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自由及其制衡
    ——伯林的兩種自由概念研究

    2019-01-20 10:17:02
    關鍵詞:伯林消極觀念

    (北京大學 哲學系, 北京 100871)

    貢斯當從時間的維度審視自由,認為自由有古代自由與現(xiàn)代自由之別,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不應該將已經(jīng)過時的古代自由嫁接到現(xiàn)代社會。如果進行這種不合理的嫁接,那么就會對人們的自由帶來重大災難。以賽亞·伯林受到貢斯當?shù)淖杂伤枷氲挠绊?,進一步提出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的概念。伯林認為自由觀念的問題導致了自由的失效,他的兩種自由是從“制衡”的維度進行劃分的。當強調國家、集體主導作用的積極自由太過猖獗而損害了個體的自由時,就需要強調個人權利的消極自由對其進行制衡。積極自由的實質是權力,消極自由的實質是權利,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的制衡實質上是權力與權利之平衡,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達到平衡狀態(tài),良好的權力加上合理的權利,才是自由的良好生態(tài),才是和諧的自由,這種條件下的人們才是真正自由的。

    一、觀念錯誤:自由幻滅的根源

    以賽亞·伯林生于20世紀初,離世于20世紀末,他的一生正好經(jīng)歷了這個史上最糟糕的世紀。伯林所處的時代為“權力帝國”,“權力”壓倒“權利”,國家、集體、民族等大概念如滾滾的車輪橫行無阻,個體、權利等小概念被無情碾壓。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彈火紛飛,生靈涂炭。伯林目睹了世界大戰(zhàn)帶給人們的深重災難,他的神經(jīng)被強烈地觸動,他痛苦地反思:西方有著深厚的自由主義傳統(tǒng),為何會兩次發(fā)生將自由炸得粉碎的世界大戰(zhàn)?人們追求自由,為何卻順從于極權?

    伯林深究自由轉變?yōu)椴蛔杂傻脑颍l(fā)現(xiàn)其根源在于人們的自由觀念出了差錯?!坝^念的轉變和人類意志的力量使世界形成現(xiàn)在的狀況?!盵1]39自由被建立在了錯誤的基礎之上,政治問題被等同于技術問題,或者認為政治問題能夠轉化為技術手段問題,社會中的政治問題由專職的精英或專家來解決,對人的管理等同于對物的管理?!澳切┮晫ν昝郎鐣椭C狀態(tài)這種沉思為無價值的幻想游戲的人,把這種見解稱作烏托邦。”[2]168伯林認為錯誤自由觀念的基礎就是烏托邦幻想。伯林提醒人們要重視觀念的力量。正是錯誤的觀念縱容了一種無法制約的動力,使它演變?yōu)橐环N不可抗拒的破壞力。在伯林看來,黑格爾在沉靜的書房中培育出來的哲學思想足以使自由無立錐之地,教授錯誤的哲學概念甚至可以摧毀一個文明。

    伯林主張,錯誤的觀念必須通過另一種正確的觀念進行化解。錯誤的自由觀念要通過正確的自由觀念進行更正。過度地強調積極自由,這樣的觀念傾向就是不正確的,就需要有消極自由觀念對其進行制衡。遺憾的是,一直以來人們沒有認識到錯誤觀念帶來的毀滅性的災難,反而沉浸在錯誤觀念的抽象思辨中無法自拔。事實上,觀念是十分重要的,任何智慧的理論都不得不承認觀念的力量,觀念雖然根源于物質利益,但是它又不同于物質,它有自己特殊的作用力,任何其他力量都要有觀念的外衣才能前行和發(fā)生作用。

