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學習要有情境,有個體體驗。目前在教學實踐中廣泛推廣“小組合作學習”,而忽視了“獨立思考”。如果學生不會獨立思考,就不可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因此,我們不能一味地追求小組合作,失去獨立思考。要讓“獨立”與“合作”比翼雙飛。
關鍵詞:合作;學習;獨立;思考
怎樣營造一個輕松的、歡快的、高效的、充滿生命活力的小組學習氛圍,一直是我和學校各位同仁不斷探討的課題。當我在課堂上面對一群活潑好動、“百花齊放”的學生和圖文并茂、“好戲連臺”的語文新教材,我想教師如果不改變自己的固有思想,從一名“教”師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導演”“導”師。那么語文教學的過程必將是一場平淡無奇、索然無味的獨角戲。教師是課堂上這個知識構(gòu)建過程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目前在教學實踐中廣泛推廣“小組合作學習”而忽視了“獨立思考”。如果學生不會獨立思考,就不可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因此,我們不能一味地追求小組合作,失去獨立思考。要讓“獨立”與“合作”比翼雙飛。結(jié)合平時的語文課堂小組合作的情況,我總結(jié)出了小組合作學習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1. 效率低下。在學生的小組合作中,教師感受到那種華而不實的熱烈氣氛,很難找到認真傾聽的人。小組合作學習分工也不是太明確,許多學生把它當成了個別學生的活動,在最后代表陳述意見時。也總是能聽到“我覺得……”而不是“我們小組認為……”,合作學習只是成了一部分同學的事,其他同學就像是一個旁觀者。
2. 無視獨立思考,缺少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課堂上,從一開始就合作,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少之又少,人為的導致一部分學生“偷懶”。當小組合作討論時,學生很多時間在互相等待或者等待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發(fā)言,然后人云亦云,并沒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有的組把時間浪費在誰先說,誰后說上,沒有開展實質(zhì)意義上的學習。
針對以上合作的弊端,我認為可以采取這樣幾個措施:
一、 培養(yǎng)團隊意識,提高合作技能
要想小組合作能夠順利開展,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小組合作是一種集體活動,需要成員們有統(tǒng)一的學習目標,團隊意識是小組合作的前提,合作技能是小組合作的開路石。也就是說,小組成員之間要互相信任,每個人都愿意為小組合作出謀劃策,在相互溝通中解決問題。所謂團隊意識即小組成員在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同時,也要對他人的學習負責任,樂于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當溝通出現(xiàn)阻礙時,要合力解決,不能自掃門前雪。要培養(yǎng)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團隊意識,提高他們的合作技能,即是要讓他們學會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用友好的態(tài)度去對待小組成員。
如:面對課堂提問“在預習完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樣的困惑或者有什么問題想考考大家的?”不要刻意去強調(diào)自己提的問題好,要去傾聽別人的問題并協(xié)力去解決這些問題。尊重別人的發(fā)言,友好的對待不同觀點。
二、 不刻意小組合作,能獨立思考的不合作
小組合作這種方式,是為了迎合教學需要,為了達成更好的教學效果,不能不顧實際,盲目地去追求小組合作的外在形式。一般來說,對于以下幾種情況我們應該采取小組合作:獨立思考較為困難;獨立完成效果不好;個人認識不夠全面;彼此意見不一時。有些教學內(nèi)容比較簡單的,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片刻,也能得出正確答案的,就不必花費時間進行小組合作。
例如在教學《秦兵馬俑》時,秦兵馬俑有什么樣的特點?你能找到書中的原話告訴我嗎?它在文章中起到了一個什么樣的作用?學生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只要學生讀了文章,就能找到這句話。只要給他們獨立思考的空間就可以了。這樣的合作方式只是為了合作而合作,沒有實際意義,最多只能成為課堂教學中的負擔,耽誤課堂教學時間。
三、 面向?qū)嵸|(zhì),先獨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在合作學習前,教師應該讓學生有充分的個別思考時間,而不是一個問題出來后馬上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那只能是形而上學、場面上的一些熱鬧而已,實則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收獲不大,甚至部分后進生在形似討論的過程中一無所獲,長此以往必然造成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因此在小組合作之前,先給予學生自己思考的機會,使每一個學生對于每個問題都有自己的想法,再讓學生帶著自己對于問題的看法和小組成員進行討論交流,才會引發(fā)思維的碰撞,才能真正達到地目的。
例如在教學《秦兵馬俑》時,提出疑問:先來看看“規(guī)模宏大”這一特點。仔細閱讀文章的第三小節(jié),找一找哪些詞句具體寫出了秦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在小組內(nèi)交流你的學習成果。可以先讓學生在文章中找一找、畫一畫,做做批注,再進行小組合作。這樣在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合作,所有同學就都有收獲了。因此要想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能夠交流、分享、互相補充,則必須讓他們在交流前有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因為學生有了自己的思考,所以在小組合作中都能展示自己的獨特想法和個性魅力。因此,我們要留給學生思考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思維和自我表現(xiàn)的時間,使每個學生既能感受自己受到尊重,又感受到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四、 人人都要有機會說,激勵每個人都要思考
認識到個人的不可或缺性,學會對自己所在的小組負責,積極參與到小組的討論活動中去,不能一味地等待別人的討論結(jié)果或者依賴其他成員的解決方案;也不能有孤立,不屑與人合作的思想。匯報學習成果時可推選一名小組成員發(fā)言,其他成員在其發(fā)言后進行適當?shù)匮a充。小組的發(fā)言代表在小組討論時,要認真記錄下每個組員的觀點,在此基礎上進行整理匯報,在代表小組與全班同學進行交流時,要能夠完成準確地表達出自己小組的觀點,中心發(fā)言人可采取輪流制,以激發(fā)小組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在本班的語文課堂中,每個小組四名成員,一號為組長,負責發(fā)言,二至四號負責補充。做到人人參與,人人思考。
作為學習過程中調(diào)控者的老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探索“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和諧統(tǒng)一的教學策略,妥善處理小組合作可能存在的問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得到發(fā)展,讓小組學習在語文課堂中煥發(fā)生命的光彩,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毛放.小班化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魏書生.魏書生談語文教學[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孫喆,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開發(fā)區(qū)晨曦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