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群[1]。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于患者的腰椎發(fā)生退行性病變、外力作用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患者的纖維環(huán)會出現(xiàn)慢性或者急性損傷,導致髓核出現(xiàn)變化,進而對患者的神經(jīng)進行刺激和壓迫,當患者病發(fā)后,患者會出現(xiàn)腰椎痛、坐骨神經(jīng)痛、下肢疼痛、大腿前側(cè)痛、肢體麻木等臨床癥狀,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負面影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困擾[2]?,F(xiàn)臨床上有多種方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治療[3],本文主要研究針灸配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88 例,時間為2017年1月—2018年1月,根據(jù)患者接受治療方式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44 例患者。實驗組患者中,年齡為36~68 歲,平均年齡為(51.68±4.83)歲;其中男性患者24 例,女性患者20 例。對照組患者中,年齡為37~69 歲,平均年齡為(52.70±4.91)歲;其中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21 例。納入標準:所有入選患者均符合《中國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診斷標準中的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4]。排除標準: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腰椎間盤突出癥較嚴重如:突出物鈣化、椎管狹窄、腰椎腫瘤等不適于應用推拿手法治療者[5]。兩組患者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對照組患者接受針灸治療,方法為:指導患者取俯臥位,取患者的三焦俞、脾俞、腎俞、氣海俞和關元俞為主穴,并沿著華佗夾背處平刺1 寸;取患者的承山、足三里、環(huán)跳、委中、昆侖為配穴,每穴留針20 min,在對患者實施針灸時,可行透天涼針法3 次,在出針前,行赤鳳搖頭針3 次,然后再出針;在對患者進行針灸時,要使用左拇指按壓待針刺的穴位,使其達到氣血散伏的目的;在針灸的同時,可以給予患者遠紅線理療儀治療,照射距離約30 cm;連續(xù)對患者針灸5 d,然后停止2 d,然后開始下一療程治療[6]。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推拿治療,方法為:指導患者取俯臥位,然后對患者實施彈撥、揉、按等手法,將患者的肌肉進行放松,并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然后對患者兩側(cè)的腰肌進行按揉,對于患者腰椎棘突旁的壓痛點,要使用拇指進行按壓,然后按壓患者的大腿后側(cè)、臀部、小腿外側(cè)和足部,在對患者進行推拿時,要保持合適的力度,然后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合理的掌握按壓的時間和推拿時的力度;選取患者的腎俞、大腸俞、關元俞、風市、氣海俞、委中、足三里、陽陵泉、承山、昆侖、太溪等穴位,同時對上述穴位進行按揉;對患者的腰椎進行按揉,雙手置于患者的腰椎中間部位,向兩側(cè)進行推拿,直到腰骶部,重復分推5~8次,達到松弛骶棘肌之效[7]。
兩組患者均接受2 周的治療。
治療2 周后,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使用SPSS20.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45%,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5.00%,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兩組臨床醫(yī)治效果對比 [n(%)]
隨著我國人們生活質(zhì)量的不斷改善,我國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不斷發(fā)生變化,并且我國人口逐漸呈老齡化的趨勢,這都導致我國人們?nèi)菀壮霈F(xiàn)多種骨科疾病[8-9]。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常見的骨科疾病,此病是指患者的椎間盤向后方或者椎管內(nèi)突出,對腰椎的神經(jīng)進行刺激和壓迫,使患者出現(xiàn)腰椎活動受限、疼痛明顯、下肢放射疼痛等癥狀,若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無法正常進行,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10]。
中醫(yī)理論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于經(jīng)絡受損、氣血不通引起,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要以疏經(jīng)通絡為主[11]。本文對選取的44 例實驗組患者實施針灸配合推拿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通過針灸,可以對患者腰椎部位的穴位進行刺激,進而起到疏通經(jīng)絡的目的,對患者的合理按摩,可以促進患者局部腰椎的血液循環(huán),達到益氣活血、疏經(jīng)通絡的目的,并能消除患者肌肉緊張的狀態(tài),進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12]。本文研究得出,經(jīng)過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45%,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5.00%,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接受針灸配合推拿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