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艷
[摘 要] “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核心素養(yǎng)在特定學科的具體化”,實踐層面,學者們圍繞語文核心素養(yǎng)如何與中小學教育教學相結(jié)合的問題展開如火如荼的討論,教師在作文教學的一系列環(huán)節(jié)中要寫好批語,這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對學生習作的評價語言遵循必要原則能事半功倍。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作文批語;原則
教師及時的作文批語不僅可以對學生的作文成績做歸納總結(jié),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優(yōu)質(zhì)的作文批語能使教師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學生心里最細微的活動,以巧妙的語言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并明確自己的成功與不足,明確改進的方向。因此,好的評語對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大有裨益,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并寫好作文批語。那么,寫好作文批語的著眼點在哪里呢?筆者認為寫好評語應遵從以下幾個原則。
一、鼓勵性原則
古人云:“教子十過,不如獎其一長?!苯處熢谂膶W生作文時,要留心學生的進步,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和贊美。即使是學生習作中的不足,教師也應該用一種商量式的批語。如“此處如果換個詞是不是會有更好的效果?”“這句話太長了,試試再精煉是不是更好?”等。教師要盡量避免冰冷的批語。如“中心不明確,主題不清晰,條理混亂”等。這樣的批語不僅不會調(diào)動學生寫作積極性,反而會讓學生感到挫敗。
“好筆力。好見地。讀史有眼。立論有識。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慷慨而談。旁若無人。氣勢雄偉。筆鋒銳利。正有王郎拔劍斫地之慨?!边@是偉大的文學巨匠茅盾的小學老師寫在他的兩篇作文上的總批語。(見《茅盾全集·第十四卷》)褒揚之情溢于言表。因此,教師寫的批語要盡可能讓學生從中看到自己的長處和閃光點,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感和成就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但是,鼓勵性批語并不是要對學生習作中的問題視而不見,不著邊際的褒獎。教師要對學生習作中的問題進行指導,指出其錯誤所在,評論其言不達意的原因,明示其改正的方法。
二、啟發(fā)性原則
十四五歲的初中生處于發(fā)育的敏感時期,有強烈的成人感,但是因為與社會的不全面接觸,甚至有時受宣傳媒體的輿論導向,他們的價值觀難免會出現(xiàn)偏差,作文中有時還會體現(xiàn)出錯誤的價值觀。習作中,價值取向的偏差,很大程度上是學生思想不成熟的表現(xiàn)。教師有責任啟發(fā)學生而不是直接否定他們的看法,可以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成功的故事啟發(fā)學生用正確的、全新的視角審視人生,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豪則豪矣,少年人不宜有此悲涼語”這是《學堂衛(wèi)生策》一文的眉批,此句不僅針對文章的語言形式,而且重在提高學生內(nèi)在情操修養(yǎng)。
“此句似與前有重復義”。這是茅盾小時候老師寫的《武侯治蜀王猛治秦論》一文的眉批。言下之意就是語句重復,但加了個“似”,帶有共同研討的意味,小作者心悅誠服。
筆者在作文教學中遇到一位學生習作題目是《補課》,小作者著重描寫自己在放假期間去課外補習班的無奈,但是通篇都是抱怨,只有一處他活用文言文《口技》中的一句話“滿座寂然,無敢嘩者”,筆者抓住此句啟發(fā)他,活用歌詞也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啊,不妨試試,在啟發(fā)引導下學生最后完成“作業(yè)最多的人是我,書包最重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挨罵最多的人是我……”學生改編了《牽掛你的人是我》的歌詞來表達作業(yè)的繁重,真情流露,寫自己的感受,效果非常好。
三、針對性原則
魏書生教給學生作文批改的方法中有一點“看表達方式”,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體裁的要求。教師對學生的作文要及時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其符合文章的體裁。如寫記敘文《他進步了》,學生的文章是否做到了教師的要求,即夾敘夾議;寫說明文《蘆葦》,學生的文章是否按要求,其中有描寫的部分;撰寫散文《家鄉(xiāng)贊》時,學生的文章是否按照要求,記敘、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
站在我們面前的是十二三歲或十四五歲的幼稚青少年,學生寫的作文,不是教科書上的經(jīng)典范文,不能從文學的高度去要求學生,也不能指望一次批語能解決所有問題,而應因文而異,有所針對,有所側(cè)重,各個擊破,最終取得學生寫作水平的全面提升。例如學生習作:“他疼愛我,但也常常教育我,他教育我的方式不是大喊大叫,也不是吹胡子瞪眼,而是寓教育于玩笑之中?!睂W生通過一家人之間的對話描寫,寫出了“我”的這種感受。評語:你能抓住對話描寫,既感到父母對自己的慈愛和關心,又感到他們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和精心培養(yǎng),因此,心服口服地接受教育,這樣使得中心既明確又深刻。教師在給學生習作評語時抓住學生寫作中的亮點,可以是技巧,也可以是語言,有針對性的評價,學生會受益匪淺、心悅誠服。
四、幽默性原則
千篇一律、枯燥無味的作文批語,學生不喜歡看,也難以接受,這種批語對學生的寫作并不能起到導向作用,對其成績并沒有幫助。幽默是教師教學智慧的凝結(jié),對日常教學生活可以起到調(diào)劑的作用,作文批語中適當?shù)摹罢{(diào)味劑”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還可以讓學生從中汲取學習的營養(yǎng)成分。教師運用批語應注意語言的幽默性,無論是批評性的,還是表揚性的用語,學生會樂于接受。正如斯威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同時,教師在運用幽默性的批語時也要注意把握分寸,因為有些幽默本身含有諷刺性,把握不好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
寫好作文批語是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語文教師教學意識、思想境界、教學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批語通常都是用紅墨水書寫而成,但仔細想來卻應該是教師用心血來寫就的,教師在批語上傾注的心血越多,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會越來越高。
(責任編輯:呂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