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峰 季霞
胃癌是我國國民發(fā)病率與死亡率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1]。胃癌的發(fā)病原因與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普遍認為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胃癌致病因素?;颊吒腥綡p后,會經(jīng)歷慢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簡稱慢性胃炎伴腸化生)-異型性增生-胃癌這樣一個發(fā)展演變過程;慢性胃炎伴腸化生已是不可逆階段,對于這個過程,目前臨床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人體免疫系統(tǒng)組成成員中,核苷酸結合寡聚化結構域(NOD)1蛋白可通過識別外源性病原微生物,介導天然免疫反應,起到抵御Hp感染的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NOD1基因多態(tài)性與Hp感染相關的胃癌發(fā)生有關[2]。目前,臨床對于NOD1基因與慢性胃炎伴腸化生的相關性研究報道少見。本研究通過基因測序的方法檢測慢性胃炎患者的NOD1基因型,探討NOD1基因多態(tài)性與Hp感染相關的慢性胃炎發(fā)生的關系,現(xiàn)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7例,均經(jīng)胃鏡檢查確診為慢性胃炎,行快速尿素酶試驗和13C呼氣試驗診斷有無Hp感染。排除標準:(1)患者合并有消化性潰瘍;(2)治療前4周內(nèi)有服用質子泵抑制劑、抗生素、非甾體類藥物;(3)既往有腫瘤性疾病史;(4)有胃大部切除手術史;(5)有心、腦、肺、腎、肝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6)妊娠期婦女?;颊吒鶕?jù)Hp感染情況分為Hp陽性組36例,Hp陰性組41例。Hp陽性組男 14例、女 22例;年齡 16~93(52.29±13.50)歲。Hp陰性組男 19例,女 22例;年齡 32~77(49.94±16.8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標本采集及胃黏膜病理診斷 患者均行胃鏡檢查,并在胃竇大彎、胃竇小彎、胃角、胃體大彎、胃體小彎處留取胃黏膜組織,同時抽取外周血3ml,保存在-80℃冰箱里備用。胃黏膜組織以10%甲醛溶液固定,常規(guī)石蠟包埋,然后切片行HE染色,由2位中級職稱及以上病理科醫(yī)師參照《慢性胃炎及上皮性腫瘤胃黏膜活檢病理診斷共識》[3]作出病理診斷。其中慢性胃炎伴腸化生患者31例,無腸化生患者46例。
1.2.2 NOD1基因PCR擴增與測序 使用血液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試劑盒編號:DP332)抽取樣本DNA,具體操作步驟參見說明書。采用PCR法進行NOD1單核苷酸擴增,NOD1引物序列如下:上游引物5′-TCCAAGTTCGTGCTGTGCTA-3′,下游引物 5′-CAGGTCCAAGTCCGAGTGC-3′。產(chǎn)物大小約500bp。然后,5μl PCR擴增產(chǎn)物加入至1.5%瓊脂糖凝膠進行電泳,110V,35 min,應用凝膠成像系統(tǒng)進行觀察。待電泳條帶出現(xiàn),進行酶純化,具體如下:取電泳產(chǎn)物加入到 2μl反應體系中(EXOI 0.5μl,CIP 0.1μl,蒸餾水 1.4μl),反應條件:37°C 50min,95°C 5min。接著進行測序反應(試劑為美國ABI公司生產(chǎn)的Bigdye Terminator V3.1),每組樣本準備2個0.2ml規(guī)格的 PCR反應管,分別標記上、下游(雙向測序),每管分別加入1μl Bigdye Terminator、1μl水、2μl酶純化產(chǎn)物,及上游或下游引物(3.2μmon/L)1μl,共 5μl。反應條件為 95°C 4min,95°C 15s,50°C 20s,60°C 2min,25 個循環(huán)。測序反應結束后,打開管蓋,每管先加入2μl EDTA,靜置5min,隨后加入15μl無水乙醇,13400 rpm離心30min,離心結束倒去液體,甩干,加入50μl冰凍的75%乙醇溶液,13400 rpm離心15min,離心結束倒去液體,甩干,為避免剩余酒精對后續(xù)實驗的影響,進行烘干。