    二、兩種自由:自由觀念的厘清

    伯林在他的《兩種自由概念》一文中提出了“服從”與“強制”的問題,認為它們始終是政治核心問題,同時也是爭議最大的兩種觀念,不同的人對這兩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甚至相互沖突的回答,不同的答案又會有各自的信徒。根據(jù)“強制某人即是剝奪他的自由,但剝奪他的什么自由”[2]170這個問題,伯林進而區(qū)分了兩種自由概念——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它們所回答的問題是不同的,積極自由回答的是“主宰”問題,即主體在根源上是被什么東西或什么人控制和干涉的;消極自由回答的是“領域”問題,即主體不受別人干涉的領域是什么。積極自由就是個體期望成為自己的主人,自己的生活、活動取決于內在的自己,自己成為自己的主體、目的和人物,自己是行動者、決定者,反對自我成為工具、被決定者、事物。理性是自我的推動者,只有這樣,個體才是自由的。簡言之,積極自由就是“成為某人自己的主人的自由”[2]180。積極自由的起點是正確的,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確實是自由的內在要求。

    伯林深刻地揭示了積極自由錯誤的根源及邏輯。伯林認為人們對積極自由的過分信賴造成了自由的變質。被當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斯大林過度抬高積極自由觀念的價值。在伯林看來,積極自由極易發(fā)生異化,積極自由的初衷是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但由于內在的一系列邏輯轉換,它會異化為他人成為自己的主人,而他人是外來的干涉。積極自由的變異原因就在于“理性”,在個體內部,人們追求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理性的部分代表真實的自我,非理性的部分代表虛假的自我,自己支配自己,就是理性的部分壓制和管理非理性的部分。進入社會領域,一部分人代表理性,比如受到良好教育的、掌握相關專業(yè)知識的人,另一部分人代表非理性,比如沒有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個體內部的邏輯推進到社會領域,自由就變成代表理性的那部分人對代表非理性的那部分人進行統(tǒng)治和管理。如果被當作理性的那部分人并不能真實地代表整體,或者被當作真理的“理性”并非真理,那么大眾就沒有走向自己真實想去的地方,甚至會被帶向歧途。這樣,就如同馬克思所提出的“異化”概念,積極自由也發(fā)生了奇妙的異化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自由的“對象的喪失和被對象奴役,占有表現(xiàn)為異化”[3]52。積極自由的結果“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3]54。這樣“個體不存在,只有群體存在,只有它才是真實的”[4]64?!皞€體的自覺現(xiàn)在變成集體的自我實現(xiàn),民族變成由統(tǒng)一的意志組成的共同體?!盵4]66

    與積極自由相對,消極自由就是不受他人阻礙而自由行動的領地。如果主體本來能夠做某件事,卻由于別人的故意干涉而未能做這件事,那么這時的主體就是被奴役的,是不自由的。主體的自由程度取決于不受干涉的領域的大小。伯林的消極自由與能力無關,他考察的是政治自由。由于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都是相互依存的,不同個體的自由領地可能會相互沖突,所以消極自由的領地必須是最低限度的、人人享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消極自由的實質是絕對的權利,而非權力,是將權威握在自己手中。消極自由的基本特征,就是“把個人當作人來尊重”[1]41。觀念作為精神層面的存在,具有相對獨立性,它可以超前于或者滯后于經(jīng)濟與物質狀況,這就需要思想啟蒙和觀念的警醒。伯林所做工作的價值亦在于此。伯林提醒人們自由的概念有兩種,在資源豐富起來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仍然還持有和迷信于不合時宜的“積極自由”,為法西斯戰(zhàn)爭添油加薪,人們迫切需要更新觀念,認識和重視消極自由的價值。

