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多媒體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已經(jīng)在各個階段的教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手段,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使抽象的教學內(nèi)容變得具體化、形象化,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他們的思維發(fā)展,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了使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高中物理教師應當不斷反思,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
關鍵詞:多媒體;高中物理;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6-0019-02
引言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已成為一種潮流,從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渡到多媒體教學,不僅僅是時代的進步,更是每一代人努力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進步。在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使抽象難懂的物理知識變得生動、具體、形象,這也是多媒體技術所要達到的教學效果之一[1]。同時,教師要積極探索多媒體技術的其他優(yōu)勢,并在教學中合理運用,進而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一、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現(xiàn)狀
在高中物理學習中,電壓、電路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而多媒體技術采用優(yōu)化課件、更新系統(tǒng)教案等方式,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先進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的融合,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個性化思維不斷碰撞。此外,視、聽、說結合的教學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質(zhì)疑權威的優(yōu)秀品質(zhì)[2]。
二、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改革中的運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1.學生的“樂學課堂”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而不是一味地聽教師講解。另外,僅依賴教師的講解,而沒有直觀的圖片、視頻作為輔助,學生很難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識。毋庸置疑的是,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活躍課堂氛圍,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中小學生偏愛于活躍生動、自由自在的課堂,如果采用多媒體技術把直觀的圖片和視頻內(nèi)容與抽象的物理知識結合起來,學生的思維空間就被打開了,他們能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深入思考,便于他們進一步挖掘其中的奧秘。
例如,教學高中物理課本必修1《運動的描述》,教師講授如何描述物體的運動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把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物體遷移及物體運動等現(xiàn)象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研究物體的位置和物體位置的改變,在路程和位移中,教師展現(xiàn)出地圖導航,通過多媒體播放出來,使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位移的緣由,進而使他們通過自己的理解概括出位移的定義,同時教師加以輔導,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教師“進取”教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模式,不斷完善已有的知識框架,努力進取,勇于探索未知的學科領域。教師團隊的建設,教學研究取得的成果,都離不開教師的辛勤付出[3]。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探索和總結教學規(guī)律,將更多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例如,教學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節(jié)的《曲線運動》,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把日常生活中有關曲線運動的視頻展示出來,如運動員扔鉛球時的拋物線,漁夫釣魚時拋出魚餌的曲線等,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nèi)容,而且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如,教學高中物理選修3第二章節(jié)《恒定電流》時,歐姆定律、焦耳定律等復雜的物理定理是學生較難理解和掌握的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相關物理實驗,并引導學生分析、討論,進而得出結論。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探尋定律之間的轉換方式,有助于學生思維方式的轉化,降低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難度,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3.實踐物理,鞏固練習,挖掘真知
學習離不開實踐,實踐離不開腳踏實地的進取,而靈活多樣的多媒體技術正是科技實踐發(fā)展的見證者。它集聲音、圖片、視頻等多種手段于一體,將其運用到高中物理教學中,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教學內(nèi)容具體化、生動化,有助于學生在樂中學且學中有所獲。例如,教學高中物理選修1第三章節(jié)《電磁感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實驗視頻、小博士創(chuàng)意短片等,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實驗帶來的魅力,之后教師指導學生動手操作,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再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多媒體來觀看關于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實驗視頻,使學生思考并討論在不同情況下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另外,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但是有一些微觀的物理實驗無法在課堂上直接演示,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物理實驗的原理,并能靈活運用,使他們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4]。例如,高中物理必修1《相互運動》這一章,學生對摩擦力、重力、彈力等微觀現(xiàn)象缺乏直觀的了解,但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演示實驗,學生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力和力之間的相互作用。再如,原子核中,帶正電荷的質(zhì)子之間的斥力比萬有引力大得多,而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用肉眼是無法識別的,此時就需借助多媒體技術,演示帶正電荷的質(zhì)子相互排斥的視頻,進而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結? ? 語
新課程改革推動了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而且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增強了高中物理課程內(nèi)容的趣味性。無論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引進先進教學技術和手段,更新教學模式,都是廣大教師的重要工作。因此,作為新時期的高中物理教師,應當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在提高自己專業(yè)能力的同時,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并合理地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促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使學生更高效地學習和理解新知。
[參考文獻]
張毅飛.新課標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42):56-57.
王華東.淺談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2018(08):110-111.
林愛華.探討多媒體在高中物理教學改革中的運用[J].智能城市,2017,3(01):167.
楊振剛.探討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思路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7(01):170.
作者簡介:李永梅(1970.7—),女,山西高平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