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公園路小學 王彩萍
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過于注重設(shè)計而忘記了實際,或過于注重灌輸、注重教材。但對于小學生而言,這個世界是陌生的,小學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認識這個世界,這樣就需要多一些實踐、從現(xiàn)實入手、用實際的事物來引出他們所要學習的知識,而非死板地遵守一些教條和照本宣科。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著名的“教學做合一”主張,其中“做”是中心,主張“做中教,做中學”,在教學中融入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對孩子實施“六大解放”,有利于青少年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
很多的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都采用了過于單一的教學方式,往往布置了一些任務(wù)后就對學生不管不理,教學方法沒有創(chuàng)新也不夠重視培養(yǎng)課堂氛圍,忽視了對學生多種體育技能的培養(yǎng),對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與情感關(guān)注不多。一部分的體育教師在新的理念下,還使用舊的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態(tài)度消極。
現(xiàn)在很多教師還將小學體育課程當作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過于追求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甚至還有部分教師占用體育課來上他們自己的課,這樣長期下來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這樣的教學理念,學生還是被教師牽著鼻子走。教師教學方式得不到根本轉(zhuǎn)變,學生的體育學習方式也受較大的影響。
所謂“做”,就是實踐。小學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并不是簡單的知識講授,其與我們常見的歷史政治等文科學科有所不同,體育教學更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小學體育教學只注重教授學生們體育知識而不注重實踐性的話,就無法從根本上提高青少年學生的體育技能,也不利于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因此小學體育教學應(yīng)該結(jié)合理論和實踐,把實踐融入體育教學中。
處于6~12 歲的孩子,他們大多興趣愛好廣泛,同時好奇心強,他們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游戲?qū)τ谒麄儊碚f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如果小學體育教師能夠?qū)⒂螒蚣尤塍w育教學當中,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加強體育教育,這樣一來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學習動機,讓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接受體育鍛煉,還能在一種自然的狀態(tài)下,讓學生不知不覺地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為了讓小學體育教學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這一階段孩子們的心理,小學體育教師們可以嘗試著采用情景教學法進行教學,其中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運用背景音樂創(chuàng)設(shè)情景。例如,當教師在講解課堂紀律或者教授課程過程中,就可以播放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背景音樂,例如,當下流行的孩子們都喜愛的《小豬佩奇》等動畫片里的插曲等,這樣一來就可以讓教學過程變得很輕松,也會讓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提高課堂效率。
在一些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之外,還可以嘗試著引進一些新的項目,比如游泳,這個項目不僅能讓學生增強體魄,還能掌握一項求生技能。同時結(jié)合課程標準經(jīng)常開展一些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體育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其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將相關(guān)的體育知識再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既能讓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獲得體育技能,也能讓小學的體育課堂更加具有趣味性。
對于小學生而言,在學習與快樂中成長是最重要的。在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理念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改變了以往的教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激發(fā)了他們對于體育課學習的興趣。同時改變學生的相關(guān)的體育技能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習質(zhì)量,提高教學效率是教學目標的重要實現(xiàn)。
以下總結(jié)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在小學體育中的實踐應(yīng)用。堅持教與學互動,在實踐中實現(xiàn)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傳承?!敖虒W做是一件事兒,不是三件事”,這個理論是陶行知先生在教學做合一教學中所重點強調(diào)的。他沒有將教學做分開,而是將三者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使其成為一個整體。
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體育教學實踐中,同時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懂得體育精神,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的發(fā)展是十分有益的,我們應(yīng)該在教學中大力推行。此外,陶行知先生還有一個較為經(jīng)典的教學理論“小先生制”,這種教學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在教學中進行學習。
它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使教學不再是以教師為課堂的核心,教師是知識的主動傳授者,而學生只能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偟膩碚f,教師和學生的在體育教學中的身份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可以相互轉(zhuǎn)換的。教師可以做知識的傳授者,也可以做知識的接收者,學生也同樣如此,兩種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給每一位學生平等的機會,讓他們成為體育課堂“小先生”,學生可以把在體育活動中所受到的感悟和自己的理解在課堂上介紹給同學們聽,教師作為學生在臺下認真地聽、認真地記,要給學生做出中肯的評價。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進行提問,由教學“小先生”進行解答,教師及時補充。并且課堂的效果和滿意程度可以由學生自己進行評價,教師可以采用積極的獎勵制度,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這一活動當中。
體育課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課,它更多的是要求學生可以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因此,體育教學不能停留在理論層面,更要深入實踐方面,就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體育活動的魅力和體育活動背后所體現(xiàn)的體育精神,要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讓學生能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到人生的哲理。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使用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能夠彌補傳統(tǒng)課堂的不足,能夠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知識,使學生對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產(chǎn)生興趣,并能夠積極參與進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是主體,學生緊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走,但由于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使教學質(zhì)量不理想。但這種“教學做合一”思想是完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的,突出了學生的主要地位,這樣就促進了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將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運用到教學中,促進了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
將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運用到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育在小學階段其實是一門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學科,很多學生對體育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多學生完全是被動學習,但是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的運用讓學生體會到學習體育的樂趣,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體育,增強了體育教學的教學質(zhì)量。
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的運用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也讓體育課的課堂氛圍變得活躍、和諧起來,這樣就會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親近感和信任感,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變得和諧起來。正是這樣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讓學生在體育課學習中遇到問題就會勇敢地向教師請教和尋求幫助,從而提高學生的成績、提高教學質(zhì)量、促進學生成長。
小學在教育中是起到對學生的啟蒙作用的,不一定要求學生一定要掌握很多知識,而是要求學生培養(yǎng)學習的態(tài)度,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思想運用到小學的教學實踐中正是起到了這一效果。將“教學做合一”思想運用小學體育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對體育產(chǎn)生興趣,讓學生喜歡體育、喜歡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