    三、張力與制衡:積極與消極的共在

    伯林認為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看似都是自由的兩個種類,但是它們卻可能會向不同的方向行進,甚至彼此會直接沖突。因為積極自由會變異為他人成為自己的主人,而消極自由是排除他人干涉自我,更不可容忍他人成為自我的主人,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的分歧點在于是否允許他人干涉甚至主宰自己,這兩種自由對此的回答是相對的甚至沖突的。積極自由會演化為他人主宰自己,而消極自由是排除他人的干涉,最后保衛(wèi)自我成為自己的主人,使積極自由正本清源。消極自由制衡的是變異后的積極自由。消極自由最終還是要實現(xiàn)自己成為自己主人的目標,即良好的積極自由。真正的自由應該包含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即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不受外在人為的干涉。消極自由對積極自由的制衡,就如同《世界人權宣言》對踐踏人類尊嚴底線暴行的抵制。伯林主張要劃定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的界限,公共權威不可跨越界限而侵入私人領地。

    消極自由對積極自由進行制衡的意義在于糾偏作用,當權威者頭腦發(fā)熱,不顧個體的生命和利益,過度地以大概念、大觀念的名義壓垮和踐踏小概念、小觀念時,以守護個體自由的消極自由就給人們注入一針清新劑,使人們明白價值一元論并非完全正確,社會領域并不一定存在唯一的真理,多元的主體應該堅持多元的價值,自己的一些私人領域是絕對的,是不能以“大我”的名義而改變的,比如生命、安全、言論自由等這些最基本和底線的自由。在積極自由膨脹的20世紀,消極自由的提出和強調是極其重要的和必要的。法西斯以“自由”之名蠱惑大眾,以一套看似合理的荒唐邏輯將人們從自由的大道上引誘到了極權的魔圈無法擺脫,最終造成了巨大的犧牲。權威應該受到限制,權威者可以為個體提供地圖和旅游服務,個體有權利自主決定游覽勝地和服務類型。

    當整個社會都在追逐積極自由而漠視消極自由時,這個社會的自由必然是存在問題的,同理,當社會都在強調消極自由而否定積極自由時,這樣的自由也一定是不良的。伯林對消極自由的強調意義重大,但是也并非完美無缺,由于受到他所處時代的影響,伯林過度地強調和重視消極自由的作用,而貶低和忽視了積極自由的重要性。他只是勉強地承認了積極自由具有微弱的價值,“也許……是作為保護他們所認定的終極價值,即個人的(消極的)自由的手段”[2]214。伯林之前的貢斯當認為即使在現(xiàn)代社會,人們也要將個人自由和政治自由并重,同時捍衛(wèi)這兩種自由,且要將代議制作為連接古代自由和現(xiàn)代自由的制度設計,貢斯當有其深刻之處。伯林也應該看到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各自無法取代的價值,將二者結合起來,并將社會力量作為連接和平衡二者的紐帶。權威者和個體的正確關系應該是導游與旅行者的關系,如果個體缺乏必要的地圖和服務指導,也無法順利實現(xiàn)旅游目的。

    個體不僅不能退守到遠離公共權威的消極自由中,反而應該積極參與到集體事物中(不一定是直接參與,更好的方式為代議制、代表制等現(xiàn)代方式),這樣才能更有效地監(jiān)督公共權力。政治生活有自身的特殊規(guī)律和專業(yè)知識(否則怎么會有政治學這門學科),個體對其的長期遠離,只會導致對政治的生疏,這樣更容易被希特勒等邪惡的政客所愚弄,更容易失去自由。世界上也不存在絕對的消極自由,自由都應該以法律為界限,不得在享受自己的自由時干涉到他人的自由。例如吸毒問題,它雖然直接傷害的是吸毒者本人,但是它觸碰了法律的底線,間接敗壞了社會風氣,這樣吸毒就不純粹是個人的事情了,類似于這樣的“消極自由”就不可以是絕對的。

