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珍, 陳 汀, 沈夕坤, 黃玉宇, 蔣 斌, 王玳珠(蘇州市中醫(yī)醫(yī)院, 江蘇 蘇州215009)
為防止濫用或過度使用硫磺熏蒸中藥飲片, 國家逐步加大了對其管控力度, 并在2010 版《中國藥典》 第二增補本中明確了中藥材及飲片中亞硫酸鹽殘留量的限量標準。中藥湯劑是中醫(yī)臨床最常用的一種劑型, 通常經(jīng)過煎煮等工藝加工, 研究表明硫熏飲片中的SO2殘留部分在煎煮時會以逸散形式散失, 而剩余的SO2殘留則大部分進入煎液中[1-3]。 由于湯劑組方復雜、 單日處方用藥劑量沒有明確上限[4], 故因此有必要對煎煮時飲片中SO2殘留的溶出情況進行相應(yīng)的研究, 以期為控制湯劑中的SO2殘留量提供相應(yīng)依據(jù)。
湯劑的煎煮通常根據(jù)飲片類型、 處方功效差異采用不同工藝, 合適的煎煮工藝是臨床藥效的保證[5-14]。 由于煎煮時SO2殘留的逸散, 不同煎煮工藝條件下硫熏飲片中煎出的SO2殘留也有所差異, 故本實驗在單因素試驗基礎(chǔ)上,通過對不同煎煮工藝參數(shù)、 水平進行正交試驗設(shè)計, 綜合考察硫熏粉葛飲片中SO2殘留溶出率, 分析工藝參數(shù)對其影響, 為進一步闡明臨床湯劑中SO2殘留的大致范圍提供依據(jù)。
調(diào)溫型電熱套(上海蘇達實驗儀器有限公司); 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PH 計(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 有限公司]; 恒溫磁力攪拌器(上海躍進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二氧化硫殘留滴定法檢測玻璃蒸餾裝置、 酸堿滴定管。 氮氣(蘇州金宏氣體股份有限公司, 純度>99.999%); 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硫熏粉葛飲片由天靈中藥飲片公司提供, 經(jīng)蘇州市中醫(yī)醫(yī)院李梅珍副主任中藥師鑒定為正品。
2.1 SO2殘留測定
2.1.1 水煎液制備 取硫熏粉葛飲片100.0 g, 按不同工藝參數(shù)進行煎煮, 趁熱濾出藥液, 轉(zhuǎn)移至1 000 mL 量瓶中密閉存放, 靜置至室溫后用新煮沸放冷的蒸餾水定容至刻度, 搖勻, 即得, 密閉存放作為樣品溶液備用。
2.1.2 飲片中SO2殘留測定[15]參照2015 版《中國藥典》 通則第2331 項中SO2殘留量的酸堿滴定測定法。
2.1.3 水煎液中SO2殘留測定 精密吸取“2.1.1” 項下水煎液100 mL (相當于飲片10 g), 置于圓底燒瓶中, 加入新煮沸并放冷的蒸餾水400 mL, 余下步驟參照2015 版《中國藥典》 通則第2331 項中SO2殘留量的酸堿滴定測定法。
2.1.4 飲片重復性、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飲片5 份, 按“2.1.2” 項下方法測定, 測得SO2平均殘留量RSD 為5.9%, 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另取飲片5 份, 精密加入適量亞硫酸鈉固體, 按“2.1.2” 項下方法測得平均加樣回收率為81.02%, RSD 為3.1%。
2.1.5 水煎液重復性、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2.1.1” 項下同一供試品溶液5 份, 按“2.1.3” 項方法測定, 測得SO2平均殘留量RSD 為5.7%, 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另取5 份供試品溶液, 精密加入適量亞硫酸鈉固體, 按“2.1.3” 項下方法測得平均加樣回收率為81.44%, RSD為3.6%。
