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仁
雖然交互式電子白板已進入課堂多年,但仍有少部分教師由于對交互式白板缺乏認識,僅僅把它當作是播放多媒體課件的大屏幕或觸摸屏來使用,無法實現(xiàn)技術和教學的有機結合。近兩年,許多教師巧妙靈活地運用電子白板,摒棄傳統(tǒng)陳舊的教學模式,圍繞學生這一主體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從而強化了課堂教學的互動性。鑒于此,筆者將談談如何促成電子白板和課堂教學的融合,讓新媒體技術的作用在數(shù)學教育當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從而為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一、巧用白板,激發(fā)興趣,活躍課堂
在進行數(shù)學教學時,應當注重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結合,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為著手點,為其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進而提高學習效率。為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許多教師借助于傳統(tǒng)的多媒體課件來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盡管其具有展示視頻及圖片的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專注度,課堂氣氛也得到活躍,傳統(tǒng)的多媒體課件需要課前準備,無論是圖片還是聲音等信息的呈現(xiàn)順序等都是提前設置的,這導致在實際的教學當中,無法結合學生的課堂反應來進行相應的調整,使得師生的互動力度不夠。甚至很多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只停留在教師設計好的好看的視頻或圖片上,轉移了學習注意力,沒有真正地去動腦思考。反觀交互式電子白板,其具有傳統(tǒng)多媒體很多不具備的功能(聚光燈、拉幕等),通過對這些功能的巧用,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
例如,在“認識面積”一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巧用希沃白板的聚光燈功能,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趣的猜謎語游戲。先用聚光燈突顯課題“面積”面字中的“目”這部分上,讓學生猜猜這個字有可能是什么字,學生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住,有的表示是“目”字,而有的則認為是“且”字。接著筆者變動聚光范圍的大小,又露出字的一小部分,讓學生再猜可能是什么字,就這樣和學生進行多次課堂互動,最后筆者將最終的謎底揭開,為“面”字,并讓學生以“面”為著手點,找找生活中都存在哪些“面”。整個課堂的氣氛非?;钴S,學生們的積極性一次次被調動起來,迫不及待地想進入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中。
可以看出,借助電子白板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將學習內容引入情境當中,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xiàn)了師生互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將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充分挖掘出來。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的學習將會更加主動和高效,更利于其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二、活用白板,師生互動,優(yōu)化課堂
在傳統(tǒng)的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常常只有借助鼠標來對課件進行操作,教師受限在講臺上來進行教學,這不僅不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也削弱了師生間的互動。造成了教師在講臺上點擊鼠標,學生被動接收著來自課件的信息的局面。而交互式電子白板則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能輕松對課堂內容進行調整,給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強化師生間的思維交流。
如在進行“認識角”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角”的概念,筆者先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三角板、賀卡、鐘表等形象物體的角,充分運用白板的互動功能,改變以往只是以“觀望者”角色單純地用鼠標指指角在哪,而是以“操作者”的角色讓學生用白板筆畫出他們認為的角指的是哪部分,學生在經(jīng)過自己的操作后發(fā)現(xiàn),兩條連接在一起的邊便會形成角。這時筆者又通過白板的“拖拽”這一特殊功能,將學生從生活事物中畫出來的這些角,“請到”圖形的下方。這樣利用白板和學生間的動態(tài)互動進行教學,使生活中的角通過多媒體以圖形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以更加直觀的形式了解到數(shù)學概念中的“角”是如何形成的,感知到空間和圖形的意義所在。而課堂中對于學生們的每一步驟的出色表現(xiàn),筆者及時在白板上通過畫“智慧星”的方式給予獎勵,從而達成教師與學生的每一環(huán)節(jié)的互動。
交互式電子白板給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為師生交流搭建了一個高效、便捷的平臺,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和有效性,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為其動手實踐操作提供機會和平臺,實現(xiàn)了交互、參與的新課程理念。
三、妙用白板,點亮生成,創(chuàng)生課堂
在教育技術的不斷進步下,教師大多對傳統(tǒng)多媒體課件持認可態(tài)度,且逐漸掌握了其使用方法和技巧。但課件最大的局限就在于其一經(jīng)設定,則不便進行修改,且實際課堂的教學效果是通過測試或考試來檢驗,教師無法以學生的實時反映為依據(jù)來進行課件的修改,課件的有效性無法得到充分體現(xiàn)。這樣一來,便會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同時也會固化學生的思維模式。既不利于教學開展,也讓教師產(chǎn)生疲倦感,仿佛是機器在教學,而不是教師在教學。交互式白板的出現(xiàn)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在進入批注模式后,教師可以自由調整和修改課件內容及順序,還可以抓取部分視頻文件中的素材進行相應的教學。這樣的課堂教學已不再在是簡單的課件展示,而是一個不斷生成的過程。
如在“認識面積”這一課中,在教學比較面積大小這一環(huán)節(jié)時,筆者出示三個不同形狀和大小的長方形、正方形,讓學生們分組探討如何進行比較的方法。學生充分利用了圖形學具,動手動腦想出了各種方法來比較面積的大小。為了更直觀地反映學生的這些方法,筆者借助白板的旋轉、放大等獨特功能,時而讓學生動手將不同的圖形通過旋轉及遮罩從而將不同圖形重疊以進行比較,時而通過拖拽拉出小正方形格子圖來通過數(shù)格子方法進行比較,而對于有些學生提出剪掉圖形重疊后的多余部分再進行比較的方法,白板的剪切功能也能應付自如。
整個過程通過交互式白板點亮了課堂中學生們的一次次生成資源,使學生在直觀觀察中總結優(yōu)化面積的比較方法,構建了自己的知識結構。這樣的課堂再也不是根據(jù)教師預設的課件進行教學,而是充分利用白板對學生的種種課堂生成資源進行以生為主體的生本教學,從而使數(shù)學課堂更精彩、更充滿活力,展現(xiàn)靈動實效的課堂教學。
總之,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產(chǎn)生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極大便利,為教與學兩個主體提供了良好的互動平臺,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積極、愉悅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習效率,促進了教師教學工作的進行。作為一線教師只有將新媒體技術用之巧妙、用之有度、用之有效,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彰顯魅力,實現(xiàn)更高效的課堂!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學?搖?搖?搖本專輯責任編輯:王振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