    將伯林的兩種自由比照貢斯當?shù)膬煞N自由思想,我們可見,貢斯當是在對自由作擴展,他認為古代自由和現(xiàn)代自由都應該成為現(xiàn)代社會人們自由的形式,現(xiàn)代人要同時擁有個人自由和政治自由;而伯林是在對自由作縮減,他認為消極自由應該被現(xiàn)代人所絕對捍衛(wèi),同時減少甚至消滅積極自由。事實上,隨著政治社會的不斷文明化,人們的自由范圍應該擴大,自由種類應該更加豐富,更加狹窄的自由是社會的倒退。另外,積極自由有很容易變壞的傾向,但是這并不代表積極自由本身就是劣的,它也可以保持在良好的狀態(tài)中,良好的積極自由也可以產生出真實的自由,而專制和極權只是變異后的積極自由所導致的惡果。正確的做法是合理規(guī)范和管理積極自由,使其發(fā)揮正面作用,而非將其徹底摧毀。我們不能直接抱取一個好孩子,以此來避免孩子變壞,這是因噎廢食。貢斯當對自由問題的研究對我們研究伯林的兩種自由有重要的啟發(fā)。

    政治生活中不可以沒有積極自由,集體對個體具有規(guī)范、引導、教育作用,國家所主持的道德教化對個體道德境界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個體不僅要追求私人自由,還要追求好的個人自由,應該反對道德虛無主義和教育有害論。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應該是共存與共行的關系,二者互相檢查和制衡。黑格爾主張國家決定市民社會,有其合理之處,因為市民社會有自身無法克服的缺陷,容易呈現(xiàn)出散沙狀,具有盲目性、混亂性,可能存在坑蒙拐騙、道德淪喪等負面現(xiàn)象,所以要由國家對它進行引導和管理,絕對的、極端的個人主義是有害的。極端的集體主義也是有害的,合理的個人空間和合理的權威同在,這樣的政治自由才是良性的,這樣的政治生態(tài)才是健康的。

    四、權力與權利:自由內在制衡的實質

    “積極自由”內在地蘊含著“權力”,“積極自由”極其容易演變?yōu)橐靶募耀@取“權力”的手段和隱藏欲望的隱身衣?!跋麡O自由”便是“權利”,它是個體免受外人侵害的保護傘?!皺嗔Α钡膶嵸|是資源,擁有了權力便等于獲得了資源的所有權和支配權,執(zhí)掌權力者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規(guī)劃分配資源。當資源短缺或相對短缺時,便產生了“權力”這一事物。在幾乎沒有資源的原始社會,是不存在“權力”的,在資源極端匱乏的原始社會,權力是非常集中的,當權者可以決定他人的生死;到了資源較為豐富的封建社會,權力稍顯寬松,人們擁有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這是因為封建社會中的人們學會了開發(fā)土地,掌握了農業(yè)技術,即使對政治生活厭倦和不滿,人們也可以遁入空門或隱居于深山老林,過閑云野鶴般的生活。到了經(jīng)濟水平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商品交換頻繁,資源得到前所未有的豐富,“權力”就應該相應地弱化,個體的權利就隨之生發(fā)和生長起來。因為個體即使離開政治集體,亦可以通過生產和交換獲得生存和發(fā)展。甚至,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個體只有遠離“權力”這個巨獸,更多地擁有權利,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和生活。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社會資源按需分配,資源不再短缺,那么“權力”這個機器便會無處遁形并銷聲匿跡,而個體和權利便會成為世界的主人。通過以上分析,“權力”到“權利”的轉化就是資源不斷豐富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客觀的、有規(guī)律的。到“權力”消亡的時候,國家就不再是統(tǒng)治性機構,而轉變?yōu)楣芾硇詸C構和服務系統(tǒng)。

    權力的存在具有重大的意義,市場經(jīng)濟以市場為導向,過度的自由經(jīng)濟會出現(xiàn)一系列亂象,例如剖宮產泛濫,對奶粉的虛假宣傳沖淡了母乳的作用,對于作為個體的母親和孩童而言,順產和母乳是極為有利和不可取代的。可見,個人或法人的自由并不一定能帶來對個體的人文關懷,政府的引導、規(guī)范和管理是至關重要的。個體具有散沙性、短視性,還可能缺乏相關的知識而相對無知,當有些商家做某些惡意設置或虛假宣傳時,個體就會在盲目的“自由”之海中受到傷害。自我管理是必要的,社會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反對的應該是錯誤的和不當?shù)墓芾?,而不是管理本身。假疫苗、假奶粉等社會事件的發(fā)生,嚴重地危害了社會整體的生命安全,這是個體無法應對的“大事件”,就不得不由公共的權威進行系統(tǒng)的解決。對于地震、爆炸救援等大型事件,離不開“積極自由”的有效處置和管理。

