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 袁月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中國已經成為對跨國公司直接投資最有吸引力的國家之一,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發(fā)展非常迅速,在華設立的跨國公司的子公司在中國出口中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根據(jù)2017年中國外商投資報告(新華絲路),跨國公司投資者對東道國選擇的順序,中國居首位,來自歐美的直接投資顯著增長。
另外,隨著中國民族品牌的崛起,跨國公司在中國發(fā)展的宏觀環(huán)境也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根據(jù)相關資料顯示,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發(fā)展優(yōu)勢正在進一步減弱??鐕驹谥袊陌l(fā)展并非一帆風順,尤其是語言和文化不同所帶來的跨文化管理難題更是值得關注。
近年來,有關學者對在華跨國公司的跨文化管理進行了相關的研究,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對跨文化沖突、跨文化管理策略和對來自中國獲取外商投資比較重要國家的跨國公司進行了個案研究。本文主要是對這些研究進行一些梳理和總結,希望可以對在華跨國公司跨文化管理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一個清晰的學術背景,也希望能夠對中國新興的跨國公司在東道國的跨文化管理提供一些借鑒。
跨文化又叫交叉文化,是指具有兩種文化背景群體之間的交互作用(Nath1987)??缥幕芾硎侵冈谌蚧洜I中對子公司所在國的文化采取接納和包容的管理方法??缥幕芾硇枰ㄟ^克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并在此基礎上重新塑造企業(yè)的文化,進而完成卓有成效的管理目標??缥幕芾懋a生的原因和背景是企業(yè)的全球化經營浪潮。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發(fā)展,在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認識到要想在東道國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競爭能力就必須了解自身文化與東道國文化之間差異的重要性并對跨文化現(xiàn)象進行管理。中國文化與其他國家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及中外文化的差異對跨國公司在華發(fā)展是一個無形的障礙。在華跨國公司因為跨文化沖突所導致的經營和管理上的困境越來越突出。甚至有人提出了看似極端的觀點:凡是跨國公司的重大失敗,幾乎都是因為忽略了文化差異所致的結果。基于此,在華的跨國公司必須重視中國文化獨特性和中外文化的差異性并有針對性地開展跨文化管理措施。
跨國公司里往往存在著多種文化,各種文化交叉在一起必然會產生文化沖突。跨國公司中普遍存在著跨文化沖突,這給跨國公司的經營和管理帶來了很大的發(fā)展障礙。所以對跨國公司研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課題就是如何突破跨文化的障礙和解決跨文化沖突,最終能夠實現(xiàn)多種文化的融合。
隨著在華跨國公司數(shù)量的增多和規(guī)模的擴大,他們和中國的本土文化產生的沖突和矛盾也日益增多。這些跨文化沖突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基于溝通方式、價值觀和管理方法的不同(張知淵,2007)。張知淵提出要想解決跨文化沖突對企業(yè)經營管理造成的負面影響就必須把自己國家的文化、目標國的文化和企業(yè)本身的文化結合起來,注重文化分析、增強跨文化意識,進行文化融合和創(chuàng)新,最后要建立共同的價值觀和公司文化。
國內對在華跨國公司跨文化沖突的研究主要體現(xiàn)在跨文化沖突的表現(xiàn)及帶來的后果、跨文化沖突的原因和應對策略方面,實證研究較少,重點還是關注中國新興跨國公司跨文化管理的借鑒意義上。
市場和競爭的日益全球化要求跨國公司的管理者必須關注全球環(huán)境。由于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法律、習俗、文化各不相同,使得跨國公司的國際市場營銷任務愈發(fā)艱巨。如果跨國公司要想在別的國家和地區(qū)營銷產品和服務并獲得利潤,就必須把文化環(huán)境的差異性考慮在內。跨國公司要想在全球競爭中建立自己的優(yōu)勢,認識到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國是非常重要的新興市場,許多國家的跨國公司都把對華投資當作全球營銷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許多在華的跨國公司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不夠,忽視了中國文化與其本國文化的差異性,這給其管理帶來了很多的麻煩和障礙,有時候甚至會影響到企業(yè)的未來發(fā)展。因此,在華跨國公司跨文化管理的另一個重要課題就是跨文化管理。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對跨文化營銷策略的研究。
跨國公司必須要研究跨文化沖突和文化適應的問題,并且要在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這四個市場營銷組合要素上考慮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及中外文化的差異性而實施本土化營銷策略。也就是,跨國公司要想在中國文化環(huán)境下取得跨文化營銷的勝利,就必須挖掘中國市場需求背后的文化特征,感悟文化差異,靈活地運用本土化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跨文化營銷的順利進行(顧秀君,2011)。
