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紅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初中生應該具有讀懂相應水平文章、報道、報紙等的能力,并能夠獨立撰寫文章和作文。這就需要教師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來指導學生探究。教師在課堂教學目標的設置中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還要關注核心素養(yǎng),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來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提高課堂效率。英語的閱讀和寫作教學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可不分割??墒怯捎谑艿絺鹘y(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很多教師將閱讀和寫作教學分割開來,看成是兩個獨立的個體。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均衡發(fā)展,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沒有幫助。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關注對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不僅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關注對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 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涵和特點
核心素養(yǎng)關注的是學生的自身能力以及學生與社會相處的能力,使學生通過對知識的學習可以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yǎng),并且立足社會。中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包括了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這四個方面?;诔踔杏⒄Z核心的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要關注學生學科知識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適合學生的學習模式來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到課堂探究過程中,掌握知識,進而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 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現(xiàn)狀
2.1讀寫分離現(xiàn)象嚴重
新課改形勢下教師雖然認識到了讀寫的重要性,但是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是比較落后的,更加關注學生的英語分數(shù),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太關注,很多時候教師都忽視了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的課堂教學主要是圍繞著教材進行知識點的傳授,語法知識的講解和考試題型的指導,或者是單純地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或者寫作教學。有效地將英語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進行教學的教學實踐較少,導致了學生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
2.2課堂時間分配不合理
讀寫課自然是包含閱讀和寫作兩方面的課堂教學。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來選擇閱讀素材和寫作話題,使兩部分內(nèi)容緊密結合,方便學生對主題的理解和掌握,進而通過閱讀開闊視野,積累寫作素材,在寫作過程中可以信手拈來、下筆如有神??墒窃谀壳暗慕虒W中,很多教師不能合理地安排課堂時間,很多時候都是把大量的時間用到閱讀上,指導學生積極地積累相關的語言知識和寫作資源,并沒有給學生留出來足夠的寫作時間,對學生寫作方法的指導不足,影響了讀寫結合課教學目標的達成。
2.3閱讀與寫作的主題設置不一致
教師在為學生讀寫結合課選擇主題的時候要關注閱讀和寫作主題的一致性,只有一致的主題才能夠使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素材,了解話題,通過主動加工和處理形成自己的理性認識。閱讀會幫助學生拓展相關主題素材的積累和認識,讓學生在寫作中有話可說,方便寫作的順利開展。閱讀中的寫作素材可以成為學生寫作的內(nèi)容,增加學生寫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寫作中可以思如泉涌??墒窃谀壳暗淖x寫結合課中,由于教材等各方面資源的限制,教師很難保證閱讀內(nèi)容和寫作主題的一致性,這必定會影響學生閱讀后寫作的靈感和欲望,喪失了寫作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2.4讀寫結合課的教學目標制定不明確
由于教師對讀寫結合課的不重視,所以很多時候并沒有精心準備,只是隨意地為學生提供一些閱讀材料,使學生可以開闊視野,之后給學生布置寫作任務。教師對于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的設置沒有深入地思考,導致課堂教學目標不明確,學生沒有得到明確的指導,在寫作過程中也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認識來機械地寫作。這樣一種模式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沒有很大的幫助。
3. 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目標的制定原則
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在牛津譯林版英語教材7A Unit 6 Fashion的一節(jié)讀寫結合課來談談讀寫結合課教學目標的制定原則。
3.1關注學生英語語言知識培養(yǎng)
讀寫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語言知識,這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也是促進學生提高的保證。教師要指導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詞匯進行閱讀,在閱讀中積累知識,提高語言能力。語言知識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學生不斷地積累,主動地探究,在廣泛地閱讀中掌握知識,為寫作奠定堅實的保證。為此,在設置讀寫結合課的教學目標時,教師要關注語言知識的教授和引領。例如在學習7A Module 2 Unit 6 Fashion的時候,教師要在設定讀寫教學目標的時候要讓學生掌握一些表示衣服的詞匯表達,如wool, leather, silk, cotton, clothes, shirt, blouse;同時還有一些短語如show the clothes, popular clothes, look colorful等,促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理解所閱讀的文章,在寫作過程中可以靈活應用新增詞匯,做到自由表達。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閱讀是一個語言輸入過程,寫作是一個語言輸出的過程,兩者應該是彼此融合、相互影響的,只有共同作用,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促進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教師要在設置教學目標時尤其關注語言基礎知識,為學生語言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基礎,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2指導學生寫作框架梳理
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讀寫課中,通過閱讀后明確文章的寫作結構和寫作框架,掌握文章的寫作思路,進而使學生可以梳理出清晰的文章框架。為此在設計課堂教學目標的時候就要明確指出,明確文章的寫作框架和結構是學生需要完成的閱讀目標。有了這個目標要求,學生在寫作中就會主動對文章的邏輯結構和謀篇布局進行探究和分析,進而在大腦中建構出一個文章結構網(wǎng)絡圖,明確各個段落之間的關系和每部分所包含的段落,清楚文章的表達思路和文章脈絡。例如在本課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設置任務:identify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讓學生能夠主動對文章的結構進行梳理,明確文章的寫作脈絡,為自己的寫作框架提供參考。梳理中,學生會看到本課的第一段是總起段落,表達了舉行時裝表演的目的;接下來的幾個段落都是分段具體說明不同的人在表演過程中所穿的衣服,如Simon, Amy, Sandy, Daniel;最后一段是總結這場時裝表演。梳理中學生會明確文章是以“總—分—總”的布局來安排文章的寫作思路的,確保自己在寫作中也可以模仿實踐。學生明確了文章結構就會在所有的閱讀和寫作中都主動分析文章的結構和框架,進而實現(xiàn)學生對文章表達思路的理解,實現(xiàn)學生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實踐中落實核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