向完成測序反應的產(chǎn)物中加入2μl 125mmol的EDTA,靜置5min;加入15μl無水乙醇,漩渦混勻;13000rpm離心30min;倒置離心15s,加入50μl 70%乙醇溶液,漩渦混勻;13000rpm離心15min;倒置離心15s,置于95°C金屬浴上;加入10μl Hi-Di后進行變性試驗。變性試驗結束后,上測序儀(美國應用生物系統(tǒng)公司,ABI3730)進行基因測序?;蛐蛄惺褂?730 Data Collection V3.0 Sequence analysis5.3.1軟件進行分析。
1.3 觀察指標 (1)觀察NOD1基因擴增產(chǎn)物及基因型檢測結果;(2)比較兩組患者NOD1基因型分布情況;(3)比較Hp陽性組、Hp陰性組中不同NOD1基因型患者胃黏膜腸化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NOD1基因擴增產(chǎn)物及基因型檢測結果 NOD1基因PCR擴增產(chǎn)物電泳結果見圖1。通過對電泳圖的分析顯示PCR擴增有效,且條帶單一。77例標本均PCR擴增成功且測序成功;同時測序圖譜中各個標本的堿基峰單一清晰,測序結果理想。NOD1基因包括GG、GA、AA 3種基因型,共檢出GG型33例,GA型37例,AA型7例。
圖1 部分標本(編號42~65)NOD1基因PCR擴增產(chǎn)物電泳結果
2.2 兩組患者NOD1基因型分布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NOD1基因型分布情況比較[例(%)]
由表1可見,兩組患者NOD1基因型分布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Hp陰性組比較,Hp陽性組患者NOD1基因GG型比例降低,GA型比例升高,AA型差異不大。
2.3 Hp陽性組、Hp陰性組中不同NOD 1基因型患者胃黏膜腸化生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Hp陽性組、Hp陰性組中不同NOD1基因型患者胃黏膜腸化生情況比較[例(%)]
由表2可見,Hp陽性組、Hp陰性組中不同NOD1基因型患者胃黏膜腸化生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固有免疫系統(tǒng)是人體的重要防御機制,受體識別各種抗原,啟動免疫反應,繼而激活特異性免疫應答[4]。NOD受體家族(NLRs)存在于細胞質中,屬于模式識別受體。NLRs是一類在遺傳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質家族,其廣泛分布于人體的多種細胞[5]。NOD1是NLRs的重要成員之一,其在機體的各種組織細胞中表達,可識別部分革蘭陽性球菌和所有革蘭陰性桿菌中的γ-D-谷氨酰基-二氨基庚二酸,促進多種炎癥因子表達,如TNF、IL等,從而使炎性細胞向病原作趨化運動并清除病原[6-7]。研究發(fā)現(xiàn),Hp感染模型會通過Ⅳ型免疫系統(tǒng)激活上皮細胞中NOD1介導的NF-κB信號通路[8]。另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Hp通過NOD1誘導Ⅰ型IFN的生成,從而介導了Hp感染相關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9]。NOD1基因位于人染色體7p14-15,其與上消化道疾病發(fā)生有關[10-12]。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NOD1基因型分布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Hp陰性組比較,Hp陽性組患者NOD1基因GG型比例降低,GA型比例升高,AA型比較差異不大。Hp陽性組、Hp陰性組中不同NOD1基因型患者胃黏膜腸化生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提示,NOD1基因多態(tài)性影響人體對Hp的易感性,但與HP感染相關的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腸化生的發(fā)生、發(fā)展無明顯關系,這可能是因為胃黏膜腸化生過程受多因素影響,而非單因素影響。