煙雖熄,灰中有火也”;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如腹腔內(nèi)大量炎性滲出物刺激腹腔內(nèi)的神經(jīng)叢,導致腸蠕動發(fā)生障礙引起腸麻痹,加重全身性癥狀反應[18],胃腸蠕動障礙是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中的重要部分,改善患者胃腸道功能及腸蠕動能減緩腸麻痹的臨床癥狀,甚至減少腸源性感染的發(fā)生率[18],這時,通腑行氣藥可以促進胃腸功能恢復,一般可加用萊菔子15~20 g加強行氣通腑以促進胃腸道蠕動,改善胃腸道功能;必要時予以加用檳榔10~15 g,但需要注意檳榔可能導致肝功能損害;目前經(jīng)驗使用大腹皮代替檳榔則肝功能損害較少而療效不減,但仍需關注肝功能變化。
外科癰的內(nèi)治法以消、托、補為主[19],而急性胰腺炎以消為主,托、補之法一般較為少用。與腸癰比較,腸癰分期明顯,臨床一般以外科手術治療而急性胰腺炎主要內(nèi)科治療。而與肺癰比較,肺癰分期相對較為明顯,臨床常見初期、成癰期、潰膿期、恢復期改變,因為肺通過氣管與外界相通,潰膿期可以積極使用排膿法[20],同時由于抗生素的廣發(fā)使用,現(xiàn)在肺癰較為少見;急性胰腺炎發(fā)病急,臨床無典型分期,同時,胰腺通過胰管至十二指腸乳頭與外界相通,難以將所謂“膿”排出,故一般少用排膿法,多以消為主,盡量避免成膿潰膿。
急性胰腺炎既有陽明腑實的表現(xiàn)又符合內(nèi)癰的病機表現(xiàn),屬于“內(nèi)癰”范疇,大承氣湯加薏苡仁敗醬草方有通腑泄熱、清熱解毒、散結消癰排膿的功效,該方契合急性胰腺炎熱結胃腸、邪實熱盛、腑氣不通、熱毒熾盛、血敗肉腐以致成癰的病機,值得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