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雯雯
【內(nèi)容摘要】SPOC是在MOOC基礎上的發(fā)展,具有小眾化、限制性、集約化等特點,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代表著MOOC與傳統(tǒng)教學的深度融合,既為線上MOOC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也為傳統(tǒng)教學帶來活力。本文結合SPOC教學的特點和新課程教學改革需求,根據(jù)普通高中的實際情況,以校本課程《FLASH動畫制作》為研究案例,實施了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實踐,以期為“走班制”校本課程高效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SOPC混合式教學實踐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高中校本課程實施中的困境
2019年寧夏作為新高考試點省份,開始施行“6選3”模式,為幫助學生盡早適應新高考模式,我校在2016年開始試行校本課程網(wǎng)上選課和“走班制”,每學期學生可以從近百門申報課程中選擇心儀的課程,突破了原始班級的限制。為進一步提高校本課程質量,筆者在校本課程實施一年后,對參與校本課程《FLASH動畫制作》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反映出以下問題: 90%的學生對網(wǎng)上選課和“走班制”的校本課程組織形式感到滿意,但是由于課時限制,教學內(nèi)容的深度無法延伸,傳統(tǒng)的“講授+練習”的方式使得知識和技能在傳授過程中缺少反饋和互動,導致學生的學習只能停留在技能學習上,無法升華到技能應用和創(chuàng)新的程度。62%的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實現(xiàn)課程預期,倍感遺憾。基于此種情況,筆者結合SPOC資源的特點和普通高中的實際需求,設計了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校本課程,以期最大化利用優(yōu)質教育資源,為學生帶來更高效的學習體驗。
二、SPOC的內(nèi)涵
SPOC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英文縮寫,其具體含義是小規(guī)模限制性線上課程,是繼MOOC后涌現(xiàn)出的新的在線學習模式。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MOOC實驗室主任Armando Fox較早提出了SPOC的概念,他認為Small指學生規(guī)模一般在幾十人和幾百人之間,Private指對申請參加課程的學生設置限制性準入條件[1]?;赟POC的混合式教學將MOOC教育中開放式、可循環(huán)使用的微課資源和隨時隨地可進行的在線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課堂進行有機結合,形成小眾化、資源共享型、集合線上和線下的師生互動的全新的教學模式,為傳統(tǒng)課堂注入全新活力的同時,也為線上教學提供全新的發(fā)展方向,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高效學習大有裨益。
三、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以校本課程《FLASH動畫制作》為例來展開教學實踐,傳統(tǒng)線下課堂教學學時為20課時,課程知識點多,實踐內(nèi)容豐富,并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基于此種情況,引入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實踐探索,以期達到教學預期。
(一)前期分析
校本課程《FLASH動畫制作》的學習對象是高中一、二年級對FLASH動畫制作有濃厚興趣,并且對計算機操作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充分滿足學生對動畫的期待和好奇心,調動學生創(chuàng)意思維。通過一系列課堂小練習熟練操作,幫助學生獲得最基礎的技術進步收獲,通過課堂上的滲透和線上交流研討以及測試,訓練學生對對象角色運動、鏡頭、腳本、構圖、配音等后期制作的把控能力,于無形中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意能力。
(二)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課程設計思路
1.課前導學
課前導學的完成依賴于教師精心的教的準備和學生高效的學的準備。在《逐幀動畫原理》一課中,教師的準備分為四個方面:第一,近年來經(jīng)典的欣賞類的逐幀動畫和歷屆學生制作的優(yōu)秀的賞析類逐幀動畫;第二,五分鐘即學即會的小范例演示微視頻數(shù)個;第三,三分鐘即學即會的關鍵術語精彩講解微視頻數(shù)個;第四,自身先備知識掌握情況的針對性測試。學生根據(jù)課前學習任務單了解學習疑難,還可利用討論區(qū)交流彼此的收獲以及疑問。
2.課中研學
由于有SPOC平臺提供的學生學習情況,所以課程開展可以有的放矢。以趣味、創(chuàng)意、易學、實用為目標,在《逐幀動畫原理》一課中就可用經(jīng)典的萬氏兄弟制作的《大鬧天宮》動畫片導入,結合小學生繪制的蝴蝶蛻變過程,探討原理,在教學中將討論區(qū)中的重點疑難作為課程上合作探究和小組協(xié)作的重點解決問題,通過課堂小組PK、個人創(chuàng)意動畫展示、游戲競答和動畫接龍等互動方式推進教學,教師根據(jù)各組情況加以點撥,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觸類旁通,在討論中碰撞思維火花,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
3.課后練習
課后練習的主要任務是鞏固拓展和技能提升。本課程實踐性強,創(chuàng)新能力要求高。在SPOC教學中,教師根據(jù)課堂的情況布置分層練習任務。學生可在課后反復觀看微視頻資源,提升個人學習等級。針對課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術語和原理課通過主題測試的方式實現(xiàn)鞏固的目標,比如《逐幀動畫原理》一課中時間軸、幀、幀頻、關鍵幀、視覺暫留原理等的理解。當然在課后練習中,建立話題貼,教師可通過交流回帖了解學生實際達到的水平和作品質量。
(三)課程評價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既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質量的評價,也有學生在課程學習結束學習成果的評價。學習質量的評價包括師生互動的頻次、學生在討論中貢獻的有價值觀點、學生的在線時間、學生完成課堂任務的質量、學生在學習中生生互動互助的情況、學生提問的質量等,貫穿整個學習過程,考量因素眾多,從多方面多角度盡量全面的評價學生的學習。學習成果的評價包括線上平臺的主題測試和期末作品的質量。其中線上的主題測試主要依托與線上平臺,可以即測即評。期末作品的評價主要從作品立意、創(chuàng)意、技術應用、美觀大方等維度進行考量。
四、總結與展望
經(jīng)過筆者一年多的教學實踐證明,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很大程度解決師生互動、學生學習時間和學習資源有限等問題,成為實現(xiàn)課堂預期的有效解決方案。究其原因在于,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完美結合傳統(tǒng)教學和MOOC教學的優(yōu)勢,將課堂從教師擴展到線上,有效延長教與學的時間,并為教與學提供網(wǎng)絡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陳然,楊成.SPOC混合學習模式設計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5(5).
(作者單位:寧夏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