    不可否認,積極自由是不夠安全的,有被邪惡者利用的概率,權力需要權利來制約,披著自由外衣的“積極自由”實質上是“權力”,而“權力”就具有擴張性、侵犯性等惡的本性,為了防止它為惡,就必須將其關在籠子里,鑰匙就應該交到個體的手中。消極自由的實質是個體的“權利”,它正好是限制和平衡積極自由的力量,是關押“權力”籠子的鑰匙。“權力”是支配他人的資格,“權利”是自我支配的資格?!皺嗔Α本哂袠O易腐敗的劣根性,需要“權利”來約束和制衡,“權利”是制衡“權力”的有效武器。個體擁有了“權利”,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制“權力”。伯林的消極自由是對積極自由的有效否定,但是我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否定”之中,而應該進行“否定的否定”,在消極自由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否定,實現(xiàn)良好的積極自由與有限的消極自由的平衡,這才是健康的自由生態(tài)。

    五、結語

    哈耶克認為西方自由主義有兩大傳統(tǒng):理性主義的自由主義傳統(tǒng);經(jīng)驗主義的自由主義傳統(tǒng)。前者以法國為代表,后者以英國為代表。這兩大傳統(tǒng)就如同雙腳,少了哪一只都無法正常前行。二者只有平衡且協(xié)調,自由才能闊步前行。伯林的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對應于自由的理性主義傳統(tǒng)和經(jīng)驗主義傳統(tǒng),同理,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也不可偏廢其一,積極自由及“權力”的優(yōu)勢是效率高、力量大,消極自由及“權利”的優(yōu)點在于安全穩(wěn)定,講求人文關懷?!百Y源”的豐富和分散會導致權力的分解和弱化,反過來,權力的分化又會加快資源的分散,二者互為因果,相互作用,進入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系統(tǒng),最終會導向一個權力微弱、權利普遍化、資源均等的良好社會,這也是人們理想中的社會,從“權力”到“權利”是社會不斷文明化的標志和體現(xiàn)。要將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亦即權力與權利有機結合、平衡起來,互相制衡,才能真正地實現(xiàn)自由。

    猜你喜歡
    伯林消極觀念
    避免消極溝通
    維生素的新觀念
    在日本尋找伯林
    南方周末(2021-08-19)2021-08-19 11:22:24
    在日本尋找伯林
    南方周末(2021-08-19)2021-08-19 11:21:57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以賽亞·伯林的普通生活
    書城(2020年12期)2020-12-23 05:45:36
    健康觀念治療
    伯林致雅法書信
    讀書(2017年3期)2017-03-09 16:55:25
    即興表演的觀念闡釋
    家庭教育:你種的是積極樹還是消極樹?
    海峽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10:14
    孟州市| 兴义市| 永德县| 牙克石市| 昌图县| 廉江市| 金溪县| 濮阳县| 诸城市| 武胜县| 武功县| 丰宁| 林周县| 南投县| 图木舒克市| 怀宁县| 鲁山县| 腾冲县| 敦煌市| 麻栗坡县| 曲松县| 浪卡子县| 丁青县| 遂平县| 儋州市| 牟定县| 普宁市| 营山县| 凤凰县| 黄平县| 安徽省| 福海县| 雅安市| 泊头市| 嘉峪关市| 桃源县| 萍乡市| 彰化市| 定州市| 肇庆市| 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