在華跨國公司為了消除跨文化沖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真正地發(fā)揮跨文化管理的優(yōu)勢,就要實現(xiàn)文化的融合,這是進行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措施??鐕颈仨氃谀撤N程度上擺脫自身的本土文化,避免自身種族中關系重要或不重要的尺度和公式的投射,擺脫自身的文化約束,從不同的參照系(中國文化)反觀原來的文化,同時又能對中國文化采取一種超然的立場,而不是盲目適應,落入俗套(章文光,2006)。除了實施本土化策略之外,在華的跨國公司在必要的時候要進行文化規(guī)避,如果母國的文化與中國的文化存在著巨大的不同,就需要特別注意在這些不同之處所產生的文化沖突。
根據(jù)相關資料,除了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在中國進行直接投資建立子公司的跨國公司主要來自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因此,在對華跨國公司的跨文化研究中很大比例是對來自這些國家的跨國公司的研究。日本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外商投資來源國。日本和中國具有地緣政治的優(yōu)勢,日本國內人口出生率持續(xù)下降而導致需求萎縮,中國市場巨大,需求強勁,所以日本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一直處于高速增長的狀態(tài)。很多日本的企業(yè)紛紛來華投資辦廠,這給中日雙方都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但是中日兩國文化差異性所帶來的跨文化沖突也嚴重影響了在華日企的發(fā)展。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既具有相似性也具有差異性,在這兩種文化背景下經營的跨國公司最容易的就是忽視兩國文化的差異性。但是,在處理跨文化沖突的過程中,認識到文化的差異性才是關鍵。
韓國是中國第四大外商投資來源國。中韓兩國的經貿關系發(fā)展飛速。在華的韓資跨國公司諸如三星、LG、現(xiàn)代等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這些公司在經營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跨文化的問題。與中國文化相比,韓國文化具有更為強烈的家長權威、等級意識、家族觀念以及從屬關系和排他意識。這同韓國開放的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成為其獨特的國家文化和企業(yè)文化特征(姜銘鳳,2012)。中韓文化的差異對在華韓資企業(yè)在跨文化管理方面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員工選拔、激勵機制、員工發(fā)展和績效管理等方面。對于在華的韓資企業(yè)來說,來到中國之后就必須要重構企業(yè)的文化,把韓國文化和中國文化有機地融合起來,建立共同遠景和共同目標。要做到這一點,在華的韓資企業(yè)需要實行本土化戰(zhàn)略,培養(yǎng)具有歸屬感的員工和加強跨文化培訓。
除了日本和韓國,美國和歐盟也是中國重要的外商投資來源地。與日本、韓國相比,中西之間的文化差異性更大。中美兩國之間的文化無論是在表面還是在深層次都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在華的西方跨國公司在經營管理理念與決策、領導權力分配與使用、人力資源管理、評價與激勵體系和組織溝通等五個方面存在著跨文化沖突。之所以會產生跨文化沖突的原因主要有:個體的差異所帶來的個人自我意識和需要的差異、語言及非語言差異所帶來的溝通障礙、中美兩國各自的文化優(yōu)越感、法律政策等差異性所帶來的外部環(huán)境的差異等。對在華跨國公司個案的研究主要體現(xiàn)出中國與這些國家和地區(qū)文化的差異性上,這些國家位于世界上不同的地方,都有其各自獨特的文化,他們與中國文化的淵源也不同,差異也體現(xiàn)在不同的地方。所以研究這些個案更具有實際意義。
中國經濟正處于一個新常態(tài)下,跨國公司在中國面臨的環(huán)境也正在逐漸發(fā)生變化。中國本土的私營公司無論是在數(shù)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在不斷地發(fā)展壯大,中國的國有企業(yè)雖然數(shù)量上有所下降,但平均規(guī)模卻在不斷擴大。對于在華的跨國公司來講,來自中國企業(yè)的競爭正變得越來越激烈。隨著中國本土企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在華跨國公司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低,但是中國強大的經濟發(fā)展?jié)摿λ麄儊碇v仍然具有很大吸引力,他們還將繼續(xù)在中國發(fā)展下去。為了更好在中國發(fā)展下去和抵御中國本土企業(yè)的競爭,在華跨國公司必須解決好跨文化沖突所帶來的各種問題,更加重視中外文化的差異。國內的學者對在華跨國公司在跨文化管理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的重點是跨文化沖突的表現(xiàn)及其負面影響、跨文化沖突的原因和跨文化管理的策略。對在華跨國公司跨文化管理個案的研究基本上也是集中在這幾點上。目前,比較缺乏的是實證研究。這主要是因為相關公司的研究資料屬于商業(yè)機密,不易獲得,以后可以把研究的重點集中在這些方面。通過對在華跨國公司跨文化管理的研究可以給更多的中國公司走出國門,進行跨國經營提供更好的發(fā)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