2.2 單因素試驗 參考《醫(yī)療機構(gòu)中藥煎藥室管理規(guī)范》相關(guān)要 求, 結(jié)合 文 獻 [5-14] 進 行 單 因 素 試 驗, 按“2.1.3” 項下方法測定SO2殘留量, 平行3 份。
2.2.1 浸泡時間 固定其他工藝參數(shù), 考察浸泡0、 15、30、 45、 60 min 時SO2殘留量, 結(jié)果見圖1。 由圖可知, 浸泡15 min 時煎液中SO2殘留量略多, 但不同浸泡時間總體差別不大, 表明其對殘留溶出量無明顯影響。
圖1 浸泡時間對SO2 殘留量的影響
2.2.2 煎煮時間 固定其他工藝參數(shù), 考察煎煮20、 25、30、 35、 40 min 時SO2殘留量, 結(jié)果見圖2。 由圖可知, 隨著煎煮時間增加SO2殘留量呈下降趨勢。
圖2 煎煮時間對SO2 殘留量的影響
2.2.3 加水量 固定其他工藝參數(shù), 考察加水量8、 9、10、 11、 12 倍時SO2殘留量, 結(jié)果見圖3。 由圖可知, 隨著加水量增加SO2殘留量呈升高趨勢。
圖3 加水量對SO2 殘留量的影響
2.2.4 煎煮次數(shù) 固定其他工藝參數(shù), 考察煎煮1、 2、 3次時SO2殘留量, 結(jié)果見圖4。 由圖可知, 煎煮2 次時SO2殘留量明顯高于1 次, 但煎煮3 次時僅略高于2 次。
圖4 煎煮次數(shù)對SO2 殘留量的影響
2.3 正交試驗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chǔ)上結(jié)合文獻[5-14],對煎煮時間(A)、 加水量(B)、 煎煮次數(shù)(C) 進行正交試驗設(shè)計, 因素水平見表1。
表1 因素水平
根據(jù)“2.1.1” 項下方法制備水煎液, 按表1 因素水平進行正交試驗, 制備9 組樣品, 每組3 份, 測定SO2殘留溶出率, 結(jié)果見表2, 方差分析見表3。 由表可知, 各因素影響程度依次為煎煮時間(A) >加水量(B) >煎煮次數(shù)(C), 其各水平影響程度分別依次為A1>A2>A3、 B3>B2>B1、 C3>C2>C1; 因素A、 B 有顯著影響(P<0.05), 而C無顯著影響(P>0.05)。 由此可知, 當加12 倍量水煎煮3次, 每次20 min 時, SO2殘留溶出率最高, 為56.41%; 當加10 倍量水煎煮1 次, 每次40 min 時, SO2殘留溶出率最低, 為39.64%。
表2 試驗設(shè)計及結(jié)果
表3 方差分析
本實驗發(fā)現(xiàn), 煎煮時間是影響硫熏粉葛中SO2殘留溶出率的主要因素, 其次是加水量, 而煎煮次數(shù)影響不明顯;隨著煎煮時間增加, 水煎液中SO2殘留量呈下降趨勢, 溶出率逐漸減少; 隨著加水量增加, SO2殘留量呈上升的趨勢, 表明溶劑量與其呈正相關(guān)。 由此可知, 不同煎煮工藝對硫熏飲片中SO2殘留溶出率有一定影響, 故對于硫熏飲片占比較多的處方, 適當增加煎煮時間或改善煎煮時SO2殘留逸散條件均對減少其殘留量有一定作用。
同時, 硫熏粉葛中SO2殘留溶出率為39.64% ~56.41%范圍內(nèi), 在不同煎煮工藝條件下其溶出率有所差異, 故也可通過選擇合適煎煮方式減少SO2殘留在湯劑中的溶出。 例如, 對于不適宜久煎的解表類方劑, 應(yīng)適當控制含硫飲片在處方中的使用量, 以防止溶出過量的SO2殘留; 對于煎煮時間通常較長的補益類方劑, 若處方中含硫飲片使用量較多, 則可通過適當增加煎煮時間來消除湯劑中溶出的SO2殘留。 SO2殘留的過量服用對人體健康有一定損害, 故在煎煮過程中合理減少其溶出量也是增加湯劑品質(zhì)、 保證用藥安全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