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九合一”選舉民生、經濟是主要議題,但兩岸關系與這兩個議題密切關聯(lián),雖然不是水面上的議題,也是水底下的暗潮。國民黨籍高雄市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在與民進黨籍候選人陳其邁進行政見辯論涉及兩岸關系問題時,毫不回避正面提出支持“九二共識”,使兩岸關系議題浮出水面。
韓國瑜簡單明了地喊出,他如果當選就要做到“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fā)大財”,形象而具體地說出了“九二共識”能夠改變高雄“又老、又窮”的面貌。他當選后認為,他個人支持“九二共識”是獲得高雄市民最新的授權,這一訊號很強烈,“九二共識”是國民黨處理兩岸關系最高指導原則,因此,他宣布將成立“兩岸工作小組”,在此前提下推動與大陸的經貿交往,幫助高雄經濟找出路。這一舉措立即獲得國民黨臺中市市長和南投縣縣長當選人盧秀燕與林明溱響應。朱立倫表示,“九二共識”一直都是國民黨的政策,不只是韓國瑜,也不需要找每位縣市長個別去問,“只要是國民黨的縣市長,都秉持這樣黨的政策”。承認“九二共識”的國民黨各縣市候選人以巨大優(yōu)勢勝出,說明選民已經認識到,只有兩岸關系好,臺灣經濟才有出路。
韓國瑜認為拼觀光“列車”即將開動,綠營執(zhí)政的桃園、臺南、屏東都想搭便車,甚至臺北市市長柯文哲也表示愿意合作,韓國瑜對此都表示歡迎。兩年來由于兩岸關系封凍,臺灣農漁產品滯銷,農漁民損失慘重,因此臺灣中部農業(yè)縣如云林、彰化、南投等縣市民進黨都敗北。韓國瑜曾經擔任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且績效卓著,他自詡為“賣菜郎”,對于農產品行銷輕車熟路,因此農漁民都寄希望韓國瑜能夠盡快打開大陸市場。這次選舉,國民黨拿下15個縣市,占全臺灣三分之二,治理人口占全臺灣六成以上。當這15名藍營地方首長都公開表示承認并接受“九二共識”,祖國大陸也讓這些縣市真正獲得“貨出得去,人進得來,大家發(fā)大財”的好處,讓剩下的6個綠營縣市卻寸步難行看得干著急時,他們會不會“違背”當局政策另辟蹊徑,以便利益均沾?11月30日,蔡英文會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問團時說,這次地方選舉,人民沒在兩岸議題做選擇,選舉結果不影響兩岸政策,希望城市交流不要有政治前提。顯示蔡英文仍然執(zhí)迷不悟。
蔡英文可以堅持其意識形態(tài),但地方縣市長必須照顧人民日常生計發(fā)展經濟。發(fā)展經濟是臺灣的全民共識,民進黨執(zhí)政縣市也不能例外,況且他們現(xiàn)在已經從多數變成少數。民進黨籍縣市長大多數曾經前往祖國大陸招商或推介觀光及農漁特產,陳菊和賴清德也不例外,他們在擔任高雄市市長和臺南市市長時都曾經“登陸”。
這次“九合一”選舉反映臺灣民眾希望借承認并接受“九二共識”拉近兩岸關系,改善經濟。臺灣地區(qū)生產總值(GDP)40%必須依靠祖國大陸,這正是祖國大陸之所以能夠主導兩岸關系的關鍵所在。此次選舉結果給祖國大陸引領兩岸關系提供了更廣闊空間,創(chuàng)造了更積極主動使“九二共識”深入臺灣民心的環(huán)境。韓國瑜卷起的“韓流”旋風,使國民黨擺脫了被扣上“賣臺”帽子的恐懼癥,下一步應考慮如何在這個基礎上,促使國民黨在兩岸關系上朝著既問經又問政的方向前進。
《告臺灣同胞書》發(fā)表40周年,兩岸關系又來到了一個新的時間節(jié)點,最關鍵的是如何落實“更寄希望于臺灣人民”方針,引領臺灣民意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